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由于对病虫防治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农药品种众多,滥用、乱用、误用农药的问题较为普遍。该文主要针对农药具体使用中存在的农民安全用药意识不强、病害程度逐年递增、施药器械落后、对病虫害防治技术了解不够、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小等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既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关键词:农药;减量;检测;预警;统防统治;生物农药
梅涌现. 河南驻马店市农药使用现状和安全使用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7):43+48.
现在农业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病虫害防治环节太薄弱,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技术性最强的一个环节,病虫害防控几乎贯穿农作物田间管理的全过程,具有用工最多、技术要求最高、作业风险最大等特点。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有效供应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农药又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造成农残超标、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一、驻马店市农药使用情况
驻马店市常年种植农作物面积近2000多万亩,复种指数达2.0以上,作物种植种类多,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农药是目前全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每年用于病虫害防治的商品农药用量达4000-5000吨。自2015年以来,驻马店市深入开展农业农村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农药使用量有所下降,具体使用量见表1。农药使用量的减少主要表现在减少了高剂量、高毒杀虫剂的使用,一些新剂型、低毒农药、生物农药逐渐应用在生产中。
但是,随着农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复种指数的增加和气候条件的变化,病虫草害的发生逐年加重。主要表现为发生种类(尤其是重发种类)不断增多,发生频次不断增加,突发性风险不断增强。为了追求较高的产量和效益,势必要不断扩大农药的使用范围和增加农药的使用量。
二、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安全用药意识不强
农药使用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用药种类、用药时间与用药浓度都需要科学确定。农业病虫害种类多,农药新品种和新剂型也多,农民很难掌握技术要领,盲目用药、乱用药的现象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调查显示,农民安全用药意识较差,65%的农民在配药、喷药时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52%的农民用药后随意扔掉空药瓶,34%的农户在床下、屋内随便摆放农药。很多农民不了解作物病虫害相关知识,仅凭感觉和经验用药,并且片面追求速效性,不注意遵守安全间隔期。
2、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
驻马店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多、面积大、损失重,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和频发态势。
3、施药器械落后
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农户分散经营,90%以上的农户都是采用无稳压和防滴漏装置的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农药,85%以上存在“跑、冒、滴、漏”等问题,工效低,浪费严重,施药均匀度差,药液使用量少,导致防效差和多次施药,造成农药的浪费。例如在麦蚜发生偏重时,有的施药达5-6次。
因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操作者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65%以上的农户喷施农药时基本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0%以上接受调查的农民曾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农药中毒。
4、农民不能真正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民不掌握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用药比较盲目,经验施药、随意施药、滥用乱用农药、乱混乱用、错过防治适期、重复施药、随意增加用药量等问题尤为突出。
5、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小
农业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病虫害防治环节太薄弱,缺少专业化的防治队伍,不能做到大面积的专业化统防统治。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病虫害防治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生产。
三、安全使用农药措施
1、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
要充分利用电视、会议、手机短信、網络、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培训。
一是加强对广大农民进行病虫害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技术和农药科学使用技术的培训,提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药使用水平。
二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药科学使用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使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中走在前列,率先使用优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生物农药和高效新型施药机械,给广大农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加强对县乡镇农资经营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技术和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掌握植保新技术、新农药和新型高效药械的使用。同时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指导,让他们掌握减量控害方法,提高农药减量认知度与接受力。
2、加强病虫草害监测预警,及时传递防治信息
一是健全县、乡、村测报体系,增加乡、村测报网点。配备一些必要的测报仪器,扩大病虫害调查的覆盖率和增加调查次数,做到及时、准确掌握大田病虫发生发展动态。
二是在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基础上,及时制订出科学防治技术方案,告诉广大农民现在发生了什么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如何,该什么时候防治,用哪些农药,用多少药量,应防治几次,施药间隔多少天等。要将这些信息通过电视等迅速传达给广大农户,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确保防治效果。要开办电视预报专栏,将病虫害预报、防治信息及时、准确、形象地传递给广大农民。
3、调整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使用比例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提高认识,充分了解生物农药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二是做好技术培训和宣传,让农民真正认识到生物农药的好处,掌握用药的关键时期。三是农业农村部门加大生物农药的试验、示范力度,集成生物农药的防治技术,采取行政推动、项目带动、政策拉动、宣传推动等推广措施,加大生物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取代过去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节省用药量。例如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等新型农药,对抗性较强的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棉铃虫等防效好,用药量少。使用辛硫磷、甲胺磷、毒死蜱可节约农药用量80%左右。
4、积极推广综合防治措施
加大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可推广清洁田园、合理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等措施;蔬菜和高效经济作物田可应用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食源诱杀、释放天敌等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5、积极推广新型高效植保药械,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可采用大、中、小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车载式喷杆喷雾机、背负式喷杆喷雾机和低空无人植保飞机等设备。这些新型高效植保药械不仅提高了效率和防治效果,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了小型落后施药药械的“跑、冒、滴、漏”和施药质量差等问题,提高了农药的使用率,大量节省了用药量。
6、强化专业统防统治
政府加强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行区域统一的专业化统防统治,以逐步扩大统防统治面积,提高统防统治覆盖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加强测报,统一防治时间、统一施药,使用大包装农药,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快速、高效、准确的统防统治,提升当地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