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鹏
2020年一季度,东盟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承压,甚至出现负增长,失业率上升,外贸疲软,部分经济体出现通缩迹象。我们预测,2020年东盟主要经济体增速将明显承压,甚至负增长,但2021年会有明显反弹。
一、东盟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分析
(一)GDP增速普遍承压,部分经济体出现负增长
2020年一季度,印度尼西亚GDP同比仅增2.97%,低于印尼政府、央行和业界普遍预期(4%左右),创18年来新低。家庭消费作为GDP的主体(约占一半)仅增2.84%,相比2019年一季度的5.01%有明显下挫。固定资产投资仅增1.7%,而2019年一季度为5.03%。政府支出发挥了支撑作用,一季度同比增长3.7%,但仍明显低于2019年一季度的5.22%。
越南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82%,为10年来最低。其中第三产業增速仅为3.27%,其中仓储物流收缩0.90%,餐饮住宿收缩11.04%,而批发零售、车辆修理、信息通讯、金融保险、科技和专业服务等保持较快增长;第二产业增速为5.15%,制造业表现尤其不俗,增速达到7.12%,而采矿业萎缩3.18%。家庭消费增长2.92%,远低于2019年一季度的7.22%;投资增长2.20%,其中列入政府预算的政府投资猛增16.4%,政府债券支撑的政府投资增长9.6%,国企投资收缩3.4%,私人部门投资增长4.2%,外国直接投资收缩5.4%。
马来西亚一季度GDP增速为0.7%,是2009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明显低于2019年一季度的4.5%(2019年全年为4.3%)。生产端,服务业增长3.1%,制造业仅增1.5%。需求端,家庭消费增长6.7%,相对2019年全年的7.6%明显下滑;政府支出增长5.0%,相对2019年明显提速(2019年全年政府支出仅增2.0%);固定资产形成下跌4.6%,加速了2019年以来的下滑态势(2019年全年下滑2.1%)。
菲律宾一季度GDP同比下降0.2%,是1998年四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远低于2019年一季度的5.7%,也远低于政府目标(6.5%—7.5%)。从供给端,服务业依然保持增长,增速为1.4%,工业则猛跌3.0%。从需求端,家庭消费微增0.2%,投资猛跌18.3%,政府支出增长7.1%。
新加坡一季度GDP增0.7%,其中制造业表现不俗,增长6.6%,而服务业整体下跌2.4%。服务业中,信息通讯增长3.5%,金融保险增长8.0%,批发零售下降5.8%,仓储物流下降8.1%,住宿餐饮下降23.8%。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猛增226%。
泰国一季度GDP负增长-1.8%,明显低于2019年同期(2.9%),为8年来最低。生产端,农业下跌5.7%(主要是因为干旱),制造业下跌2.7%,服务业下降1.1%。需求端,家庭消费增长3.0%,政府支出收缩2.7%,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5%(其中公共投资猛跌9.3%,主要原因是2020财年预算案未能如期通过)。
(二)“供需双杀”导致外贸疲软
新冠疫情一方面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另一方面打击了市场消费需求,“供需双杀”给东盟主要经济体的外贸造成较大压力。印尼1—5月货物出口收缩6%,其中油气产品猛跌34.9%,其他商品下降3.5%;进口收缩14.9%,其中油气产品下降25.3%,其他产品下降13.3%。越南出口总额仅增0.5%,其中纺织服装(-8.9%)、鞋类(-1.9%)、原油(-8.0%)等产品下降较快,而电子产品和零部件仍维持10%以上增速;贸易顺差达到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1.5亿美元)大幅上升。马来西亚一季度货物出口同比增长1.1%,驱动出口增长的的主要是精炼石油产品(增长43%)和棕榈油及基于棕榈油的产品(增长4.6%);进口同比增长1.3%,支撑进口增长的主要是消费品(增长4.8%)和中间品(增长8.1%),而资本品进口猛跌26.8%。菲律宾1—4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6.7%,进口下降27.01%,贸易总额下降23.10%。从出口产品结构看,除铁矿石、石化产品、精炼铜电极、黄金和菠萝等热带水果及制品外几乎全线下跌,1—4月,作为出口商品主体的电子产品跌幅达14.6%,工业制成品整体下跌19.2%。新加坡一季度货物出口下降1.3%,其中本国出口下降6.2%,主要原因是石油出口猛跌28.9%,货物进口增长2.6%。泰国一季度货物出口增长2.0%,逆转了2019年四季度下降5.1%的颓势,分产品看,农产品、汽车及其零部件等明显下滑,电脑及配件、空调设备和黄金出口增长;进口下降0.3%,相对于2019年四季度(下跌8.6%)有明显改善,资本品和家庭耐用品进口普遍下降,而食品进口增长。
(三)通胀保持低位,部分经济体出现通缩迹象
越南一季度CPI同比增长5.56%,剔除食品和能源外的核心通胀为3.05%。菲律宾1—5月通胀率分别为2.9%、2.6%、2.5%、2.2%、2.1%,明显低于2019年同期的水平(1—5月分别为4.4%、3.8%、3.3%、3.0%、3.2%)。泰国一季度通胀率0.4%,与2019年四季度持平,低于2019年一季度的0.7%。马来西亚面临通缩压力,2020年1—4月平均CPI同比收缩-0.1%,其中4月单月CPI同比收缩2.9%,价格下降的商品主要是交通运输(4月单月同比跌21.5%)、水电燃气(4月同比跌2.2%)以及服饰鞋帽(4月同比跌1.2%)等。新加坡也出现通缩迹象,一季度通胀率为0.4%,相对2019年(2019年一季度0.5%,全年0.6%)有所下降,但4月份通胀率转负,将1—4月整体通胀率拉低到0.1%,4月单月CPI同比收缩0.7%,除食品和水电燃气外所有商品品类价格均下跌,其中服饰鞋帽跌3.2%,交通物流跌4.0%,文化娱乐跌2.8%,家庭耐用品和服务跌0.2%。
(四)失业率普遍上升,未来可能进一步恶化
印尼劳工部门报告显示,疫情发生以来,截至4月中旬,遭受解雇或者被强制休假(带薪或者不带薪)的人数已经达到280万。印尼政府预计新冠疫情将导致290万至520万人失业,而2019年全年新创造的工作岗位仅为250万。越南一季度失业率为2.22%,其中15—24岁年轻人失业率达到7.01%,相对2019年有所上升(2019年1—4季度失业率分别为2.17%、2.16%、2.17%、2.15%;其中15—24岁年轻群体失业率为6.29%、6.47%、6.53%、6.31%)。马来西亚一季度失业率为3.5%,相对于2019年四季度的3.2%有所上升,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针对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流动管制法”(Movement Control Order)。菲律宾劳动参与率走低,4月份15岁以上人群劳动参与率只有55.6%,相对2019年4月的61.3%明显下降;失业率走高,4月份失业率达到17.7%,而2019年同期只有5.1%,其中15—24岁年轻群体的失业率更是高达31.6%,相对2019年同期的12.9%有大幅上升。新加坡一季度总雇员人数减少2.56万,收缩幅度创下新高,主要反映为海外雇员减少;一季度失业率2.4%,相比2019年同期(2.2%)有所上升,但明显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失业率。泰国一季度失业人数接近40万,失业率升至1.03%,而2019年一季度为0.92%。根据泰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NESDC)预测,新冠疫情可能导致840万新增失业(工业150万,旅游业250万,其他服务业440万)。
二、疫情形势和救市政策分析
当下疫情动态是影响经济走势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判断东盟全年经济形势需要对东盟疫情发展态势和各个主要经济体应对疫情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
(一)疫情形势有明显分化,整体来看东盟没有成为疫情“重灾区”
从目前情况看,东盟疫情形势有明显分化,整体来看目前东盟并非疫情“重灾区”,大部分经济体没有出现疫情“大暴发”。大多数国家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谋求复工复产复市复课,但对跨境人员流动的管控仍然较为严格。新加坡虽然感染人数多,但是死亡率极低(截至7月8日累计只有26例死亡),目前已经进入放松疫情管控措施第二阶段,将有条件放开对餐饮场所堂食、零售实体店经营、探亲访友、体育赛事等活动的部分限制,学校将全面复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疫情形势已经基本平稳,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但是对外国人入境仍采取严格限制。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病例数很少,但不排除是检测手段受限所致,值得警惕。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疫情较为严重,总量和新增均处于较高水平,上涨势头未被遏制住,恢复正常生產生活面临较大压力,在较长时期内还需要落实常态化防疫措施。但是,整体来看,病例数相对于其人口规模(印尼2.62亿,菲律宾1.2亿)而言并不算多,形势并未失控。
综上所述,东盟疫情形势呈现明显分化,但是从目前来看,东盟并非疫情“重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疫情防护的同时谋求复产复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产业链正常运转、提振国内市场需求并妥善应对全球需求的下跌。当然,考虑到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强,可能长期“弱而不死”,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解除、人员流动增加,不排除东盟发生疫情“二次暴发”的可能。
(二)东盟国家普遍出台各类刺激政策,对冲疫情负面冲击
越南政府逐步扩大财政刺激规模,总金额从3月初的12.7亿美元扩大到34.2亿美元,4月增至78亿美元左右(约为GDP的3%),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税收缓缴、土地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6月19日,越南议会正式通过针对中小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计划,营业收入低于880万美元的企业可以在2020财年享受30%的所得税减免,无论企业雇员规模或者实际损失如何。越南政府设立27亿美元的纾困基金,专门帮扶受到疫情冲击的贫困人群和失业群体。同时,越南央行还推出了总额130亿美元(约合2019年GDP的5%)的信贷支持计划,包括重新安排贷款偿还期限、降低贷款利率及费用。5月13日,越南央行再次降息50个基点(此前3月17日降息50—100个基点)。
文莱分别于3月19日、21日、30日发布三套刺激措施,均于4月1日正式生效,持续6个月,总刺激金额达到3.2亿美元,主要包括:允许企业,尤其是旅游、餐饮、接待服务、航空运输等受影响较大行业的企业,以及食物和医疗物资进口企业,延迟6个月偿付贷款,相关银行交易费用由政府补贴;允许旅游、接待、餐饮、运输行业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交养老金和社保等,享受企业所得税、租金和水电费等优惠措施;支持车贷等个人贷款的延期偿付,允许民营企业将信用卡欠款转换为3年以内的贷款,对相关银行交易费用进行补贴。
柬埔寨政府通过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提供5000万美元提振经济,向小农户和中小型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年利率约为6%。据《柬中时报》4月23日报道,柬埔寨政府正着手草拟一项财政总体规划《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发展规划》,将推出预算总额4.5亿美元的社会救助和经济支援计划,其中1亿美元将用来振兴经济,其余3.5亿美元将用以帮助弱势群体和失业工人。该总体规划共设四个目标,分别为:防控疫情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确保所有人民,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振兴遭受疫情冲击的经济;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印度尼西亚3月31日决定在2020年国家收支预算中额外增加约270亿美元的开支预算。6月4日,刺激金额进一步扩大为约475亿美元(约合GDP的4.2%),预期财政赤字上升为6.34%。其中,62亿美元用于医疗体系,140亿美元用于社会保障,87亿美元用于扶持和救助中小微企业,85亿美元用于税收优惠,68亿美元用于支持各部委和地方政府,31亿美元用于支持国企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在2月、3月降息的基础上,印尼央行6月19日再次降息25个基点,政策利率降至4.25%。
马来西亚在2月27日约14亿美元刺激计划(第一轮)、3月27日约6亿美元刺激计划(第二轮)之后,于4月6日推出第三轮总额约23亿美元的“关怀人民中小型企业配套刺激计划”,以助减轻中小型企业在疫情冲击下的负担,主要措施包括针对员工的直接薪酬补贴、针对小微企业的零息贷款等。6月5日,马来西亚进一步推出第四轮约8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主要用于支持对员工的薪酬补贴、促进就业和员工培训、扩大数字化应用以及新增税收优惠等。在3月3日降息25个基点的基础上,5月5日马来西亚央行再次降息50个基点,隔夜政策利率降至2%。
菲律賓政府推出了四大经济社会政策来应对新冠疫情,刺激金额达到120亿美元,约合GDP的3.1%,主要措施包括针对特定弱势人群的支持,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支持,以及其他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其中,对特定弱势人群的支持主要是面向190万低收入家庭实施41亿美元的现金支持计划,面向受疫情影响劳工的11亿美元社会保障措施,11亿美元的医疗体系支持资金和24亿美元的中小企业和农业贷款担保基金。6月25日,出于对经济严重衰退的担忧,菲律宾央行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2.25%,明显超出市场预期,进入2020年以来总降息幅度已经达到175个基点。
泰国4月7日推出第三轮经济刺激计划,金额约为580亿美元,约合GDP的10%,其中一半由新发国债筹措,另一半由央行支持。此前,泰国3月4日推出第一轮刺激计划(32亿美元),3月24日推出第二轮刺激计划(35.6亿美元)。第三轮刺激计划包括针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针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以避免流动性冲击、稳定金融体系,以及针对家庭部门、临时工、合同工以及个体户的救助政策来保障民众生活。
新加坡于2月18日、3月26日、4月6日、4月21日、5月26日推出了5轮经济刺激计划,总金额约667亿美元,接近GDP的20%。其中,2月18日第一轮“团结一致预算案”约44亿美元,重点是为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和家庭提供短期的资金支持,包括5.7亿美元的医疗体系支持以及28亿美元的“就业支持计划”和“薪酬补贴计划”,以及承诺返还25%的企业所得税以及对中小企业的特殊支持。3月26日,新加坡通过第二轮救助措施“增强韧性预算案”,总额达337亿美元,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动用国家储备金,主要措施包括延缓征税、税收返还、信贷支持以及针对低收入群体和个体户的现金补贴和培训服务。4月6日,新加坡通过第三轮救助措施“同舟共济预算案”,总额达36亿美元,再次动用国家储备金,主要措施包括针对员工的薪酬补贴(补贴最高2430美元/人)、向满21岁公民一次性发放约423美元的现金补助等、为企业提供现金流和信贷支持等。4月20日,新加坡正式通过了《2019新冠肺炎疫情临时援助措施》法令,给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无法履行合同的企业和人士法律保护,同时放宽申请破产和清盘的欠款顶限。4月21日,政府宣布扩大之前已有的三轮刺激计划,新增规模约为27亿美元。5月26日,出于对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政府宣布最新一轮刺激计划,金额达232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发放员工薪酬、免除特定行业外籍员工应交税费、减免中小企业租金、扩大整体就业规模等。新加坡如此力度的刺激计划已经将赤字率推升至15.4%,创历史新高。
东盟经济增长“喜忧互现”。整体来看,疫情的负面影响将在二季度集中显现,东盟主要经济体二季度GDP增速将进一步下行,如果疫情不发生反弹、刺激政策落实到位、全球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三四季度有望反弹,全年来看,2020年东盟主要经济体增速将明显承压,甚至负增长,但进入2021年,随着疫苗和特效药问世、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加上2020年的基数效应,2021年GDP增速有望明显反弹。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