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 张华清
摘要:从专业化配送的优势出发,阐述影响专业化配送质量的风险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分析了如何控制配送成本;再以舾装件的专业化配送为例,阐述不同区域如何分类施策,进行专业化配送,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最后,对未来专业化配送如何高效开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配送;成本;托盘;舾装件
0 引言
船舶物流管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以托盘为管理单元,变传统的库存量控制为流通量控制,追求零库存,使壳、舾、涂三大作业在空间、时间上都处于良好、可控、高效状态。而在如今的物流系统中,配送环节的作用愈加明显。船舶建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物资数量及种类都是巨大的。在船舶企业建造船舶过程中,厂内物资配送是否顺畅决定了造船物资能否及时、准确配送到生产工位,关系到整个船舶建造周期、生产的有序运行,也关系到公司的经营成本控制。厂外配送是否及时直接影响物资到货的及时性,继而影响厂内配送。
1 进行专业化配送的原因
1.1 非专业化配送的劣势
(1)在非专业化配送中,物资保管员兼职配送,这样在物资卸货及配送需求发生冲突时,两者只能取其一,保卸货则配送不及时,服务生产不到位;保配送则卸货不及时,影响物资的接收及入库。另外,还会造成送货车辆经二路积压,影响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
(2)车辆利用率不高,生产部门领料用的卡车往往装载少量物资,不能充分利用车辆的运力及装载空间,造成车辆资源浪费,配送成本高。
(3)各生产部门上门取货随意性较大,目前主要集中在早上一上班及中午一上班两个时间段,造成交通比较拥堵,保管员配合难度增加,效率较低。
1.2 专业化配送的优势
(1)仓储与配送分开,实行专业化仓储及专业化配送,既能保证物资的接收,又能更好地服务好生产一线,实行准时化配送。
(2)统筹车辆资源,根据生产部门需求及车辆运力及装载空间,科学合理地安排配送车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例如放置于木托上的物资严格执行3 t叉车运输。
(3)根据现场需求工位的实际情况,实行一对多配送,利用规模优势取得较低的送货成本,同时设计最优路径,减少单车单次配送路程。
(4)合理安排配送顺序,在满足各部门需求的情况下,减少车辆总路径。
(5)合理安排车辆行驶时间,减少车辆空闲时间,减少完成任务所需车辆数。
(6)通过配送路径、车辆资源的管控,较原有模式可有效降低配送成本。
(7)通过生产部门订单需求判断物资在库状态,起到预警作用,通过分析需求计划及实际配送时间的差异,判断生产部门生产计划对应情况,真正起到“预测反馈、分析问题、给出建议、评价生产运行情况”的作用。
2 专业化配送风险识别及对策
2.1 影响专业化配送质量的几大因素
(1)需求计划的变更。由于受天气等的影响,生产计划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精准配送。
(2)缺件影响。托盘内物资有时多达数百件,到现场安装时才发现存在缺件情况。
(3)仓储未能按时完成托盘的集配。
(4)现场交接时间长,车辆周转率低。配送人员达到现场后,交接人员迟迟不来,配送员只能等待,人和车的工作效率均受到影响。
(5)配送顺序、路径、车辆载重及空间的利用率对配送效率的影响。不能进行订单的有效排序,则会对配送效率及车辆利用率产生不利影响。
2.2 针对影响因素的对策
(1)为充分满足生产部门需求,在编制单周配送计划的同时,物流中心计划员需和生产部门计划员保持紧密沟通,当天核对第二天的配送计划。同时,仓储进行托盘的预配,保证托盘的完整性。
(2)编制物资交接管理规定,请生产部门一同会签,工作在同一规则下进行,保证物资到后可以第一时间签收。
(3)从成本工程方向出发,进行配送成本的控制。
3 专业化配送成本控制
配送成本主要由配送路线、车辆、人力成本组成,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控制,来进行成本的管控。
3.1 路线成本
(1)配送环节中的运输过程极为重要,因为运输成本占了物流成本的50%,运输成本诸多因素中运输路线成本占比高。
(2)通过厂内仓库及施工工位位置,在厂内建立配送路径数据库,制定物资配送标准路径。根据现场需求工位的实际情况,实行一对多配送,利用规模优势取得较低的送货成本,同時设计最优路径,减少单车单次配送路程。
(3)汇集各部门需求信息,统筹规划开放型路径,合理安排配送顺序,在满足各部门需求的情况下,减少车辆总路径。
3.2 车辆成本
(1)路径优化后减少了车辆本身的损耗。
(2)根据物资的体积及重量配置最优的运输车辆,使车辆载荷空置率最低。
(3)根据配送托盘及物资的包装形式选择最优的车辆,充分利用车辆的载重及空间资源;托盘及物资包装形式要利于生产一线使用。
(4)合理安排车辆行驶时间,减少车辆空闲时间,减少完成任务所需车辆数。
3.3 人力成本
(1)根据实际计划结合车辆调度进行派工,减少等工现象,提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使员工工作效率最大化。
(2)实行实物量考核的创新机制,对各项物资进行明码标价,鼓励员工多劳多得,激发工作积极性。
4 舾装托盘专业化配送
4.1 机舱分段铁舾托盘
铁舾托盘75%的安装工作集中在分段制造阶段,其中机舱区域安装难度最大,安装周期最长,若将一个托盘内物资一次配送至生产现场,则容易造成物资缺损,且影响生产一线的材料进场。为此,物流中心走访生产一线,根据铁舾件实际生产安装顺序,进行托盘的分批、分时精准配送,减少舾装物资在生产一线的时间。具体原则如下:(1)充分考虑舾装件与结构件的吊装顺序;(2)先大后小;(3)先难后易。
按此原则实施后,第一批配送的舾装件与结构件协同穿插吊装,充分利用吊车资源;不需吊车的小件舾装物资在第二批配送,现场可脱胎后进行相应舾装件的安装工作,以此缩短分段胎位周期,释放出胎位这一核心生产资源。
4.2 货舱分段预舾装
货舱分段预舾装包含封舱件作业及除机舱分段外的分段完整性作业,主要进行电舾、管支架、管系等的施工作业。涉及的物资托盘包含电舾托盘、管支架托盘、管子托盘、阀附件托盘(遥控蝶阀、测深管末端、伸缩接头、吸入口、滤网等)、螺栓螺母托盘等。货舱分段预舾装作业难点:
(1)多人负责同一分段的不同托盘物资跑料,一个分段物资完全配送齐全战线较长,导致分段物资未安装完毕,分段第二天就换地方,施工单位需要重新找分段及搬运物资,产生无效劳动。
(2)多人跑料节奏难免不一致,比如管子到了,但螺栓螺母没到,管子接长工作无法开展,且管支架的定位有时需要借助管子,这样就会出现人员等工现象,导致管子托盘在分段下滞留时间长。施工现场物资较混乱,缺件发现也较晚。
针对上述作业难点,物流中心将物资托盘以分段为单位来配送,比如双层底分段的管支架舾装件、阀附件、螺栓螺母、管子等托盘一次性配送到位。如此配送的优点如下:
(1)分段所涉托盘物资配送战线短,一次性配送到位,由于托盘内物资相对较少,物资安装周期相对较短,多数情况下施工单位一天内可将物资全部上分段。这样分段移位时物资随之移动,不需要额外进行物资转移,避免了一些无效劳动。
(2)管支架安装的同时,同步进行管子接长,避免人员等工,缺件发现也较快。
4.3 机舱分段预舾装
机舱分段预舾装,主要进行电舾、管支架、管系等的施工作业。涉及的物资托盘包含电舾托盘、管支架托盘、管子托盘、阀附件托盘、螺栓螺母托盘等。机舱分段预舾装作业难点:
(1)机舱预舾装分段所涉托盘内物资较多,安装周期长。
(2)物资到达现场后,由施工人员按图纸进行分拣,按照安装顺序分别摆放,物资分拣要花1~2天。
(3)物资停留现场时间长,易造成物资的丢失。
机舱分段预舾装作业顺序:先装电舾,然后管子护圈,再者管支架(定位焊定位),最后进行管子安装(管子安装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管支架进行微调)。
结合以上难点和作业顺序,区别于货舱分段预舾装一次配送到位的模式,机舱分段预舾装实行分批、分时配送。
(1)第一批次物资配送电舾托盘以及管支架托盘内的护圈。
(2)第二批次物资配送管支架。管支架安装完成前一天进行管子托盘的预配。
(3)第三批次物资配送管子托盘。管子托盘达到现场后,一线工人需根据管路图进行管子的分理工作,一般需3~4天。
(4)管子分理完毕后进行第四批次物资螺栓螺母、阀托盘的配送。
分批、分时配送的优点如下:(1)物资分批配送,现场分理效率高。(2)减少物资在现场积压的时间,有效减少物资的缺损。(3)降低緊固件等物资的现场库存。
5 未来展望
5.1 信息化支撑
(1)开发车辆管理平台,运用车辆定位系统,实时掌握车辆动态。(2)物资配送数据可视化。(3)手机终端进行需求的申请、推送、交接。
5.2 制定最优配送路线
想将物流成本降低,就要考虑如何降低运输成本。对于运输成本,运输线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
(1)通过厂内仓库及工位位置,在厂内建立配送路径数据库,制定物资配送标准路径,形成电子地图。
(2)运用专业软件,制定供应商处至公司仓库最优配送路径。
5.3 物流链延伸
物流链延伸至供应商物资出厂后的整个物流。改变以往由供应商配送货物上门的模式,转为主动去供应商处取货,这样做可以根据公司实际需求进行准时化配送,消除目前物资“来的不要,要的不来”的状况。公司只需保持少量保险储备,可以从库存之海中解脱,解放出大量库存资金及场地资源。
5.4 市场化运作机制
组建专业的配送团队,实行公司级运作体系,做好对内业务的同时,拓展好对外业务。
6 结语
船舶建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专业化配送的分析,得出专业化配送有助于船企提高船舶建造效率、计划对应率,有助于减少库存及物资缺损件,降低船舶建造综合成本的结论,可以说,专业化配送是船企的另一利润增长点。
收稿日期:2020-05-09
作者简介:韩俊(1986—),男,江苏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船舶制造及船舶物资物流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