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促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

2020-08-31 01:27刘娜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会德育作业

刘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3-0038-01

德育教育是目前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会收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在现代学校教育的体制下,家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年代,一个成功的家长应具备的新理念是: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为重要;努力比智力更为重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引导和教育孩子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交流、学会做人。但实际上,个别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存在着一些偏差,我们要转变的是观念。在这里建议家长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1 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小学的孩子大约需要9至10小时左右的睡眠,尽量让孩子早睡早起。家庭的学习时间、游戏时间、用餐时间都必须有明确规定,过有规律的生活。中午吃过午饭,最好让孩子午休半个小时,这样才能保证下午的上课效率。如果生活是零零散散的,没有规律,那么孩子的内心也是零零散散,缺乏朝气的,就是坐在教室里上课也会发呆,也有很多孩子忘了学习用品、书本,根本无法集中精力上课。

1.2 讲究个人卫生,爱护环境卫生。教育孩子要从小讲卫生,早晚刷牙、勤洗澡、理发、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好习惯。大部分孩子还是比较讲卫生的,但个别孩子不经常洗澡、换衣服,走到他跟前就有难闻的气味,别的孩子也不愿跟他玩。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零花钱,教孩子学会理财,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用品,但不能购买辣条、膨化食品等三无产品。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1.3 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完成作业后,让孩子自己削好铅笔,准备好第二天要用到的课本、本子、文具等。家长不要经常给孩子送东西,而且有的家长上班也没有时间给孩子送,不能让养成孩子丢三落四的坏习惯。事实证明,生活能力强的孩子,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也是很强的。有的孩子书包里乱七八糟,课桌抽屉里的书本横七竖八,下课时不知道收拾文具等。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交作业找不到,上课评讲试卷也是找不到,有时候没铅笔,有时候没橡皮,甚至有孩子的课本都忘带。

1.4 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在学校,扫地、拖地、收垃圾、擦桌椅等劳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以请家长指导孩子学会各项劳动技能。尤其是一年级,大部分孩子都不会用扫帚、拖把等劳动工具,班级就是我们的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家干干净净,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学校每天都会检查班级卫生,尤其是上午第二节下课,听见铃声到做操开始,短短的几分钟内,孩子们要把自己的桌凳、文具摆放整齐,地面不能有垃圾,包括劳动工具也要摆放好。大队部每天检查,班与班之间要进行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期末汇总评出优秀班级。家长们也没有必要担心孩子承受不了,孩子们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在学校老师也会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在家里的习惯就需要家长培养,尽量让孩子多帮助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家校做好密切配合。

1.5 必须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的时间。看太多电视、玩游戏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有些孩子过度沉迷于看电视、玩游戏,结果影响了学习。如果让孩子看电视的话,那必须是完成作业之后,而且一定要限制时间,节目内容也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比如:放学到家了,你可以说:“今天一个小时之内把作业写完,可以看20分钟电视。”当孩子完成作业之后,可以说:“今天比昨天写作业认真,奖励你玩20分钟的游戏。”但现实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0分钟过去了,孩子会说:“再玩一会,还不够。”这时候,你就说:“可以,再玩几分钟?”他可能会说:“20分钟?”你说:“不行,10分钟。”时间一到,一定要停止,让孩子做一个守时的人。很多时候,孩子都在挑战你的底线,家长也要给孩子一个选择的余地。

2.家长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安全教育

家长在家要教育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尊重长辈,看见家长、老师、同学都要主动打招呼,做了错事敢于承认,大胆说“我错了”,尤其在家里不能蛮横不讲理,耍脾气。要想让孩子讲文明、懂礼貌,我们家长首先要做到。教育孩子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要谦让,学会为他人着想,不小心碰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

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教育,尤其是女孩子要学会自护。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危险的事情不做,危险的地方不去,不要在楼道里追跑打闹等。不能一个人独自外出,和大人外出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乘车,不能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打篮球等。

3.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维持家庭和谐

父母要尽量的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世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现在的家长都很忙,忙着工作,忙于生计,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要多和孩子进行亲子游戏,多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和孩子一起锻炼身体,培养孩子积极、自信、乐观的心态,给孩子传播正能量。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大胆自信、坚强勇敢、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教孩子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包容他人;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乐观的面对一切。

“德育要从娃娃抓起”,德育理念的全面落實,需要的是师生间、家长间的协同合作、共同进步。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强化德育实效;家长要与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互助,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德育观。德育建设的有序进行,家庭的积极配合将会取得理想成效。

猜你喜欢
学会德育作业
快来写作业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学会分享
作业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学会分享
我想要自由
学会尊重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