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华 单 琪 王晓辉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课程内外互动式教学发展模式研究>——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
乾清华 单 琪 王晓辉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2)
在全球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浪潮下,互联网以迅猛的态势席卷全国,促进了高校教育的生态演化,推动着教学系统内部的范式转变及流程再造。文章基于现阶段国内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构建以体育课和课外俱乐部为两翼,借助数字化互联网平台,实现课内外良性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促成教学共振,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互联网;内外互动;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第6条提及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1]。2016年4月召开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座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要实施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创新人才培养[2]。互联网及新兴媒体开始高度渗透至大学生的生活、娱乐、学习及社会交往的各个环节,成为大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和形成价值观的知识来源。伴随着网络学习资源的日益丰富,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了新的发展潮流推动着大学生学习途径和行为模式不断变化,学习空间和场景持续扩展。这些改变促使教育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转变,如何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反哺教育,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教育发展的合题。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基本沿袭传统模式,忽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法陈旧,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微弱。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我校体育教学发展和国内其它高校一样,存在以下“共症”。
(1)体育课程的层次特点不足,多为一贯制体育,课堂教学传统守旧,教学互动缺失,制约学生情意目标的发展;
(2)开课周期短、次数少,体育知识的传授缺乏延续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频率低、时间短、分散性大、积极性不够;
(3)割裂了体育课内与课外体育活动衔接性,弱化了体育课程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体育带来的乐趣无法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
(4)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仍沿用人工方式进行操作和管理,效率较低。
依照课程理论,学校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形成品德,主要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来实现[3]。隐蔽课程促使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和顽强的学习意志。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校素质教育中理想的隐蔽课程之一。它通过身体锻炼、技能培训、竞赛演出等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培养他们树立终生体育观念以及培养互助协作、团结友爱的精神。只有将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有机结合,课内和课外紧密衔接,才能实现校园体育的整体教育功能。以上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为本论文的展开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也使笔者的研究更能符合“互联网+”时代和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和教育研究价值。
图1 课内外互动式教学模式结构
本文在总结国内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成功经验与失败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办学规模、师资条件、校园文化等特点,构建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以形成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课程目标,将学生体育参与的全过程纳入体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如图1)。 模式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的课内spoc教学;二是促成运动习惯延续的课外俱乐部活动。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撑下,两大板块联动耦合,实现课程目标。
在体育课内,针对难美性项目实施大班制教学,化解独立学院师资困局和体育场馆建设滞后的压力,同时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对抗性项目中实施“分层教学”,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因人、因地、适宜的原则,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借助超星学习通(泛雅)互联网教学平台,建设网络课程,实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Spoc教学(如图2)。
课前学习时间为课堂面授之前。为避免独自学习的无助感,建议学生4~6人自由组合,分别使用各自账号登陆超星学习通平台,输入教师下发的课程组代码进入课程学习。学生通过教案对本节课的课程目标、内容、重难点做到了然于胸,然后在资源库中找到教学视频及相关链接,自主学习,边学边练,小组伙伴之间互相纠错,遇到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处可以暂停或循环播放,观看相关链接完成知识拓展。然后在公共讨论区就自主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展开实时讨论,实现师生、学生的双边互动,促进师生交流常态化。随后完成理论测试题,并拍摄自己的技术反馈视频上传至公共讨论区。教师通过讨论区的互动情况和学生反馈视频中的动作技术质量判断出学生的初步学习情况。课前学习阶段的时长一般为30分钟左右,可根据个人接受能力自由控制和把握学习节奏。
图2 spoc教学模式展示
课中,教师针对课前自主预习中暴露出的普遍性问题提问,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组间可以互相围观交换意见,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和点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力求在自主探索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和提炼知识精华的能力。然后教师详细讲解课程的重难点及易错点,共同练习,学生在获得生动的运动表象、清晰的概念和详细的技术要领后,正确掌握技术动作。最后留给学生自由练习的空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一阶段教师巡视指导、答疑解惑,进行个性化指导[4]。最后,适当时机引入随堂测试,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课后,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进行视频回顾,通过参考资料自学拓宽相关知识面,利用问答系统的论坛交流栏与同学进行探讨、纠错,反复练习,形成技术动作的自动化,巩固内化学习内容。教师对优秀练习者视频进行展示,形成示范效应。教师最后对班级情况做出总结和点评,梳理出学生在知识点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分别从运动参与、技能目标、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提出了细化要求。 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课内学习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让学生历经训练、竞赛和体育活动才能延续和深化学习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打破传统格局,成立课外体育俱乐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大学生体育联盟),挂靠公共体育教学部,教师直接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下设各个单项体育俱乐部。为保证课内学习和课外练习整体性和延续性, 打破专业、班级、年级界限,实行会员制。各项目学生直接纳为相应单项俱乐部的会员,实现全员覆盖。学生在完成本学期单项俱乐部规定内的积分后,可自由参加其它单项俱乐部的活动。俱乐部会员的个人活跃度在社团平台会有记录,是当学期体育考核的指标之一。指导教师针对部内会员进行的每周2次教学指导活动,包括训练、竞赛、表演等内容。课外俱乐部的教学中实施动态分层, 会员等级通过激励通道向上流动。高阶会员为校训练队提供选材。该模式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是传统体育课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 更是体育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该模式与高校体育管理融合为一个整体, 使高校体育管理更为有序, 营造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生机勃勃大学体育新氛围。
在课外体育俱乐部中,启用“活力圈”手机app将各种活动信息,包括公告、赛事发布、新闻资讯、培训活动、签到统计等通过信息化链接实现对全体学生参与过程和教师指导过程的实时监控,进行体育信息管理,为课内外一体化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使信息能够得以及时、有效地处理,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构建高效的数字化教育。
考核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将体育课考核、全国大学生体质检测成绩、课外体育俱乐部积分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指标涵盖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体育课考核中的期末考核、课堂出勤及表现、spoc线上学习情况以及课外体育俱乐部积分、体质健康测试。将各项成绩分别赋予4:1:1:2:2的分值比例,其中课堂出勤及表现、spoc线上学习情况以及课外体育俱乐部积分属于过程评价,期末考核与体质测试为结果性评价(如图3)。二者结合,强化多环节互动,确保学生体育参与的全程纳入到可控的教学范围之内,在形成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指导体系的同时,着力培养学习兴趣、习惯、思维方式、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了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图3 课内外互动式教学评价结构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自2018年9月开始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实践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互动式教学,探索此模式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实效性。随着互联网+网络台下内外互动式教学的有序开展,学习时间得到充分延展,信息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更加深化,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专项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外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大大增加,养成运动习惯及树立造终身体育思想,帮助他们建立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的意识, 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互助友爱的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笔者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繁重的工作量,使得教师参与课外俱乐部指导的积极性欠缺,场地资源匮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等紧迫问题。建议学校依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将教师参与校队训练、课外体育俱乐部指导、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纳入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与其他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一致。经济条件作为保障教师指导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力支撑,学院应在政策上加大资金投入,合理的配置体育器材、场地, 为学校实施课内外互动式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外互动式教学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联网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高校体育教学时空上的延展,有利于学生全方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借鉴价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N].经济日报
[2]习近平.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4
[3]姚蕾.体育隐蔽课程论—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北京体育大学[D].2000.4
[4]卢程佳. 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inside and outside PE Classe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A Case Study on Zhongshan Colleg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AN Qinghua, etal.
(Zhongshan Colleg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ongshan 528402, Guangdong, China)
2018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JY201809)。
乾清华(1972—),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