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龙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服务中心,510060 广东 广州
住院人次数是衡量住院服务量的常用指标,客观反映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业务量[1]。对住院人次进行规律分析有利于医疗机构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工作计划及相关政策[2]。目前国内对住院人次研究仅限于单个医疗机构或单个科室的小样本研究[1-4],且大部分季节分析方法未剔除住院人次的长期趋势和周期变动,对一个地区所有医疗机构进行全样本分析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南方某省10年(2010—2019年)住院人次的时间序列分析,采用平均移动法,找出住院人次的变化规律,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资源配置、规划发展、科学管理、改善服务等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制度中的卫健统1-8表(医疗服务月报表)。数据期为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共计10年分月度的住院人次数据。所有数据通过国家卫生健康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收集,数据上报中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数据审核平台经过医疗机构—县区—地市—省—国家多级审核,严格把关,数据真实可靠。
主要采用算术均数描述数据的平均水平;采用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指标反映增长情况。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季节指数,分析住院人次的趋势和规律;用线性回归拟合年度增长模型。
2010—2019年南方某省住院人次呈平稳增长趋势,住院人次数由2010年1 024.7万人次稳步增长到2019年1 810.2万人次。从增量上看,2012年增量最大(144.7万人次),2015年增量最小(46.5万人次),累计增长785.5万人次,平均每年增加87.3万人次。从定基发展速度来看,2019年住院人次为2010年的1.77倍,发展速度103.3%~113.4%;从环比增长速度来看,2012年增长速度最快(13.4%),2015年增长速度最慢(3.3%),年均增长速度6.5%。各年度住院人次动态发展变化详见表1。
表1 2010—2019年某省年度住院人次动态变化
图1 2010—2019年某省年度住院人次散点图
月度住院人次总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最小值为2011年2月66.7万人次,最大值2019年7月164.2万人次,平均117.8万人次。2010—2019年月度住院人次数见表2。
表2 2010—2019年某省各月住院人次数 单位:万人次
用移动平均法[5]剔除月度实际值(Y)的长期趋势和周期变动,然后再用月平均法求出季节指数。由于1年有12个月,因此移动平均项取12,因项数为偶数,再取居中平均得到TC。将Y除以TC,即得到只含周期因素和不规则变动因素的序列SI,用此序列求得月度季节指数。各月季度指数76.7%~109.4%。1月、2月、9月、10月季节指数均低于100%,其中2月(76.7%)最低。3月、4月、5月、6月、7月、8月、11月、12月季节指数均大于100%,其中7月(106.4%)最高,各月季节指数详见表3。
表3 2010—2019年某省各月住院人次数季节指数测定
同样用移动平均法,取平均项为4,求出各季度季节指数。由于4个季度平均数之和400.1不等于400,因此需要用400/400.1=0.999 757进行修正。修正后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住院人次季节指数分别为92.0%、103.5%、103.3%、101.2%。除第一季度小于100%外,其余3季度均在100%以上,其中第二季度最高。各年均是第一季度住院人次最少,各季度指数详见表4。
表4 2010—2019年某省各季度住院人次季节指数
2010—2019年该省住院人次呈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居民住院服务利用持续增加,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类似[1,6]。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导致的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增加,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常住人口65岁以上人口占比由2011年6.8%上升到2019年9.0%。另一方面由于居民收入增长,健康意识增加,生活水平提高[1],医保覆盖率提高,医疗机构可及性增强,居民住院需求得到释放。
第一季度季节指数为92.0%,为4季最低。这与第一季度所在的月份(1月、2月、3月)月度季节指数均小于100%有关,与相关研究结论类似[7]。第二、第三、第四季度均在100%以上,且差距不大。
从月度季节指数来看,2月最低,该结果与相关文献中单个医疗机构报道一致。可能与2月本身天数较少,并且中国农历春节及元宵节均大都在该月,按照中国人的风俗习惯,此为亲朋好友团聚共度佳节的时间,非急性病患者一般会避开此时选择提前或推迟住院[7-8]。这也导致经过2个月的积累,春节后住院人次保持总体上升趋势[6]。6月略低,可能原因为该月为学生考试月,如果没有急性或重大疾病,学生、家长及老师群体一般不会请假住院,而会选择推迟。7月季节指数为全年最高,一方面可能与前述暑假期间相关群体选择此段时间住院就医较多有关,另一方面与气温高有关[6,9-11],大量细菌活跃,相关疾病增多。9月、10月略低于100%,可能与时间为中秋、国庆节有关[12]。11、12月,该省气温下降、呼吸道疾病、老年性疾病增加,住院人次再次开始攀升。
住院人次逐年稳步增加,提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需要不断加强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收治住院病人能力,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数,统筹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住院服务需求。月度和季度指数的变化提示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住院需求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季度指数较高的“旺季”月份提前制定相应方案,适当增加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更好地满足群众住院需求。在季节指数较低的“淡季”月份,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医务人员轮休、进修、培训、科研等工作,后勤部门安排建筑修建、设备更新维护、医疗器械保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