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0-08-29 11:34贾媛媛赵殿儒马桂英罗建平高丽萍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瑞舒伐内皮炎性

贾媛媛,赵殿儒,田 田,马桂英,杨 震,罗建平,高丽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Q波性心肌梗死、无Q波性心肌梗死、猝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其致病机制是冠状动脉不稳定导致血栓形成及斑块破裂[1-2]。据报道ACS因其较高的发病率逐渐成为国内外心脏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且种类繁多,有关其治疗方法的研究仍无突破性进展,因此目前临床对ACS依旧采用药物治疗[3]。文献报道,他汀类药物除对血脂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新型他汀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ACS的临床治疗,但目前临床瑞舒伐他汀剂量的选用仍存在争议[4-5]。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ACS,并观察了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脂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①纳入标准:符合ACS诊断标准[6];年龄在18~80岁;对他汀类药物无禁忌证且近两个月未服用该类药物;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伴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及肝功能受损者;伴明确感染灶的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失语及严重认知障碍。按瑞舒伐他汀剂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20~80(61.37±8.99)岁;病程1~5(3.11±0.44)年;吸烟史25例,饮酒史24例;合并症: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16例;体重指数(BMI):18~24(20.71±2.96)kg/m2。对照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18~78(60.78±8.93)岁;病程2~5(3.15±0.45)年;吸烟史24例,饮酒史25例;合并症: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17例;BMI:19~25(20.79±2.98)kg/m2。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2组均按照ACS相关指南要求,接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抗凝、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05)10 mg,口服,每晚1次;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2组均持续服用12周。

1.3观察指标

1.3.1血清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取2组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取上清液,置入-80℃冰箱中冷冻待检。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选用仪器配套试剂,试剂盒由上海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一氧化氮(NO)采用Griess法检测,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方面研究所提供。

1.3.2血脂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

1.3.3不良反应:观察2组有无头晕、便秘、恶心、肌酸酶升高等发生。

2 结果

2.1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组治疗前TNF-α、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2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VEGF、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EGF、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2.3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TG、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2.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ACS好发于45岁及以上人群,据报道,近些年ACS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7-9]。研究表明,ACS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呈粥样硬化,使血管破裂或侵蚀,最终导致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临床多表现为发作性胸闷、胸痛、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可致患者猝死[10-12]。目前临床常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ACS,该药除对血脂起作用外,同时还具有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13-15]。但关于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脂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鲜有报道[16-17]。本研究将对此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旨在为后续ACS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钟桃娟等[18]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ACS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且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剂量越大,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越好。可能与ACS患者体内TNF-α、IL-6、hs-CRP水平较高;而瑞舒伐他汀具有抗炎等作用,患者服药后体内炎症反应受到抑制,导致TNF-α、IL-6、hs-CRP水平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VEGF、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ET-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与王阳等[19]研究结果相似,证实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剂量越大对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程度越好。笔者认为瑞舒伐他汀对多个凝血环节有抑制作用,同时能促进纤溶,控制血小板凝聚,提升VEGF作用,最终减缓血栓形成,降低冠状动脉栓塞,改善内皮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证实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ACS患者血脂指标水平,且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其原因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具由调脂作用,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阻断内羟甲戌酸的代谢,降低TG、TC、LDL-C合成,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HDL-C受体数量及活性,促进HDL-C合成,以此起到调脂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因此剂量大小并不影响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大剂量瑞舒伐他汀与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相比,二者具有相似的安全性;但前者对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血脂相关指标改善程度更好。但由于本文选取样本量偏小,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故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瑞舒伐内皮炎性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