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2020-08-28 22:01杨正凤
西部论丛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闻采访技巧方法

杨正凤

摘 要:一条成功的新闻报道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其采访过程就像是准备一道美味菜肴的食材过程,只有掌握足够的方法和技巧,精心选材,才能为后期编辑烹饪出一道道鲜美可口的菜肴创造条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新闻记者,要想写出满意的新闻报道,必须在采访过程中下足功夫,才能适应新时代新闻工作对自己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自身的思考与体会,立足于采访前的准备,提炼报道主题等方面进行粗浅的解析。

关键词:新闻采访;方法;技巧

一、新闻采访讲究方法和技巧的意义

在采访过程中,观察现场、分析问题、与采访对象沟通对话,是获取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所谓的新闻采访,看起来是新闻工作者通过与被采访人谈话得到真实的信息,实则是挖掘新闻。穆青作为新闻界的老前辈,曾经对新闻采访有过这样的论述:在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掌握灵活多变的方法和技巧,才能驾驭采访活动,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创造出更多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二、新闻采访活动要讲究方法

(1)做好充分的新闻准备

做好新闻采访前的充分准备,是完成采访任务的前提条件。采访前,拿到一个采访选题,要明确报道的思路,制定采访计划,最先需要获取相关背景,归纳分析资料,仔细验证信息。出发前,记者把要向采访对象了解的问题在纸上写出来,以列出采访要点清单,逐条勾画完成的方式来进行,确保采访思路的明晰。当然,在采访过程中,不可避免新闻记者会接到临时突发性采访,他们来不及做任何准备,新闻工作者要利用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只要手中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开通录音、摄像、照相功能,还可利用手机百度搜索到要了解的信息背景并运用自己丰富的阅历经验提炼素材,为正式的采访做好充分准备。

(2)善于沟通,接近采访对象

记者要把握各类采访对象的特点,做一个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平时我们的采访常常会遇到采访对象不愿意配合的尴尬情况,记者要善于从旁边寻找突破点,通过多种话题来调动被采访者的兴致,让其放松心情,接受采访;同时在采访时,记者要有驾驭新闻场面的能力,在选择采访人群时,尽量根据采访内容选择看起来比较随和、热情的人来进行,或是通过旁敲侧击,获取有用的新闻信息。

提问是决定采访成功的关键。要善于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的情绪:对一些由于当事人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为了让采访对象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活络采访气氛,通过轻松话题让采访对象与自己缩短心里距离,诱导其进入话题配合采访;新闻记者还要根据被采访对象的年龄、性别、学历、生活经历等要素来提问;在提问时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致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要多用探讨性商量式,切忌用生硬、咄咄逼人的口气。这就要求记者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和阅历,才能选取最好的交流角度。

(3)要善于观察

善于观察是新闻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善于观察采访现场,通过一些细节获取相关信息,丰富写作内容;同时还要善于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状态,及时调整采访内容,学会抓住细节,采集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4)善于电话采访赢得采访时间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常常会受到因事发突然、路途遥远、或受天气等外部条件限制不能及时赶到现场采访的情况,这时选择电话采访既方便、及时又能节省采访成本。电话采访的关键是先确定对方是否具备合适的通话时间和环境,尽量避开对方有要紧事正在处理,或开车、开会不方便接听电话的时间进行采访;还要善于把电话问答变为推心置腹的视频交谈、聊天,使采访人情味更浓,更贴近地气,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采访效果,为及时报道赢得时间。

三、掌握采访技巧 提高报道质量

1、提炼主题 步步推进。有质量的采访不是仅停留在对事物的表象认识阶段,而是要深刻认识事物的个性和本质。在采访、报道中,记者要深入一线提炼主题,在形成主题的过程中记者首先深入事物的内部了解其新闻要素的来龙去脉,形成一个采访的“框架”,并对已经得到的素材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做认真细致的思考,使观点具体明确,挖掘的材料扎实典型,才能提炼出正确、新颖、深刻,具有鲜明特点和时代精神的主题来,从而创造出有影响力的作品。

记者在具体的采访报道中,应做到面对采访对象,不是简单地挖掘事实真相,而是要以理性的的目光去综合透视,用独到的眼光和深层次的思维去驾驭新闻事实,透过对具体的事实材料的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地反映涉猎广泛的新闻真相,或阐释出一个鲜明有力的观点,这种透析和认识应该是多角度、立体式的,从而达到像削竹笋一样,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地剖析,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展开,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递进,着眼于引导受众对问题作深层次的思考,从思想上给人以启迪。例如多年前,贵阳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报道的《难解的污染纠纷》:报道的是一个居民小区一楼门面经营多家餐馆引发油烟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的事件。记者多角度多侧面对这起典型纠纷进行深入调查,采访了小区居民、餐馆业主、房开公司以及环保局、城市規划局等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居民无法在油烟缠绕的小区安居,餐馆业主认为做合法生意没有过错、房开商为自身利益出租门面开餐馆却无实质性的法律法规约束,环保部门后期介入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规划部门在当初规划时没将一楼门面可能要开餐馆的因素考虑进去……节目的主题在这些采访中逐步推进,层层递进,阐述全面,使观众对这起纠纷根源产生深刻认识,引导社会、各相关人士、部门对这类问题进行关注,达成共识,形成工作措施加以处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助推文明城市建设。

2、投石问路,以情感人。面对情绪激动或因某种原因不肯敞开心扉谈心声的采访,记者若采取“投石问路”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技巧来激发采访对象的兴致,从而会达到促使其谈出真情实感揭示新闻事件的真相的目的。在类似的采访中,记者要注重以“情”煽动,与采访对象进行情感沟通,用安抚的举止、抚慰的语言与之交谈,营造温暖的交流氛围,使对方有感而发、真情流露,从而与采访对象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真诚交流的效果。笔者在采访一位外地到花溪投资种植业的已离异的女能人时,做了一条《筑梦贵阳:乡村提子红了,路还长……》的报道,花了大量的时间做工作,这位女能人不愿意接受采访。这时,记者想到她作为一名母亲为了供孩子上学的艰辛应有的人之常情进行采访:“远离家乡经常牵挂家人和孩子吗”?“对未来生活有什么期待?”致使她真情流露“常想念帮助自己带孩子已经年迈多病的父母,在异地打拼就是为了让父母在有生之年能过上好日子,让孩子上得起大学懂得感恩,一定要把果园侍弄得更好……”具有真情实感的话语在打动采访对象,使她受到感触、自然道出心声的同时,无疑也强烈感染到广大的观众和读者。

总之,成功的采访会为深度的新闻报道锦上添花,在平实的新闻事件中显露出精彩。其中所要用到的一些技巧,是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才能把握的。只有善于总结、勤于积累,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各种采访技巧,才能出色完成采访任务。

参考文献

[1] 谢建平:浅谈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J)新闻传播 2013(08)

[2] 杨林斌:“你问的刚好全世界都关心”——浅谈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J)中国地市报人2011(08)

猜你喜欢
新闻采访技巧方法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