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道君
摘 要:进入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的发展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青年教师的时代特征,把高学历高职称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更高水平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备保障,是当前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做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报告中提出,中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具有“三个意味着”的重大历史意义,新时代同时也意味着在新的起点上,历史赋予了当代青年更多的责任和挑战。报告中还提到,要把企业、机关、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把高等院校作为党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同时具有青年和教师的双重身份,积极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入党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新时代发展青年教师党员的重要意义
(一)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研、本、专学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在校大学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状态,教师岗位需求随之增加,数量众多的青年教师进入高校,走上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青年教师的特点是普遍具有高学历,精力充沛,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们注定会成长为高校今后教、研、管队伍里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持续发展和高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总要求,他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在高等院校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决定了在高校中接收青年教师入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各级党组织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牢牢把握在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中培养和发展党员的主动权,切实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党性修养,树立共产主义崇高信仰。
(二)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党员的先进性关乎着党的生命根本。这不仅体现在它是党长期执政的根基,还体现在它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奋力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保障。新时期要坚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一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员的先引领范作用。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所在单位的教、研、管系统中的重要力量,发展青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优化当前老、中、青教师党员队伍结构,保持教师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同时,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发展党员,也有利于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为党员队伍补充新兴力量,持续保持生机与活力,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党员队伍[1]。
(三)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保障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早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就率先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入新时代,如何继续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本质要求。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意见》中指出,青年教师群体是当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新兴力量。高等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重视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重视加强和改进如何推动中国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从优秀青年教师队伍中发展党员,把高校各类高素质高能力的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保障。
(四)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是科学把握干部年轻化的重要保证
保持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方针,也是党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优秀青年教师是未来高校的教、研和管理的主要力量,也是党员干部人选的重要储备力量。习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有为的青年干部,关乎党的事业生生不息,关乎国家事业常青,确保了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党的队伍结构也在调整变化,高校干部队伍存在老、中、青交接的现实问题,高校各级党组织要重视吸收高校青年优秀教師入党,培养和造就堪当大任的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与效能。
二、新时代青年教师党现存问题
目前,国家统计局界定青年标准为介于15-34岁之间的人,据此,本文所指高校青年教师即为在高校就职的35岁以下教职工。
(一)部分青年教师政治理想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生产力得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但同时,市场经济本身的负面和弱点也传导到精神生活中来,给部分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引发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价值取向金钱化等问题[2]。同时,在国家鼓励下,出国留学、深造等交流机会不断增加,西方社会的一些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对青年教师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外的政治思想中缺乏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系统学习,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资本主义优越性。海外留学生也因长期生活在国外而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使得部分青年教师在学生阶段就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政治理想淡薄,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高校发展青年教师党员工作难度加大[3]。
(二)高校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政治倾向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业务、轻政治”倾向。在高校的聘任条件中,业务能力上的要求通常是具体而细致的,政治情况却往往只是象征性地要求。进入高校任教,首先需要高学历,其次要有较高的科研成果,在评定职称时,业务能力也是硬性标准,政治表现只作为附加性条件。有些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往往集中在教学、科研、对外拓展等业务层面,忽视了政治理想方面的考察,这对一些新进青年教师进行了不利的引导,让他们重视教学、科研而忽略政治学习,导致部分青年教师轻视或是放弃对社会主义崇高政治理想的追求,使得部分青年教师一心追求科研、教学上的成功,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不高。
(三)基层党组织缺乏对青年教师政治培养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政治培养普遍缺乏力度。一是基层支部没有经过系统调研,不能在实践考察的基础上科学地把握青年教师的行为动态和时代特征,使得对青年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没有对症下药,自然也就缺乏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二是落实党建任务的创新措施不多,一些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出现弱化倾向,开展党的组织生活不积极、不经常、不主动,缺乏活力,党员教育管理不严肃、宽松软。三是基层党组织调动、约束、激励党务工作的相应制度没有有效建立或完善,导致开展党建工作缺乏抓手。四是高校普遍存在重视培养学生党员而忽略培养青年教师的现象,大学生党员的数量远远超过青年教师党员,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青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性[4]。
三.新时期高校应对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站位重视发展青年教师党员工作
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的政治态度直接影响着中国高校的办学方向,并决定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能否建立。因此,高校党委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培养和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贯彻落实新时期坚持党对学校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抓手,这有利于充实高校基层党组织新生力量,优化高校教工党员队伍结构,从而激发和提高高校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同时,高校各级党组织须清醒认识到发展青年教师入党的重大战略意义,推动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工作的常态化进行[6]。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
髙校基层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全部工作的基础。基层党支部与青年教师直接接触,党支部对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发展引导、教育关怀,能够为做好青年教师的政治工作打下坚定基础。加强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才能让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首先是要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全部教师党支部已基本落实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一大批政治强、业务精的副高教师或者博士教师走上支部书记岗位。其次是要创新开展基层党支部的政治活动。改变过去形式单一、内容固化的活动模式,多吸收代表年轻的元素和态度,吸引青年教师参与活动。三是校级层面要把发展青年教师入党作为考核下级党组织的必要内容,推动基层党支部深入开展调研,持续进行引导青年教师入党的机制实践与探索。
(三)坚持政治培养和业务提高有机结合
针对当前“重业务、轻政治”的现象,高校各级党组织在管理和引导中必须提高政治培养的地位,坚持政治培养和业务提高同步发展。学校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抓教学、科研的同时,切实把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引导优秀青年教师把政治学习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让青年优秀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过关先于教学科研能力过关。高校在干部队伍选拔和职称评定等制度方面,把青年教师的政治标准放在首要条件上,政治不过关,能力再大也不用,从而引导青年教师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四)健全院系党委领导联系非党员青年教师制度
针对当前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年轻教师数量持续提高的特点和海归博士比例提升的现状,院系党委要认真梳理,细致研究,科学把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情况,确保党的工作延伸至每一位新进教师。主动帮助和引导新进青年教师、留学归国人员培养爱党爱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实行党政包干制度,从党政班子成员中确定专人与非党员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联系,了解他们在思想、工作、生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情况,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增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维系,以便最大限度地争取将他们发展入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党委班子成员可以作为入党介绍人引导他们入党。
参考文献
[1] 王玲.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253-254.
[2] 劉凯.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1):89-91.
[3] 栗想.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探析[J].河南教育.2019(4):59-61.
[4] 李广,申凯等.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探研[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7-129.
[5] 任瑞雪,张欣宇.新时期培养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的重要性及途径研究[J].华章.2014(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