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琪
摘 要:融资难、 融资贵一直都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长期制约中小企业成长,如果不及时解决融资问题,不仅会延缓企业经济发展,还会给市场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金融风险,最终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所以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一大任务。很多资料显示,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信用创造和微观效应能够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解决中小企业规模有限、 经济活动范围小、资金短缺等问题,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得到有效融资,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最终带动社会经济进步,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平台的重要性。对此,下文先概述了供应链金融平台,然后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信用创造,最后探讨其微观效应。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平台;信用创造;微观效应
就目前来说,我国金融业已经逐渐成熟,很多领域也形成了独特的供应链,甚至还构建了供应链金融平台,以服务金融行业,促进金融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供应链金融平台不同于其他平台,因为供应链金融平台不仅具有的信用创造功能,还能够创造出很多微观效应,提高金融企业经济效益。在供应链金融平台上,核心企业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信用履行货币支付功能,还能够履行货币流通功能,为企业创造信用金额,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流转速度、,并延长企业的信用清偿期限,由此可见爱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信用创造对企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性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信用创造、微观效应等,会受到供应商级数、银行的授信额度、 信用票据贴现比例等因影响,所以为解决企业的各种金融问题,必须深入研究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信用创造及其微观效应。
1、供应链金融平台的简单概述
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主要分为三大块,包括以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以及核心企业与物流企业分别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平台型供应链金融虽然也属于是第三方,但却区别于传统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平台型供应链金融主要是由第三方轻资产型的平台公司所主导,可以看到它是独立于供应链上下游交易主体的,当前在实践过程中,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已经被普及,相关的研究与理论都在不断的向更深层次探索[1]。
部分学者从供应链金融的基础要素展开,他们觉得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而且,当前很多学者的研究都集中在第三方物流供应链金融以及由电子商务衍生出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但很多第三方企业,在金融管理的过程中,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大大影响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态势。2015年前后,我国供应链金融受到互联网浪潮的影响得到极大的发展,也由此,供应链金融正式进入到了互联网信息阶段。供应链金融,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之看作为是把商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密切融合的一种适合于当前社会发展的融创新举措。借助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物联网等一些先进技术,供应链金融已经在平台建设中实现了跨条线、跨部门以及跨区域同时也与相关的政府、企业等实现战略同盟,形成了全新的产业生态圈,以及现代金融生态平台。借力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全新供应链平台,能够持续不断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能实现及时有效的对接[1-2]。
2、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信用创造
在供应链金融平台中,信用创造以及商业信用两者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一般情况下,均是依托供应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进行相应的贸易,其中核心企业的信用是通过商业信用的方式在供应链金融平台中实现正常的流转、派生等一系列流程。目前学术界在针对信用创造进行研究,多是通过货币信用创造以及电子货币供给创造机制,同时,电子货币也逐渐实现了传统货币的替代作用[2]。
受到信用货币制度的影响,信用创造以及货币交易两者密切联系,有经济学家曾提出两种差异化的分析,就是我们所见的信用货币理论以及货币的信用理论。前者以为货币存在于信用之前,而后者则认为先有信用而后存在货币,在分析货币时也应将货币归入信用的分析架构中。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提出,货币的实质就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以其体积小、价值大且容易携带等多个优势,成为支付流通的手段。也有学者认为,在重视信用经济的体系中,一切交换可以通过记账的方式完成,即为记账式纯信用体系。从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来看,纯信用体系正在不断演变、发展,就比如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普及,都能说明[3]。
3、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微观效应
其一,所谓融资约束,简单说就是为了让中小型企业快速加入供应链金融平台,因为核心企业在加入供应链金融平台后,能够快速实现信用变现因此来获得相应收益。该平台能够将信用票据贴现率以高于核心企业贷款利率的差价收益给予核心企业,这种方式也是为了刺激核心企业融入金融平台。
其二,供应链金融平台在针对核心企业的供应商设置初始信用凭据时都会逐层拆分流转,这也从侧面实现了信用派生的功能,而且在上下游购销的活动中,信用票据也能起到替代货币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4]。信用创造的规模是与核心企业的授信额度成正比的,其中包括初始信用金额,流转速度以及偿还期限等,而信用票据的贴现比例与持有到期比例是成反比关系。
其三,信用创造过程中会出现微观效应,这其中包含核心企业的信用变现,以及减弱供应链总体融资成本以及冲销供应链的上下游购销活动中所产生的收益等。
结 语
文章针对供应链金融展开分析得到了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实际应用中,很多下游的中小企业势必也会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未来在平台供应链金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步对下游分销商带去益处,然而,本文并未将下游分销商纳入金融分析中;此外,由于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信用创造会出现货币替代现象,这种问题究竟会对当前的货币供给与调控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研究了信用创造下的微观反应,但并没有站在宏观角度分析效应;最后,文章虽然有一定的探索性研究,但是,相应的方法在应用上并未深入,以上问题也将是下一步的主要探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董礼,陈金龙.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信用創造及其微观效应[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02-114,127.
[2] 宋华.数字平台赋能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7):17-24.
[3] 计春阳,冯鲍.基于前景理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57-67.
[4] 邢娜,盛玲玲,秦勉, 等.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研究[J].冶金经济与管理,2020,(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