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壮毅 徐建斌 宋卫青 毛凤成 范治国
摘 要:国有林场在林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现有积极意义。本篇文章就分析国有林场的地位与作用,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想要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建设路径。
关键词:国有林场;建设
1引言
国有林场是进行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管理的重要单位,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的关键场所。国有林场的管理任务主要是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整体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2千岛湖林场简介
淳安县千岛湖林场始建于 1964 年,前身为淳安县排岭林场, 隶属淳安县林业局,林场下设五个科室四个林区,场部设在千岛湖镇港口路 279 号。林场位于千岛湖镇主城区排岭半岛,现有山林经营总面积 30809 亩,国家级公益林面积 16805 亩,活立木蓄积量为 38.45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86.6%。全场现有职工 89 人,其中:在职 57 人,退休 32 人。在职职工中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44 人,其中中级职称 27 人,初级职称 17 人。
3国有林场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首先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作用,国有林场现有4855个,经营总面积约11.5亿亩,其中林地8.7亿亩,森林6.7亿亩,森林蓄积量23.4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总蓄积量的19%、23%和17%。国有林场存在全国1/5的林地,是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
其次是建设现代化林业的阵地作用,国有林场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对于国土绿化、资源管护、森林文化等发展有丰富的探索经验,对于发展现代化林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对集体林业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同时也负责进行先进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行科研实验研究等,在优良品种的培育、造林技术要点、低效林改造方面,获得较为先进的经验。
再次是储备优质森林资源的基地作用,建国以来,因为林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林业资源,所以国有林场除了依靠自然更替之外,还负责进行造林以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到2019年,有6.7亿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每年减少天然林消耗556万立方米,是年采伐量的一半。
最后是弘扬生态文化的载体作用,全国的国有林场中,很大部分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对森林资源、其他野生动植物资源实施自然保护;还有部分建造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大力发展旅游业,为文旅融合作出贡献。
4国有林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面临的机遇
新时期,国家越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其提出新要求,制定多项改革方案。而国有林场在其中承担着新的使命,作为生态建设的最前沿,积极参与各项保护工程的建设,比如列入天保工程的有1312个,列入三北工程的有1058个,等等,对于推动当地生态系统脆弱性改革,提升全局性生态水平有积极意义。
新时期,人民生产生活对于林业发展提出新要求,更希望天蓝、地绿、水清,希望享受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而这依赖于国有林场的发展,依赖于文旅融合的实现,借助国有林场承担的社会、文化功能,推动进行乡村绿化美化、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新时期,林业现代化建设对国有林场提出新的要求,需要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发展绿色产业,强化生态保护力度和生态修复力度,不断提升基础保障能力,最终实现林业现代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国有林场具备独特的改革方案,需要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优化和改进,率先达到现代化。
4.2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国有林场的数量和面积都较多,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是森林质量部分不高,需要进行提升。很多林场的单纯林较多,混合林较少,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珍贵树种占比较低,大部分都是普通树种,大径级材短缺;更多的是经济林和用途林,单纯的风景林、防护林较少。其次是生态产品供给不全面。多数国有林场提供的生态产品供给数量不足、品种不丰富、品质也不高,需要进一步促使森林资源的多功能-多产出的平衡性,以满足社会上的产品需求。最后是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大部分国有林场都是远离城镇,条件较差、工资待遇低,所以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高水平人才缺乏,很难招聘到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同时现有的职工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活力不足,年龄梯队存在问题,法律、营销等专业的人才总数偏少。
5国有林场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建设路径
5.1森林资源培育
国有林场内的森林资源总量是关系到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所以要重视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当前林场内的森林资源情况,以此为基础,考虑林场的发展目标,进行造林和抚育管理。选择合适的物种进行造林,尽量营造混合林,选择抗逆性强,适宜在本地生长的树种,丰富物种多样性。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造林并不是用新的物种完全代替旧的物种,而是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增加物种多样性,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主要清除杂草和无用的生长物,对于造林地原本生长的树木尤其是珍贵树种,要注意进行保护。工作人员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和树木生长情况,适当进行灌溉和施肥,还要进行修剪、除草、疏松土地等,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造林树种的成活率提升。
5.2森林资源保护
林场的工作人员要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避免人类和动物活动对造林的破坏,需要禁止无关人员出入林区,规范砍伐行为,规范动物养殖范围和方式,在林区外围打造防护栏,避免小动物出入。要加强监测预报系统的建设,借助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森林火灾进行动态监测;在造林区周边打造防火带,种植不容易着火的植物或者布置沟渠等;及时清理林区内的杂物,枯枝落叶等。调查本地区林地内常见的病虫害种類,通过布设天敌生物、机械器具等进行无害化防治,同时可以在造林时喷施药物进行化学防治;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实时监测。
5.3绿色产业发展
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森林旅游业,挖掘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潜力,提供多样化优质的生态产品。国有林场可以建立森林公园,为游客提供体验基地、宣教基地;进行大径级材及珍贵树种的定向培育,发展种苗和林下经济;打造示范林场,提供先进技术、设备和新兴业态的特色示范。
5.4人员队伍建设
国有林场瑶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实施聘用制,完成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绩效管理的转变;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建设;健全职工培训机制,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并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强化人才引进和交流机制,吸引高水平的人才。
6结语
在新时期要认识到国有林场的重要地位,发挥其对于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实现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杜书翰.新时代国有林场现代化发展研究[J].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