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填 曾健南
摘 要: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单纯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需要将传统的财务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推动业财融合的顺利开展。一方面是国家明文支持财务要兼具管理,另一方面以大数据为抓手,提炼企业发展价值信息并进行分析,极大降低决策风险。但也要注意业财融合中存在的综合性财务人员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打造专业化业财融合团队、完善管理机制以及建立业财数据库等策略,希望能深化企业业财融合,助力提升企業竞争力。
关键词:业财融合;大数据;策略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从原有的单纯的依靠资产、产品获取收益转变为以用户为资源价值核心,同时企业所需处理的信息具有数量庞大、类型多样、时效性较强等特征”[1]。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工具目前已经很难比较高效准确提供业财数据,此外,企业经营管理中所产生的非财务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大量丢失,从而导致最后决策偏差。下面图1将详细介绍大数据在业财融合中的优势。
一、业财融合的背景介绍及内涵概述
为助力管理会计体系建立,“财政部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管理会计在服务于内部管控的时候,需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以实现高效的预算和决策”[2]。显示了在大环境下政府也注意到了企业会计独立分工所造成的金字塔事项与人员配置结构缺陷和实时业务与会计事后反映导致会计信息完整性缺乏导致决策效用低,而随着大数据的应用以及智能财务中心体系的建立可能会改变这种困境,实现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最直观表述就是企业的业务和财务管理相结合,财务部门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还要在对业务进行管控时,需要向业务部门提供一定的支撑辅助。
二、大数据背景下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利用好财务基础实现对公司有效管理,是业财融合的一大亮点。其中,南方电网以信息化、精细化为主思路,在成本、资产和内控等关键因素强化精益,同时建立共享中心,对事务性工作专业分工、释放管理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横向业财融合,纵向分级管控的财务信息系统,充分应用大数据工具,挖掘价值信息实现全流程管控,建立财务管控系统和报告体系,实现业财融合的同时确保报告和信息质量的高效、透明。
(一)企业层面。1.大数据为业财融合提供技术支持。在数据时代,财务部门不仅要处理相关的财务数据信息,还要结合非常规化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在面对大量信息时财务人员个人对数据的利用优先。如何较好使用这些数据是业财融合亟待解决的难题。“大数据应用给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利用新的存储手段,可以分析海量数据,挖掘数据价值”[2]。2.提供决策所需信息支持,降低决策风险。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必须实时了解相关产业动态和政策。从内部分析来看,一方面随着企业内部风险意识的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愈发重要,逐步从事后监督向业务掌握延伸;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的改以往的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通过管理创效益增加价值创造。因此,通过业财融合,实现信息集成和实时监控,不断挖掘管理潜力形成合力,最终实现企业平稳有序发展。3.突破会计管理体系局限,提高管理水平。传统的会计核算得出的信息在时效性方面有所欠缺,且固有的会计事后反映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实时的信息。除此之外,传统会计核算的标准和业务数据统计的不一致,造成一定的经营沟通阻碍。而业财融合是一个财务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精细化的过程,是符合现代发展的能够很好满足公司管理层决策所需的信息和事前事中起监督分析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国家层面。随着我国会计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经济财政工作大局并不断改革发展,会计准则、会计信息化以及内控规范体系基本建立,但作为会计里的管理会计这一重大分支发展相对滞后,所以要继续深化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激发企业管理活力,必须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有机融合。
三、业务与财务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性财务人员缺乏。由于在传统的会计教育中,核心课程都是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虽然也有涉及到管理系统的运用,但总体对财会人员要求不高,加上长期以来财务部门与业务分开且部门联系不紧密,在工作中往往都是以核算为重点,相对来说集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的综合性财务人员比较缺乏,不利于业财融合和大数据下的管理会计转型。
(二)管理机制不完善。传统企业为了保证对各部门的有效管理,便于职能划分,将每个部门都相对独立起来,财务与其他部门也缺乏交流,业务活动参与度不高,因此在业财融合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理机制的限制而难以展开。
(三)财务与业务不一致。由于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且各自拥有自己的数据统计体系,相关数据的核算与计量都有不同的方法,且对于业务活动来说,财务数据仅能反映出最后结果,无法具体化业务流程中的数据,不能反映每个流程的经营活动。
四、企业深化业财融合策略的探讨
(一)打造专业化业财融合团队。为更好地贯彻业财融合理念,不仅需要对财务进行专业化分工,如决策管理团队、内部控制团队和事项处理团队等,除此之外还应该转变内部人员固有的思维,不断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并在企业内部宣传业财融合理念,最后还要迎合大数据时代对职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保证其具备相关数据分析能力。“企业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搭建一个实习平台,在提供学生实习机会的同时利用学校的资源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3-4]。
(二)完善管理机制。业财融合作为现代企业发展之路,一个企业能否长久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管理机制是否完善,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各部门要积极沟通,在业财融合上以企业长久利益为目标基础寻求切入点,实现点到面的统一。其次,要简化与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如报账等,多沟通交流,保证业务流程在各部门的同步,使得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有效提高风控能力。
(三)建立业财数据库。由于数据时代信息冗杂且呈现碎片化,不利于会计核算,为了更好地挖掘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就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分类各项数据方便调用。同时,作为数据库能够在会计管理过程中提供用于解析、控制过去并谋划未来的参考消息,且要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来保障业财数据库的安全,降低财务风险。
五、总结
通过分析当代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存在问题以及深化策略,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企业在进行内部财务制度和业务制度之间改革兼容提供一定的参考,不仅是符合未来经济加科技的趋势,且为以后应对新经济形势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柳安娜.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业财融合的若干思考[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 (5): 178-179.
[2] 石海燕. 大数据时代企业业财融合方式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 (13): 161-162.
[3] 刘进.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业财融合路径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20, 2214(18): 71-72.
[4] 肖博雯,张昌文,刘怡婷. “大数据”背景下的业财融合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商论, 2020(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