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才
在“浪漫之都”巴黎,有这样一所大学,它不仅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还是牛津、剑桥等著名大学建校的蓝本,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这就是巴黎大学。
产生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是法国大学的代表,也是现代大学的根,历史悠久,享誉盛名。该校几乎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同时成立,并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数百年声名显赫的历史使巴黎大学成为法兰西民族的荣耀,被称为“传播法兰西精神最活跃的发源地”。
作为当年的新生事物,巴黎大学的创立是在缓慢、自发的背景下进行的。虽然它的知名度可能没有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那样高,但对后世大学的影响十分深远。事实上,现代大学的各种学术组织和机构以及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办学理念均根植于巴黎大学。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遍布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其实就是在履行学校的教育功能。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拉丁区的巴黎大学,其前身初创于9世纪末期,最初是在原来的巴黎圣母院和其他教会学校的基础上兴建的,由天主教学校讨论哲学和神学问题的教师行会发展而来。中世纪是行会盛行的时代,为了更好地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限制作斗争,保持并扩大自己在学术上和组织上的自主权(如开课自由、垄断学位授予权等),巴黎的师生们逐步结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组织—巴黎师生联合会,这便是巴黎大学的雏形。1180年,这所学校正式获得法国国王路易七世所授予的“大学”称号。
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承认巴黎大学的教师协会具有合法的牧師资格。1208年,罗马天主教教宗颁发特权敕令,给予其独立的司法权。这意味着,学校获得了当时社会的承认;所以,这一敕令也被认为是巴黎大学正式建立的标志。更重要的是,1231年,当时的罗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九世承认了巴黎大学的合法性。
至此,巴黎大学的雏形完全摆脱了教会和政府的监控,作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团体正式成立,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1257年,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神学院”创办,可以授予“神学博士”学位,只有获得学位的人才有资格任教或担任神职人员,直到这时候,它才具有了大学的属性。
虽然巴黎大学选择以1200年为其诞生之年;但实际上,它建立的时间应该更早,大概是在11世纪末就建立起来了,最晚也不会超过12世纪上半叶。当时,来自外地的学生组成了同乡会(亦名民族团),以便能够相互帮助并维护各自的利益。这些同乡会后来被分列为4个国家—法兰斯、诺曼底、英格兰、皮卡尔迪。与此同时,教师们以学科为核心组建了4所学院—文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其中,文学院是初级学院,学生们在那里主要学习基本内容,经过文学院培养之后,他们才能够进入另外3所学院学习。在上述4所学院中,神学院的地位最高,以至于学院所在地曾经几乎成为学校的代名词。那时,巴黎大学的管理机构可以描述如下:每个同乡会选举出1名会长;4所学院各自选举出自己的学监—相当于如今的学院院长;从4名会长中选出1名校长,争取和维护大学特权。发展到此种状况,巴黎大学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大学结构,变成了真正的大学。在中世纪时代,这种管理结构算得上非常完善。
不久,神学院就开始授予学生神学博士学位;只有获得相应的学位,才能有资格被任命为神职人员。由于考试非常严格,神学院所授予的学位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极高,学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一直深受亚里士多德博雅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必修神学外,还要学习文法、逻辑、修辞、几何、音乐和天文等7门神学以外的课程。此外,学校还设置了形而上学、伦理学、数学、自然史等科目,基本上涵盖了当时通识教育的全部内容。
1261年,“巴黎大学”一词被正式作为校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回望欧洲各大学的发展,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在其中看到巴黎大学的影子,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牛津大学是由从巴黎大学回来的师生于1167年建立的,其管理制度便参考和借鉴了巴黎大学。此外,巴黎大学的机构和管理模式被欧洲众多院校所仿效,法律、神学、艺术、医学等专业最早都出自于巴黎大学,并且这一格局制度一直延续到1968年左右,直到高校改革大规模开展之后,才逐步改变。
在13世纪末到14世纪初,巴黎大学成为基督教世界最著名的教学中心,主要是神学教学中心,作为当时学术思想最活跃、影响最大的一所大学,有学者认为,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 没有一个教育机构能和巴黎大学所产生的影响相比拟。在3个世纪里,它不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量学子,而且招来了阿伯拉尔、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大阿尔伯特、布拉班特的西格尔、托马斯·阿奎那、波纳文图拉、罗杰·培根、邓斯·司各脱、威廉·奥卡姆等伟大的学者,几乎构成了1100—1400年之间的哲学史。
大学的发展很难脱离现实,巴黎大学也一样,它的历史是随着法国历史一起演变的。
早期的巴黎大学拥有文学、法学、神学和医学四所学院。在当时,这可以称得上包罗万象。不过,在文艺复兴时期,巴黎大学站在保守势力一边,反对人文思想,迫害人文主义者,扮演了消极的角色,导致这一时期的巴黎大学毫无生气,哲学和近代科学更是停滞不前。17世纪初,曾在国王路易十三世统治时期担任宰相长达18年之久的红衣主教黎世留出任巴黎大学校长。他亲自主持了巴黎大学自建校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重建工程,在该校的校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1626年,黎世留委托著名建筑师雅克·勒梅尔西埃负责学校重建工程的设计。重建后的索邦神学院教堂是巴黎大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那些古老的建筑、挺拔的大树、平整的草坪、知名学者的名言碑刻,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激烈的竞争氛围以及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等比比皆是,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令人遗憾的是,经过重建的大学只是在外观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变,整个巴黎大学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仍处于中世纪神权的桎梏之下,除神学院以外,其他学院的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此时,艺术学院的教育开始出现新科学、历史和地理等新的内容,教师开始传授植物学、解剖学、绘画、雕刻和建筑等知识。但在当时,这些新学科仅仅是艺术学院的一门或几门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带有浓厚的经院式特征。
受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代表着神学和哲学的巴黎大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791年,为打倒旧制度与教会势力,巴黎大学的法人资格被取消;1792年,巴黎大学神学院被撤去;巴黎大学也在1793年被随后建立的专业学校(医学校与法学校)代替;直到1806年拿破仑创办帝国大学后,巴黎大学才得以恢复。
恢复后的巴黎大学进行了改革,新增了一些专业,自然和社会科学慢慢得到发展。在19世纪现代科学兴起之后,学校不断增加新的学科与门类。1881年,法国政府与巴黎市政府共同投资扩建巴黎大学,这次重建是巴黎大学进入现代化的重大标志。几经起落的巴黎大学,直到此时,才真正成为了一所现代化的高等学府。
大师,或称学术导师,或为艺术领域的灵魂,或为管理的标杆。一所优秀的大学必然涌现过大量的大师,巴黎大学也不例外。在跌宕的历史长河中,巴黎大学培养了无数杰出人物,堪称世界人才的摇篮。
早期有以讲授雄辩术和逻辑著称的经院哲学创始人阿伯拉尔,有1239—1247年间在此执教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罗杰·培根,3次在巴黎大学执教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宗教改革家、神学家、创建了加尔文主义的加尔文,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经在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的罗曼·罗兰,等等。此外,还有法国著名的外科医生亨利·德·蒙蒂威尔,他曾是法国国王菲力浦四世和路易十世的外科医生。当然,也少不了文学家,如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法国诗人皮埃尔·德·龙萨,法国中世纪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市民抒情诗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朗索瓦·维庸等。说到龙萨的名字,你也許感到陌生,但对于他的诗作《当你老了》,你一定知道。
更加著名的还有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戏剧家、作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狄德罗;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拉瓦锡,他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他于1847年在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还有居里夫妇……
其中,仅诺贝尔奖得主就包括:玛丽·居里,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皮埃尔·居里,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布里埃尔·李普曼,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让·佩兰,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路易-维克多-皮埃尔-雷蒙,第七代德布罗意公爵,法国理论物理学家,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伊雷娜·约里奥-居里,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还有乔治·冈圭朗,这位法国哲学家、生物史学家、科学史家曾于1983年荣获科学史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乔治·萨顿奖章。
除了德尼·狄德罗之外,哲学家让·伊波利特、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让·卡瓦耶斯、加斯东·巴什拉、吉尔伯特·西蒙栋……也都与巴黎大学有过不解之缘。
其他学科的科学家同样星光熠熠,如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法国数学家、天体力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儒尔斯·亨利·庞加莱,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的雅克·拉康。
巴黎大学的其他著名校友包括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波伏娃,人类学家、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等。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与化学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并因此成为唯一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她于1891年考入巴黎大学;1893年,以物理学第一名成绩获巴黎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次年,又以数学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巴黎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03年,荣获博士学位;1906年,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居里夫人是放射化学与放射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她发现并分离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居里夫人还把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用于医学,开创了放射性治疗的先河,从而拯救了千百万癌症患者的生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