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刘红伟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从改造任务、组织实施机制、出资机制等方面明确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图”。强调要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是国务院首次就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出台专门文件。
《意见》为老旧小区改造列出了时间表:2020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目前进展如何?资金从哪儿来?下一步将怎样推进?在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对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作出了解答。
城镇老旧小区是指城市或县城(城关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有利于推动惠民生、扩内需,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意见》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合理界定本地区改造对象范围,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
为什么选定这些小区进行改造?黄艳介绍,经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查摸底,全国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大概是22万个,涉及居民近3900万户。其中,今年改造计划已经明确——经过各省级人民政府的确认上报,2020年全国计划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大概是3.9万个,涉及居民将近700万户。“十四五”期间全国大概可以再改造3500万户,在“十四五”末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
黄艳表示,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主要以公房和房改房为主,小区普遍没有物业管理,而且年久失养、失修、失管,保养程度较差,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较其他小区更加突出,小区老百姓改造的愿望更加强烈。
黄艳同时表示,受疫情影响,截至5月底,今年新开工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约为年度任务量的20%左右,但进入6月后新开工项目快速增加,截至6月底,已经达到40%以上。
目前,全国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涉及居民上亿人,情况各异,任务繁重。面对量大面广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各地该怎么做?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以社区为主战场,以居民为主体开展的一项工作。黄艳说:“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要坚持居民自愿、尊重居民意愿,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改得好不好?要由居民来评价。改后怎么管?仍要引导居民协商确定。”
《意见》要求,改造内容可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各地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清单、标准。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黄艳说,划分这3类主要是依据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居民的具体需求来划分的。在实践中,应该结合供给侧改革,补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给居民提供“菜单式”选择。
“基础类是涉及居民基本居住条件和居住安全、日常生活保障的基本设施。”黄艳说,对此要求应改尽改,并且尽量要求一次性改到位,避免短期内反复改造、多次扰民。
完善类主要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改造内容,包括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
提升类主要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改造内容,包括养老、托育、卫生防疫、助餐、家政保洁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黄艳强调,本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是“从上往下”的指令性工程,而是“从下往上”地生成改造项目,老旧小区居民同意改造后经地方上报申请才纳入改造范围。
《意见》明确,要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如果出现居民出资意愿不强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黄艳说,“老旧小区改造其实是一个解决老百姓最切实的生活条件的惠民工程,光靠政府财政投入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提出由政府、居民、社会力量几方共担。”
基础类改造由中央补助以及各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完善类则根据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提升类更要求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的投资,通过设计、改造、运营给予一定补助和支持,更多依靠社会专业化的服务和投入来解决。
黄艳表示,涉及的居民出资主要在完善类中,如电梯改造。《意见》明确支持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这能减轻居民出资部分的筹资压力,帮助更多居民改善居住条件。
针对居民出资意愿不强的问题,黄艳说,真正让老百姓直接出费用的部分,除了电梯,其他都是间接的。比如,停车场改造以后,居民如果使用,会按天、按月付费,支持停车场的改造、维护和建设费用。另外,可以让居民让渡一些共有的公共空间和资源,用来养老、食堂、抚幼等。所以,居民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出资的,不见得只有一个出钱的方式”。
住建部副部长黄艳(主席台左二)解答老旧小区改造热点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条块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专门工作机制。
黄艳说,政府方面需要制度创新,在工作推动过程中,需要构建特别有力的工作机制,这是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基本条件。此外,还要有社区层面的动员组织机制,不能是从上往下的指令性工程,而应该是自下而上的项目生成。上下结合的机制也考验地方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社会力量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尤其是在提升类的改造项目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很多项目本身投入资金时间比较集中,资金回收周期较长,很多社会力量或者社会资本在投资的时候可能会有所顾虑。如何更好地推动社会力量持续参与其中,成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持续推动的关键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黄艳说,根据试点经验,有很多民营企业,包括国企,对老旧小区改造非常感兴趣。“这是城市发展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城市建设已经从粗放扩张类转到内涵提质类,今后很多工作要转移到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上。” 比如说养老、抚幼、商业、菜市场,不仅需要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还真的需要长线投资进行保障。不像过去房地产开发,一年或两年就可以回收成本,这一过程可能要到10年和15年。
黄艳同时表示,本次制定的《意见》里面有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对于使用空间,一定要让它有预期,就是在回收期内,为其提供一个预期的稳定保障。市场主体对此也非常感兴趣,积极地探索改造和服务模式,这是非常关键的。
对于今年的改造目标,黄艳表示,进入6月后,大部分地区进入施工黄金期,老旧小区改造明显加快进度。“根据各地上报汇总的情况,在6月底,老旧小区改造已经启动了将近50%的工程。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今年能够顺利完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