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国
(江苏渔乐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300)
六月河蟹“三壳”陆续开始,同时六月长江流域迎来梅雨季节,池塘管理特别是水质调控、水草管控、蜕壳阶段管理等更是进入一个关键期,具体管理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水体浑浊,根据诱发原因及时针对性调节 ①水体枝角类、桡足类等虫害多的,非蜕壳期可酌情用药物杀灭;②野杂鱼多的,可使用药饵杀灭;③底热、返底引发的水浑,多使用氧化增氧底改或者硫代硫酸钠消除底热现象;④定期使用EM菌及光合细菌净化水质;⑤注重碳肥及底栖硅藻的定向补充,培植优良藻相,防控蓝藻、甲藻等有害藻类的暴发。
2.水浓、水绿的处理方案 ①适当换水;②加大底质改良力度,特别是杀虫、消毒过后水浓、水绿的,更要注意改底工作,多使用强氧化剂底改,如高铁酸盐、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③多使用芽孢杆菌净化水质,抑制单一藻类的过度繁殖,提升水体透明度。
3.水清、草好、pH高的处理方案 ①伊乐藻长势过旺的要及时打头,减缓水草长势;②定期使用乳酸菌,缓冲水体pH,还可诱食、开胃、助消化,降低河蟹肠炎及肝胰脏病变的发生率;③注重碳肥及有益藻类的定向补充,稳定水质,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
4.水质较好的塘口维护要点 ①注重生物制剂的定期使用(如EM菌、光合菌、芽孢杆菌等),调节、净化水质;②注重碳肥及底栖硅藻的定向补充,稳定水质,保持优良藻相;③加强底质改良,降解底部有机质,减少耗氧;④加大水草养护力度,提升水草净化能力。
1.伊乐藻管理 ①注重伊乐藻根部变化,定期改底并使用壮根肥促进伊乐藻白根生长,最大程度保证伊乐藻扎根牢固,减少漂浮;②伊乐藻长势过度的,及时打头,同时注意壮根;③伊乐藻过密的要及时拉草,稀疏密度,同时注意壮根及相关营养补充;④环沟深水区的伊乐藻根据温度变化及水草长势可酌情拉除,以免腐烂而败坏水质。
2.苦草及轮叶黑藻的管理 ①防虫害,尤其是摇蚊幼虫、螟虫等,一旦其出现,可酌情使用药物杀灭;②注意壮根,特别是随着池塘水位的不断提升,苦草(水韭菜)有带根漂浮现象的多是由于扎根不牢所致;③防夹草,随着坂田围网的逐步拆除,河蟹随之也会进入坂田,很容易由于应激、缺料、缺乏维生素、缺氧等原因引发夹草,要及时针对不同诱发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以免坂田水草的大量损耗。
1.溶氧管理放第一位 ①蜕壳期如遇低压、阴雨等恶劣天气,增氧设备一定要早开、多开;②定期使用氧化增氧底改,如高铁酸盐类,降解底部有机质,提升底部溶氧;③定向补充底栖硅藻,一方面提升水体矿化度,促进河蟹蜕壳、硬壳,另一方面底栖硅藻在底部进行光合作用,对于底部溶氧的提升也具有显著作用。
2.注重钙质的科学补充 ①蜕壳前期注重内源钙质(如乳化钙等)的补充,促进河蟹蜕壳;②蜕壳中期注重外源钙质(如液体离子钙)的补充,加速河蟹硬壳,减少软壳损伤;③补钙过程中也要重视电解多维的合理应用,抗应激,促进钙磷的有效吸收利用。
3.做好有害菌的防控 “三壳”蜕壳期及梅雨阶段阴雨天气较多时一定要重视有害菌的防控,7~10天使用1次生物消毒产品(如弧菌抗菌肽等),以降低软壳伤亡、甲壳溃疡、黑鳃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