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菀,余惠琴,孙停瑞,叶碧容,林 梅,黄桂花
(厦门医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2],首次提到了“书证融通”的概念。书证融通是将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无论在外延还是内涵上都是对原有的“课证融通”制度的质的提升[3-4]。我院作为“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逐步推进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具有护理专业能力和老年照护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式人才培养方案。目前,社会对高素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5],如何将基础护理学课程内容和老年照护服务行业标准、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衔接,切实提高学生老年照护各项技能,成为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探索实施基于“1+X”证书制度的基础护理学书证融通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9年9—12月,在我院2018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3个大教学班中,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两个大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将1、2班设为实验组,3、4班设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护理学导论等已学专业课程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具有可比性。
基础护理学课程于第三学期开课,授课内容为1~9章,共72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训44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书证融通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课前准备(1)制定《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学历教育方案》。将老年照护工作任务与基础护理学课程衔接,制定免修、强化、补修、能力转化4个项目的融入方案,目标是在学历教育基础上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对应基础护理学1~9章教学内容,确定免修项目为终末消毒、呕吐时帮助变换体位、轮椅转运、平车转运、助行器使用、安全保护运用、口腔清洁、头发清洁与梳理、身体清洁、压疮预防、衣物更换、床上用品更换、如厕帮助、便器使用帮助、睡眠障碍照料、体温测量,强化项目为职业防范与压力应对,本学期教学内容未涉及补修和能力转化项目。
(2)师资培训。实验组授课教师包括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校内专任教师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行业专家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在相关行业工作5年以上,均参加了“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学研修班”和“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考评员培训班”学习,并获得老年照护师资证书及考评员证书。教师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探索如何参照李小寒、尚少梅主编的《基础护理学》教材和《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教材,对本学期教学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融入,按照“适度、够用”原则重组、延伸、拓展教学内容,做到以学历教育为主、职业技能等级考证为辅,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
1.2.2 教学实施(1)课前:首次授课前向学生介绍国家养老相关政策和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使他们理解“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政策、标准并乐于参与。将学生分为10组,每组6~7人,自主选出组长1人。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预习,要求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习通平台发布的案例和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析老年人存在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以及提供照护服务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点,并根据李克特五点评分法给出安全风险评价系数的α值。
(2)课中:免修项目覆盖了老年照护知识点和技能点,为避免重复教学,课堂上仅增加相关老年照护风险排查、安全风险点讲解及老年人沟通技巧培训。强化项目为职业防范与压力应对,在“病人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这一章节已有涉及,课堂上从老年照护的特殊性及侧重点方面,分析实际工作中照护人员的压力状况、潜在的体力操作以及工作场所暴露、感染等职业风险,同时融入照护质量控制、职业暴露处理制度等内容讲解,结合Watson关怀理论帮助学生宣泄负向情绪,培养正向情感,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提高应对心理压力能力。此外,课堂教学中还融入职业素质与能力认知、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等相关人文知识,设计老年人情绪低落、急躁、计较、敏感、悲观、小气、固执、无助等场景,训练换位思考技巧,让学生明白不仅要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生活照护,还要提供精神上的、文化上的、情感上的服务,满足其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这些人文知识的融入,学生学会了真正接纳、理解、尊重、关心老年人,最终达到将老年照护知识与基础护理知识融为一体的目的。
(3)课后:课后作业采用“两项操作项目+一项心理应对案例”形式,如“床上使用便器、穿脱衣训练+急躁老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并拍摄视频群内共享,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学会合作学习并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定期在学习通平台上更新老年照护相关教学资源和讨论话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后在线测试。
1.3.1 课程成绩 课程成绩由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技能操作成绩占35%,期末理论成绩占35%。平时考试及期末理论考试均从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卷,两组使用同一份试卷在同一时间闭卷考试并流水阅卷。技能操作考核两组在同一时间现场随机抽签决定考核项目,技能操作考核教师和考核标准一致,每位考核教师固定监考一个操作项目。
1.3.2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评价 使用王章安[6]编制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Geriatric Nursing Competency Inventory,GNCI)。该量表分为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法律和伦理素质、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领导力、人际关系、教育和指导7个维度48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法,4分为“非常有能力”,3分为“有足够的能力”,2分为“比较有能力”,1分为“有一点能力”,0分为“没有能力”,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950,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0。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成绩及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得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成绩比较(±s,分)
项目 对照组(n=63)72.46±10.99 81.25±9.63 77.56±6.94实验组(n=63)t值P值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课程总成绩79.51±11.29 84.58±7.69 81.20±6.91 3.550 2.141 2.945 0.001 0.034 0.004
表3 两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得分比较(±s,分)
维度 对照组(n=63)27.25±7.66 11.67±2.33 17.11±4.49 11.33±3.49 21.11±5.49 18.76±4.49 18.46±5.86 122.32±26.22实验组(n=63)t值P值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法律和伦理素质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领导力人际关系教育和指导总分31.78±8.17 13.19±2.61 19.29±4.04 13.19±3.61 23.48±5.38 20.98±4.61 18.35±5.87 140.19±26.48 3.206 3.455 2.857 2.933 2.443 2.740-0.106 3.807 0.002 0.001 0.005 0.004 0.016 0.007 0.915 0.001
目前,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取消了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7],老年照护在我国尚未引起高度重视,专业人才严重紧缺且职业认同感低、社会地位低[8]。老年照护工作的长期性、烦琐性与高度重复性容易使护理人员产生压力性反应和工作倦怠感[9],因此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老年照护能力并愿意从事本行业工作的护理人才势在必行。“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确保毕业证书含金量的基础上延伸学习,进而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利于就业本领的培养[10]。我们在不加负的前提下进行书证融通,将《基础护理学》教材和《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教材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有效衔接融合,提升了课程设置效率,满足了护理岗位能力需求,也考虑到了学生多方向职业能力发展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就业本领,促进了职业生涯的发展,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课程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书证融通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老年照护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升了职业认同度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了解到老年照护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照料,而是要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实现职业理想。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指护士对老年人实施护理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法律、伦理等基本知识[11]。为了能更好地照护老年人,提高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非常有必要[12]。但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员培养质量不容乐观,多注重技能操作,缺少心理护理、沟通交流、职业素养、安全风险等教育[13],无法满足老年人照护需求。因此,提高老年照护人员的沟通、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健康教育、团队合作等核心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总分和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法律和伦理素质、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领导力、人际关系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和指导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书证融通教学模式将基础护理学课前、课中、课后的要求和《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教材的知识点、技能点相融合,使枯燥的教学生动化、场景化,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提高了沟通合作、独立判断并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了法律意识,从而提升了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两组教育和指导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学生均为在校生,临床经验不足,在发现老年护理领域新的学习需求、对新从业者进行规范有效的入门指导等方面能力较差。
书证融通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就业本领、提高学习成绩和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对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评价仅追踪到课程结束后,缺乏长期评价。在后续研究中,可以了解其他主体对学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评价,进一步论证书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确保“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