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硕
猪丹毒是猪的一种传染病,致病菌为猪丹毒杆菌,其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常伴有皮肤菱形损害,或为慢性型,以非化脓性关节炎及增生性心内膜炎为特征。该病遍及全世界,在很多国家由于本病所致的死亡及因关节炎使猪的酮体贬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此病难以防制和扑灭,所以对该病进行积极防制的具有重要意义。
1发病机理
在所有的受染动物,猪丹毒杆菌都是首先侵入血流,随后依赖于一些尚未确定的因素,或发展成为一种急性败血症,或成为菌血症使细菌定位于一些器官或关节。若并发病毒性感染特别是猪瘟时,可以增加宿主对丹毒的感受性。慢性型猪丹毒,细菌很可能是在菌血症发作之后即常定位于皮肤、关节及心瓣膜上。在关节,其最初的损害是滑液增加,滑膜充血,经数周后即出现滑膜的绒毛增生,关节囊增厚以及局部淋巴结增大。关于猪的关节损害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猪丹毒杆菌原发感染所致,还是由于对此菌或对其他抗原的超敏感性所引起,在这一问题上尚存在着争论。现时的意见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前者,然而对持续存在于关节部位的抗原免疫反应也可增进其损害。
2临床病理表现及诊断
若皮肤上表现有菱形损害则具有诊断意义,在猪的其他败血性疾病,其腹部常见有范围更广的弥漫性紫色水肿。有些观察者报告,在全身有大的瘀血斑,但是有些病例只发现有较小的瘀血点,这在肾包膜下面、胸膜及腹膜上最易看到。胃的静脉梗塞伴随有肠系膜淋巴结的肿胀出血,肺和肝有充血。脾和肾可出现梗塞。从血液及组织中可以分离出猪丹毒杆菌。
检验急性型病猪血液抹片尤其是在白细胞内可见有丹毒杆菌,但要作为一种诊断方法,血液培养则较易成功。慢性型病例在其菌血症期间反复验血,可增加检出菌的机会。细菌的最后鉴定,需进行小白鼠或鸽子的接种试验以及用抗丹毒血清在这些动物上作保护试验。在急性型的早期,先是白细胞增多,继而白细胞减少而单核细胞增多。与猪瘟比较,其白细胞的减少是中度的(白细胞的总数至多减少40%)。单核细胞的增多却十分明显,可增加5~10倍(由正常值2.5%~4.5%升高至25%)。猪丹毒杆菌凝集试验的诊断价值尚不清楚,其用作群体的诊断似乎满意,但用于患猪个体特别是临床上正常的带菌猪则不甚准确,可使用一种较为准确的补体结合试验。
3防制措施
应当采取一般的卫生措施,对临床病猪应迅速处理。对所有引进的猪应进行隔离,检查其有无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的症状。凡死于本病的动物皆应彻底焚毁,以免污染环境。虽然彻底清洁畜舍并使用强消毒溶液都是适宜的,但这些办法未必完全奏效。每当围栏地或运动场遭受污染时,其土壤应及时耕翻。建立在未发生过此病土地上的无特定病原的养猪场可在数年内保持无临床上的猪丹毒。然而,由于有该菌传入的高度危险,还是按常规接种菌苗为宜。
由于本病难以扑灭,因此常用生物学预防方法。可用的免疫剂包括高免血清和菌苗。
抗丹毒血清:在本病暴发期间,对密切接触过病猪的猪依据年龄酌情注射抗血清5~20毫升,可获得1~2周的保护。本病流行地区猪群内的吃奶仔猪,应在1周龄内即注射抗血清10毫升,隔月注射1次,直至能自动免疫为止。若其母猪未曾接种过菌苗,则其吃奶仔猪最早可在6周龄时行自动免疫。重复注射马源抗血清可引起过敏反应。
預防接种:对猪丹毒尚无理想有效的菌苗。血清同步接种的方法现已大多被用菌苗所代替。菌苗可使用细菌的溶解产物或吸附制剂,或使用减毒的或无毒的活菌苗,这些菌苗或口服或注射。许多国家鉴于所用的菌株的毒力有变异的危险,且有扩散传染的可能性,因而禁用活菌苗。
在这些菌苗中没有一种只接种一次就能产生终身的保护,接种后的实际免疫持续期大有差异。对猪丹毒菌苗的效力作实验性的评价颇有困难。菌株在免疫原性上的不同以及宿主由于先天的及后天获得的诸多因素对接种应答的差异,这些都影响到对菌苗的评价。攻毒用的毒株的毒力和攻毒方法的差异也影响到对菌苗的评价。曾观察到在有关因素相似的情况下,田问使用这些菌苗的效果也有差异。幼龄仔猪对接种菌苗的应答可受到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的明显影响。由标准菌苗所产生的免疫也并非对所有的菌株都同样有效。尽管如此,这些菌苗在田间情况下还是有价值的免疫制剂。
6~10周龄的仔猪接种一次菌苗后便足以提供保护至上市年龄,然而在2~4周后再进行一次加强接种是可取的。在产仔前常规进行菌苗接种的猪群中,由于其仔猪可从母体获得持续性的被动免疫,因此有效的自动免疫的接种可延迟至10~12周龄时进行。
猪群中的后备母猪及成年猪也应预防接种。多种菌苗都是有效的,有研究资料认为接种菌苗能提供近6个月的免疫。母猪每年应接种两次,最好是在产仔前3~6周接种,这样也可对幼龄哺乳仔猪提供明显的保护以防猪丹毒败血型的发生。若有可能应保持封闭式猪群。菌苗注射在耳后或在腋、肋部的皮下,注射的部位常有反应,注射菌苗后可能先发生肿胀,随后形成结节,偶而形成脓肿,而改进的活菌苗也可引起注射部位皮内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