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雅 马晓丽
沧州市是河北省乃至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也是河北省政府确定的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地下水超采带来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缺水上升为生态问题、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沧州市降水量的80%集中在汛期,境内河道纵横,坑塘众多,加之旱季的浅层地下水埋藏较深,有较大的地下调蓄库容,可以利用雨洪资源回补地下水。沧州市东光县每年开采深层地下水约3200万m3,属于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境内沟渠纵横,坑塘密布,又有古河道区,水文地质条件适中,是开展地下水回补的理想地区,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十分重视雨洪资源的利用工作,故选定东光县做为典型区。
1.1.1 本地降雨形成的地表水资源量
东光县不同频率降水形成径流量详见表1。
1.1.2 上游来水量
2012 年南运河来水量为0.8334亿m3,主要集中在 7、8、9 三个月。进入东光县境内时流量已经很小。漳卫新河庆云站径流量为6.194亿m3,从来水过程可以看出,漳卫新河全年都有来水,但主要集中在 7、8、9三个月,1、2月份次之。
1.1.3 可拦蓄量
漳卫新河P=50%频率的入境洪水量是4.41亿m3,鉴于当地水资源短缺现状,综合考虑河道生态需水和下游用水,将入境量的40%进行拦蓄,可拦蓄量为1.764亿m3,该河为山东和河北的界河,东光县按1/2的使用权考虑,东光县的可拦蓄量为0.882亿m3。
东光县在频率P=50%的典型年降水产生的总径流量为3917万m3,可利用量为1567万m3;漳卫新河P=50%频率时的洪水量为8820万m3;可利用量为 4410万 m3。
2.1.1 浅层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区内有2条自西南至东北方向分布的古河道沉积,其含水层颗粒相对较粗,富水性较好。总面积为91km2,底板埋深30m左右,岩性以细砂和粉砂为主,溶解性总固体在0.2~1.0g/L左右,为淡水区。是地下水回补的理想区域。
2.1.2 浅层地下可调节库容分析
地下水库可调蓄库容采用均衡法,Vrs=S.A.△H
Vrs—地下水可调蓄库,m3;
A—计算面积,91km2;
S—为调蓄层给水度,取0.035;
ΔH—为地下水库调蓄层厚度或最高水位与规划调蓄层底界面的水位差,取5.5m(最高水位为汛期的0.5m,最低水位是汛前的6.0m);
计算得知,区内古河道区的可调蓄库容为1752万m3,加之其他淡水区水的可调蓄库容,可见,区内浅层地下含水层有足够的库容。
2.1.3 浅层地下水回补技术分析
一是地表入渗。地表入渗主要是通过透水面将雨水渗入土壤。透水面主要包括农田、干涸河道、河滩等入渗条件较好的地面。地表入渗适宜于水流速度缓慢、来水较为平稳、平坦的地区。
二是坑塘入渗补给。坑塘入渗补给要求坑塘底部具有较好的入渗条件,适用于水流较急、流量较大或砾石层接近地面的地区。坑塘入渗补给具有补给水量大、方法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
表1 东光县不同频率降水形成径流量计算表
图1 回补承压水模式示意图
图2 深井自身回灌示意图
三是水平辐射井补给。辐射井较一般渗井入渗能力可提高3~5倍。缺点是造价较高,尤其是透水层或含水层在离地面较深时。
以上浅层地下水回补技术比较成熟,可在东光县的古河道地区进行应用,在东光县利用雨洪水回补浅层地下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1.4 水源、水质的可行性
至2020规划水平年,东光县P=50%频率的雨水可利用量为1567万m3,洪水可利用量为 4410万 m3,这两部分水主要是用于农业和生态,届时,引黄水量为1200万m3,中水量为1000万m3,随着南水北调通水,黄河水将用于农业,农业和生态的可供水量为8177万m3,而规划水平年50%频率时农业和生态的需水量为7798万m3,这样可将多余的雨洪资源量以用来回补浅层地下水。由此认为雨洪水回补浅层地下水在水量上是可行的。
东光县浅层地下水埋藏浅,直接接受降水补给,即使不进行人工回补,地表水也会自然入渗到浅层地下,二者联系密切,水质差别较小,均受到中到重度污染,污染指标主要为氨氮等,鉴于地表水污染较重,回补到浅层地下水易造成二次污染,应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加大地表水污染治理力度,改善水质,避免或减轻对浅层地下水造成的二次污染。
典型区的目标层和超采层主要是第III、IV承压含水组,底板埋深450m左右。
承压含水层的回补技术主要可分为无压回补和加压回补,主要有井内注入回灌、深浅机井联动回灌、深井自身回灌、加压式回灌等。
2.2.1 井内注入
利用水的自身重力,将达标水源注入到目标含水层的井中,达到回补承压地下水的作用。
2.2.2 利用深、浅机井引取雨洪资源回灌
主要是充分利用坑塘、洼淀、河道、沟渠、农田、地面拦蓄的地表水,使其渗入到浅层地下含水层,再利用浅井抽取浅层淡水资源回灌到深井中。详见图1。
2.2.3 利用深井自身回补承压水
在下深井井管时,在浅层淡水层处也设置花管,既滤水管,这样将渗入浅层的雨洪资源流入深层,补充深层地下水。详见图2。
2.2.4 加压式人工回补
加压式人工回灌是通过加压泵将回灌水压入深层含水层。一般采用同层加压方式进行,即在回灌过程中将回灌井密封,通过加压向回灌井进行注水。
旱季腾出浅层地下库容,汛期回补,增加了浅层地下水的可开采量,减少了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可实现对深层地下水的压采。
雨洪资源回补浅层地下水,改善了浅层地下水水质,增加了水资源可利用量,从而减少农业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使其得到休养生息,水位逐渐恢复,改善和修复当地生态水环境。
当地浅层地下水咸淡交替,雨洪资源回补到地下,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了水事纠纷,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