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蜀磊 高平堂
〔摘要〕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纲领性文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人类制度的起源和演进的内在逻辑,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基本框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构成、运行及变迁的内在逻辑,并对未来社会制度进行了科学预见,指出了这种制度必将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最终将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创建;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4-0044-05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纲领性文献,第一次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其字里行间都体现和反映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旧制度必然被新制度取代的逻辑。所谓制度是指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机制。那么,制度经济学则是研究制度本身的产生、演变及其与经济活动关系的经济学学科 〔1 〕18。《共产党宣言》从社会基本制度规定性的高度去认识制度本身,深刻分析了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因素,以及对不同制度效率进行了比较,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部深刻解析制度经济学的论著,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构建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期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为解决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一、《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自古希腊时代开始哲学研究以来,不乏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甚至有的哲学家还对其相关原理、范畴和规律进行了较为严密的论证。然而,他们都没有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人类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哲学观的伟大转变,即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创建了崭新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之中,阐明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揭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2 〕66-131。唯物史观是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其原理在《共产党宣言》中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成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制度——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生产力是决定一切制度产生、存在和变迁的基础,制度的每一次变迁也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变化和发展基础之上的 〔3 〕25-3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制度形式的最高体现和集中反映,生产关系决定了制度体系内各种具体制度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的内在趋势。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根本有别于旧制度学派对制度经济学的解释,而且是根本有别于新制度学派对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4 〕153-161。诺斯认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长期制度变革的最有力的论述” 〔5 〕。
其次,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制度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制度性质上的一致性,就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水平,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逻辑。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制度表现上的差异性也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生产力是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存在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它们的合力影响着制度的形成与变迁,从而在世界各国表现出制度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再次,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制度演变中的趋同性进一步说明了生产力是决定制度形态的基础。如资本在对利润无限追逐中,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推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从而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经济融合的步伐,提高了资源配置在世界市场范围内的效率。在此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市场交易规则的趋同性和一致性,大大降低了经济领域的交易成本,而且促使世界各国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调整,制度趋同性也初現端倪。
最后,唯物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基本制度规定性认识的正确之本。不同阶级和不同党派对制度形成和演变认识的差异都反映在其哲学观上,对人类社会认识是否科学都反映在其阶级性上。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既定的制度,即使出现了私有产权在市场交易中的利益冲突,他们也只是对既有的制度进行修补与完善。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其制度形成、演变的规定性认识是建立在具体架构和技术层面的,对制度变迁的动力认识并没有上升到社会基本矛盾的层面上,从而显示出其对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局限性。而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则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发展变化的,制度变迁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
二、《共产党宣言》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及其灭亡的客观规律,搭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6 〕14-24。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还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基本框架的创建作出了以下重大贡献。
第一,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了制度的产生、性质、基本构造,而且还是制度变化的始基,决定了制度变化的方向和制度发展的走势。同时,制度一旦形成,还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当封建社会的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应已经发展起来的生产力时,这种生产关系就阻碍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发展的桎梏,必须被炸毁,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2 〕277。
第二,分析了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阶级是制度变迁的主体。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史,就是制度变迁主体间矛盾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如现代资产阶级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在把旧的生产工具和旧的生产方式彻底变革的同时,还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2 〕274,把传统的家庭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2 〕275。历史发展的逻辑就是这样,推动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最终暴露出来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2 〕278,资产阶级成为社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革命对象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个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2 〕278无产阶级本身是大工业的产物 〔2 〕282,是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为自己培养出自身的掘墓人〔2 〕284,只有无产阶级才是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必然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灭亡。“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 〕284
第三,明确区分了制度变迁的两种不同形式。一方面,在一个社会基本制度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制度变迁往往采取渐进的方式。如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内在规定性借助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不断地“内卷化”地扩张着自身势力,因此,资本积累不仅改变着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阶级结构、阶级力量变化,还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极分化 〔2 〕280,使其制度逐渐走向完善并发展到制度安排所能容纳的阈值。另一方面,当旧的制度安排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必将对其制度安排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任何一个旧制度的统治者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都要作垂死地挣扎。暴力革命则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的变革是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如此。“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2 〕307
第四,指出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最有效的制度安排。统治阶级要建立“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 〔2 〕277的国家制度体系。在社会形态形成和朝代更迭时,暴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在以后的论述中所言: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7 〕。只有暴力才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才能建立起新的国家机器,并维护其统治。
三、《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精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运行和变迁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马克思主義制度经济学。
第一,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构成。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制度规定的基础,并构成其社会制度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就是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取代了封建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确定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其次,生产要素的结合是以资本为纽带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基础。资本对一切生产活动和剩余索取权的完全掌控,表现出资本所有者对价值的追逐是无止境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和地主对使用价值的追逐是有限的,对奴隶和农民的剥削也是有限的。资本所有者比奴隶主和地主在剩余劳动的占有上更加贪婪。再次,企业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为重要的财产组织安排形式,并且建立了严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在这个制度安排下,雇佣工人成为“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的层层监视” 〔2 〕279。这样的企业专制制度无疑是适合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形式,从而创造了比前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最后,在经济交往关系上,将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的商品交换关系普遍化了,并使其成为一切经济联系的基础和纽带。商品交换关系的普遍化,致使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并且进一步发展越出了国界,形成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并不是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但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国际贸易是偶然的、零星的和不正常的,因而就谈不上比较规范的、系统的制度规则。只是在资本主义阶段才发展成一种完备的制度形式,并且将生产社会化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二,论证了资本在制度建立和演变中的作用。资本是能够增殖价值的价值,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和目的。“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2 〕287资本逻辑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历史趋势 〔8 〕107-112。资本逻辑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绝不仅仅限于一国或多国范围之内,它必然要将该制度安排推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并“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2 〕276各个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将被各个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全面依赖所代替。不仅在经济关系上如此,“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 〔2 〕277。总之,一切国家的政治社会关系都必须按照既定的经济关系进行组织和安排,建立起世界性的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并实现全球经济社会政治的一体化。
第三,论证了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决定社会基本制度建立的先决条件,制度的优劣则体现在制度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生产力,集中体现在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上,并按照资本的利益要求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分配领域和消费领域,甚至在政治社会生活领域为自己开拓疆界。为了资本的利益,就必须改变一切不适应资本利益要求的制度供给。只有一切经济社会制度安排都符合资本的本质,为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开辟道路,彻底废除和改变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才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充分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样,劳动者就从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被解放出来,但没有还给劳动者自由,对人的异化是其重要特征,并使劳动力隶属于资本,成为资本的附属物。自由,也仅仅是买卖的自由,买卖一消失,自由的买卖也就会消失 〔2 〕288。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工人被变成了机器单纯的附属品 〔2 〕279。劳动者一手创造出来的生产资料反过来成为奴役劳动者的手段,物支配着人。工场手工业代替了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建立起符合资本要求的企业制度,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工厂制度也不过是其进一步的发展而已。
第四,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效率。制度比较与选择的标准是制度效率,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制度效率的唯一标准。制度效率标准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制度效率标准和微观经济制度效率标准。宏观经济制度效率标准的判断依据就是看该制度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是解决了前一社会形态的低制度效率问题,“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 〕277。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经济危机就像瘟疫一样毁坏着社会生产的产品,破坏着已经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微观经济制度效率标准的判断依据就是劳动时间节约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集中体现在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水平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目标及效率是以损害工人的利益为代价的,二者间是矛盾的 〔1 〕92。无产阶级的利益并没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改进,而在异化中使自己受到的贫困加深了。无产阶级贫困的加深,逐渐成为破坏这种制度的生力军。资本主义一方面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又破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制度能够释放的能量在衰减着。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对经济活动具有的高效率,但否认它具有最高效率 〔4 〕5。他们认为未来社会的制度是更有效率的。“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2 〕293“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 〔2 〕287资本主义制度与未来制度效率的区别就在于,“在资产阶级社会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2 〕287。
第五,论证了制度演进的基本矛盾和影响因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史中,生产与消费间的矛盾表现为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不仅破坏着现有的社会生产力,而且使一切经济活动处于紊乱之中。这种矛盾不仅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周期性的表现出来,而且还被推向了世界范围,将落后国家也卷入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并且在世界范围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又将世界经济拉入这个危机深重的泥潭之中。这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存在条件所有制关系的历史 〔2 〕278。将一国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扩展到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中。
四、《共产党宣言》对未来社会制度进行了初步构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分析考察中,阐述了历史发展的逻辑决定了资本主义必将被更高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在《共产党宣言》这一纲领性文件中,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作了原则性的预见,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制度变迁的主体是深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无产阶级。“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級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 〔2 〕282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才是真正的革命主体。“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 〔2 〕283
第二,在未来社会中,将建立一个根本不同于剥削制度的崭新的制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 〔2 〕307。因此,未来社会就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生产资料所有制,代之的是全社会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只有这样的制度安排才能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第三,在未来社会中,制度所追求的目标只能是“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2 〕293。这不仅体现和反映此时制度对生产力内在规律的适应性,而且也充分反映出对生产力发展的极大推动性。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本途径就是教育。在教育制度上,要“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2 〕294;在教育制度与生产制度的关系上,要“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 〔2 〕294 。
第四,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在劳动制度上要“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2 〕294,每个人必须尽其之力。未来社会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丰富和提高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水平,彻底改变人类历史上人剥削人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这是人类彻底解放和自由的目标,也成为一个制度效率的基本的评判标准。
第五,对未来社会制度的安排必然要消灭资本主义城乡之间对立的鸿沟,改变城乡关系间的不平等关系,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2 〕294,建立新型的城乡统一的制度安排,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第六,在未来社会中,私有制制度下产生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国家将消亡,彻底退出人类历史舞台。人类社会存在的不同阶级和阶级间对立将被消灭,“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 〔2 〕29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 〕294
综上所述,《共产党宣言》不仅是共产党人的纲领性文献,还是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纲领性文献。既然是纲领性文献就不可能对制度经济学进行全面而详尽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在以后的论著中,根据资本主义矛盾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对社会基本制度和制度运行又作了进一步的诠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 考 文 献〕
〔1〕黄少安.制度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林 岗,刘元春,张 宇.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03):25-33.
〔4〕顾钰民.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研究·应用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61-63.
〔6〕王辉龙.《共产党宣言》中的经济学思想〔J〕.经济学家,2013(11):14-2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61.
〔8〕张 峰.《共产党宣言》论资本逻辑及启示〔J〕.甘肃理论学刊,2016(01):107-112.
责任编辑 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