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宜安 刘忠伟
2020年的春季学期对每一所学校来说都是不平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疫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能否有序进行且质量不降低,是对学校干部教师应变能力的考验,也是学校能不能把危机转变为学校发展机会的考验。对于生源薄弱的纯高中校来说,冷静之后我们定出工作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启了网络学习之路。
整体设计,布局发展
面对疫情突然来袭,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能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能不能科学安排学习节奏(进度、难度、量),学校能不能整体设计工作框架和要求。而这一切在师生、干群之间不能见面的情况下实施,信息技术工具的部署、使用和培训就成为一切工作的核心。
1.整体设计,系统要求
学校确定了开展围绕教材阅读、市级“空中课堂”为核心内容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工作任务,制定了边选软件、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实施策略。整体设计方案,制定了《防控期间信息化培训计划》《教师指导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实施计划》《防控常态化的教学计划》等,系统提出要求和实施路径。
2.精选设备和软件
为了防止流量过大造成软件崩溃的现象,我们采取了差异化策略,即每位教师使用一种直播软件和即时通信软件(微信)的策略。直播软件一个年级统一使用一种,不同年级使用不同的软件。为了便于指导和培训教师使用,教学干部尝试7种直播软件之后,确定了腾讯课堂、Classin、小鱼直播为三个年级使用的软件。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手机直播支架,由干部送到小区门口,教师领回。电教老师把支架使用和各种编辑软件使用制成多个微课,在网上辅导。后期,我们又为教师配备了手写板,做到培训及时、设备顺手,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热情。
3.调研学生,精准指导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信息设备情况,我们分成智能手机、电脑、网络、有线电视等类别,对学生信息化环境进行统计,精准掌握每位学生的情况。联系爱心人士为10名家庭困难学生捐献了电脑,为5名困难学生充了流量。把学生遗留在学校的教材按防疫要求送到村口和小区外,保证了学生学习的顺利开展,并开展了村口一米家访。我们对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培训了问卷星软件的使用,每周学校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利用微信深化导师制在特殊时期对学生指导的意义,帮助每一名学生做好锻炼、休息、学习、劳动的时间安排,使得“五育并举”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伴随疫情的发生,各种网络资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经大家研讨,我们制定了以教材为主线,把“空中课堂”作为资源(可作为学习预习材料,也可作为章节总结素材,还可以作为代替老师讲授的学习材料),把其他的资源作为辅助使用,给学生提供一个体系,再补充各种“营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停课不停学”“人人上网课”的要求,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借此机会部署了混合式学习云平台,开发了延庆五中“学生日常行为积分评价系统”,完善了学校内部的信息监控和无线覆盖,为复学后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做了谋篇布局。
着眼于人的发展,搭建展示激励的平台
所有的事都是为了人的需要,也都是由人来干的。特别是网络环境下,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以知识为媒介、借助信息工具实现非面对面的交流。所以,人是第一要素、第一力量,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搭建一個交流的网络平台
经过反复寻找,我们最终确定了企业微信作为学校内部教师会、家长会和学生会的平台。每周一次工作会,进行交流、讲评、部署,既解决时间和空间问题,又灵活方便,成为大家的最爱。通过干部网络听评课,选出网络授课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班主任,进行经验交流,请防控中的先进典型进行事迹介绍,提高了论坛的学术性和激励性。利用这个平台做了家长学校、家长会,极大地方便了家长,获得了师生、家长的肯定。
2.把学校微信公众号做成成就展示和经验交流的平台
防控期间,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延庆五中师生抗击疫情在行动”系列43期、“防控常态化的第五中学”系列17期,全面展示了学校的工作情况、防控的重点任务、师生停课不停学的情况;发布“停课不停学之一班一品”系列15期,系统地展示了每个班级的五育并举,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成就感。现在开始的“使命在肩、文明有我”系列已做了10期。总之,微信公众平台很好地引领了学校的发展,促进了正能量的提升。
3.制定政策及时鼓励和奖励
教师上网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一是上课习惯,备课要充分、语言要精准且有吸引力,这些都是对教师教学新的挑战;二是学生随时提问,老师经常在午夜还要回答学生问题。每天教师都要统计学生情况,做晨午晚检防控日报,对教师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如何激励教师保持工作的热情,我们组织了对班主任和网课教师的慰问和奖励活动,对优秀的案例推荐上报参与市区级评奖。
4.帮助教师总结和反思
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每位老师对网课进行总结和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进行研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干部分组听每位教师的总结和改进计划。教师们把学生网课期间分成主动学习进步巨大者、反复拉扯跟着学习者和人在平台上心已不在的放弃学习者几类,总结出了课前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课上及时提问、课后盯紧作业等具体措施,提出了后面每节课的教学计划和改进要求,设计了每位学生的具体辅导内容和方法,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标准的落实措施。
教育的成果最终还是体现在学生身上
疫情大致可以分为防控临战时期(1月22日至4月13日)、防控常态化时期(4月13日至今)。防控常态化时期又分为网络学习(6月1日前)、返校复课时期。每个时期的防控任务和教育教学任务、要求都不同。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用网络拉近师生的心灵,用交流激发学生上进的热情,一切成果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
距离产生美,过去面对面教学,教师总是怕学生学不会而没完没了地讲解和强调,学生不想学习致使教与学矛盾突出。现在网络学习,上面矛盾产生的背景不存在了,反而一部分学生开始学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平静地听课、看书、交流,获得了一种认知的突破,每个班都有几个自主学习的受益者。当然,那些坚决不学习的学生还是存在的,他们就是返校复课重点辅导的人群。
手机成了师生最忠实的朋友。过去家长和教师最抵制的是学生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一时间手机成为学生“堕落”的罪魁祸首。上网课了,直播课靠它、留作业靠它、交作业靠它、师生沟通靠它、温度统计也靠它,更有甚者几位老师凑钱为用不起流量的学生买流量。看来器物无罪,关键看用它干什么!高三返校后,师生达成了新的默契,进教室把手机放到前面,放学后理直气壮地背在身上,回家还要用它和老师交流,手机再也不是“人人喊打”了。
启动了企业微信的视频会议方式。大家都认为以后家长学校、家长会再也不会成为家长们的负担了。在晚上、在家里就可以把家长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在学校开的家长会更多地是展示会了。
全体师生返校复课又是一个规范学生行为的机会。各年级、各班级利用微信群召开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家长会,要求明确、具体,借助微信群对违规和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加上返校后的严格管理,学生的精神面貌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后疫情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思考
教育信息化做了很长时间,但是推广得并不好,主要原因是资源不适切,智能学习工具不适用、网速不匹配,没有形成体系。当然,面对面学习占用了学生全部时间,在线学习、网络学习需求不多也是主要原因。疫情虽造成了信息化工具大量应用,但是平台重复单一、智能学习工具缺位、缺少课程呈现平台等问题也暴露無遗,后疫情时代信息化何处去依然是难题。
随着5G为主的新基建的深入,网络的通行能力会很快加以解决。资源的录制随着编辑软件的简化而很快普及,把电子课程、智能学习工具和分层互动学习整合在一起,我校部署和使用混合式学习云平台,这些问题都将获得解决。今后,不受时间、空间、学习程度限制的混合式学习必是学校发展的方向。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课题“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编号:CBHA17114)的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