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良好的法治素养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文章从明确作业设计目标、作业内容设计生活化、作业设计类型多样化等方面,对优化作业设计、提高道德与法治作业效能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改善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看法,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作业;效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2-0029-02
研究发现,部分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表现为教师备课随意、教学时照本宣科、对学生课后作业不负责任、缺乏阶段性的评价标准等。即使布置了相应的作业,也很少进行有效的指导与检查,导致学生毫无章法地完成作业,这不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良好的法治素养。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完善作业结构,以作业促进学生的学习。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策略,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能够减轻学生作业量大的压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效率。下面,从明确作业设计目标、作业内容设计生活化、作业设计类型多样化等方面,对优化作业设计、提高道德与法治作业效能进行探讨。
一、明确作业设计目标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时,要明确作业设计目标,紧贴课本内容,紧紧围绕课程改革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而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因此作业设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完整地设置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教学“公民的基本权利”时,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作为公民拥有哪些基本权利,便于学生在未来行使相关权利,保护合法权益不被侵犯。在进行作业内容设计时,要涵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时在形式上选择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如设计“学生在路上走着走着发现马路上有钱包,应不应该捡起来交给警察或等待失主呢”的思考题。这道题紧贴生活实际,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积极思考道德和法律问题。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供大家思考。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让学生在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正确选择。
二、作业内容设计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基本道德观念和法律知识,便于在生活中有效运用。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片面讲解书本知识,很少联系生活事例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完全脱离了学习该课程的真实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时,应该联系现实生活,融入时事政治,让学生及时了解国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另外,在作业中引入时事政治也可以有效改变作业形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
例如,教学“复杂多变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一些时事政治知识。如2019 年2 月 28 日举行的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在介绍中日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的相关进展时表示,中日防务部门为了两国的利益,积极推进双方防务交流合作,正式签署并启动海空联络机制。读完这条新闻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形成书面文字。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看法,为学生讲述中日关系和世界格局,让学生站在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会积极主动地想法完成,由此提升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喜爱度。实践证明,直接为学生布置背诵理论知识方面的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引入时事政治设计讨论型作业,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作业设计类型多样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传统的作业形式相对单一,导致很多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缺乏学习的兴趣,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也消极应对。因此,在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时,教师应该注重作业类型的变化,通过多样化的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要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具有探索性、趣味性、实践性,避免单一的记忆性作业。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影视资料,让学生结合影视资源深入理解课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础概念,并根据视频内容设计评论式的作业,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可以根据相关的教材内容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做到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少年的担当”一课时,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还不成熟,直接学习这部分内容很容易产生无助和迷茫的感觉,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自己提前搜集的《少年当自强》电影片段播放出来,通过这样的视频资源加深学生对国家和责任的理解。当学生融入视频中的故事时,教师趁热打铁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与视频内容写一篇感悟式的评论。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演讲类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让每个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和书本知识写一篇演讲稿,然后在课堂上开展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教师在设置课堂竞赛活动时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物质性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了这样的趣味性作业,学生会逐渐转变以往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消极看法,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愿意花心思、花时间去完成相关作业,而不是以应付的心态机械地完成作业。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内容,优化作业设计结构,有效改善学生的作业效能。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另外,教师还应该设计与作业相匹配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意识,改善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看法,最终实现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薛莉.单元教学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
[2]束燕.初中道德與法治实践性作业的创新设计[J].内蒙古教育,2019(30).
[3]阮国军.道德与法治探究性作业设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7).
[4]林雪城.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校本作业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