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要学习别错过关键期

2020-08-21 09:04姜成惠
父母必读 2020年8期
关键词:颌骨乳牙辅食

姜成惠

吸吮是孩子出生后就有的本能,但是咀嚼却需要后天的训练。如果没有规律地、有计划地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对于宝宝未来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怎样从小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学会嚼,家长要花点心思。

不会嚼,会怎样?

嘴巴偷懒,“肚子”辛苦

常常有家长说,我家孩子从来不好好嚼东西,随便嚼两下就吞下去了。殊不知,这样的孩子,嘴巴偷着了懒,却辛苦了“肚子”。原本口腔作为消化道的“排头兵”,应当负责把食物切碎、磨烂,再输送给胃、小肠等消化系统,如果口腔偷懒,也就等于加重了后面消化系统的负担。

面部发育受影响

嘴巴张开和闭上是靠什么来调控的呢?机关就在于神经支配的颌面部肌肉。充分的咀嚼运动会令面部肌肉不断地收缩、舒张,使面部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有了更好的发育机会。

骨头的发育也需要足够的刺激,充分的刺激可以使制造骨头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促进骨头的发育。有力的咀嚼可以使孩子的颌骨得到充分锻炼,使孩子的面部丰满、漂亮。

如果孩子不会咀嚼,面部的肌肉和颌骨都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发育自然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孩子面部的完美。我们平常看到牙齿掉了的老爷爷、老奶奶的嘴都是瘪瘪的,就是因为他们的牙齿严重缺失,只能吃稀的、软的食物,颌骨得不到足够的刺激,骨头逐渐被吸收,支撑不住嘴唇,嘴巴就瘪下去了。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不会咀嚼不至于使孩子像掉了牙的老爷爷、老奶奶那样癟嘴,但面部肌肉和颌骨因为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确实会影响到孩子的面部发育,使孩子的面部不够立体、饱满。

不能顺利换牙、牙齿不够坚固

现在经常能看到双排牙的孩子,就是恒牙长出来了,乳牙还没有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和孩子的饮食习惯有关,孩子平时吃的食物太软,该“下岗”的乳牙迟迟占据恒牙的位置不“下岗”,导致孩子出现双排牙。如果孩子多啃一些硬的食物,比如苹果、胡萝卜等水果和蔬菜,大部分乳牙都可以自然脱落。可见,咀嚼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换牙的时期。

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吃硬的东西不好消化,孩子吃的饭菜都做得又软又烂,这样一来,孩子越来越不会咀嚼。当牙龈和牙齿不能通过充分咀嚼而得到足够的挤压和锻炼时,牙齿的坚固性就会受到影响,而且牙齿排列也会受到影响。经常咀嚼有硬度的食物,可以让孩子的牙齿得到锻炼,从而生长得更为坚固。

发音不清晰

一些家长因为孩子说话不清楚而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往往会问家长,孩子吃饭是否有偏好,孩子平常吃的食物是不是比较软烂。家长对此会感到疑惑:孩子吃什么和说话有关系吗?其实关系很大。在发音过程中,舌头需要维持一定的形态才能发出准确的发音,而如果某个发音需要舌头维持的形态让孩子感到不舒服,他就会逃避用这个准确的发音方式去说话,取而代之,用一个舌头不用太费劲,但不正确的发音方式去替代。

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我们的舌头就好像搅拌机一样,发挥着搅拌食物的作用,最终将食物拢成食团,输送到下面的消化道里面。在不断搅拌的过程中,舌头需要不断运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变得灵活而有力,当孩子发音需要舌头处于某种形态时就不会感到困难,咀嚼为发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反之,咀嚼不充分的孩子,舌头的运动量不够,灵活性和有力性都达不到正确发音需要的条件,就会出现舌头运动障碍导致的发音问题。

辅食添加期,咀嚼训练的好时机

咀嚼的完成需要舌头、口腔、牙齿、面部肌肉等一起配合,而咀嚼能力需要长时间、经常练习、使用才能提高。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阶段,就是训练孩子咀嚼能力的最好时机,在不同的辅食添加阶段,循序渐进地给孩子提供由细到粗的辅食,积极训练孩子的咀嚼能力,使孩子顺利学会咀嚼。

5个月学习用勺

孩子5个月左右,可以开始用匙喂他喝点水或奶。吸妈妈的乳头或吸奶嘴与用勺是完全不同的进食方式,用勺吃是添加辅食必须采用的方式,可以提前让孩子尝试一下,为顺利添加辅食做好准备。

6个月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

正常情况下,孩子满6个月就可以添加泥糊状食物了。这时候,孩子会尝试着用舌头及口腔的动作将泥糊状食物搅拌、吞咽,不过,这个时候,孩子的口腔动作还不够协调,有时会把食物顶出来或只吃进去少量的食物,家长不要着急,孩子尝试一种新的进食方式需要时间,耐心地多喂几次,孩子就会接受了,而且会吃得越来越熟练。

7~9个月辅食由细到粗、由稀到稠

孩子6个月左右,乳牙开始萌出,开始有咀嚼食物的动作,主动进食的欲望也在增强。这时可以给孩子提供种类更多的辅食,由细到粗,由稀到稠,让孩子慢慢适应向成人食物的过渡。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一些比较硬的食物,让孩子自己拿着啃,比如水果条、手指饼干、面包条等,培养孩子的咀嚼能力,促进牙齿的萌出。

10~12个月吃更粗、更硬的食物

这时孩子的咀嚼能力及口腔动作更加协调了,他会尝试着先咬断食物,再进行简单的咀嚼。这个阶段,可以开始给孩子吃更粗、更硬一些的食物,比如粗面条、条块状的食物。

12~24个月有意识地给孩子吃可以练习咀嚼的食物

食物的质地、大小、外形直接影响孩子下巴、舌头、嘴唇的运动。当口腔的结构随着发育而改变时,孩子开始吃更广泛的食物。孩子1岁以后,可以吃更多种类的食物了,也开始表现出对食物的偏好。就更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吃一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比如小馒头、烙饼等,练习咀嚼。到24个月,孩子的口腔动作更加灵活、细致,可以用舌头舔掉粘在嘴唇上的食物。在吃不同的食物时,孩子会调整张口的大小来适应所咬食物的不同厚度。

咀嚼难题问与答

·孩子不太会嚼,已经形成这种习惯了怎么办?

咀嚼就好像是刷牙等好习惯一样,养成都不容易,需要循序渐进地来。可以将食物做成孩子喜欢的味道,家长在旁边给孩子做咀嚼的示范,吸引孩子尝试咀嚼。在咀嚼难度上,从食物的大小块、软硬程度、一次吃的量上逐渐增加,慢慢帮助孩子学会咀嚼。家长不能心急,特别是对咀嚼比较抵触的孩子,更是要选择孩子状态好的时候进行训练。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值得鼓励的!

·早上时间匆忙,孩子没有嚼的机会怎么办?

如果早上时间比较匆忙,孩子没有太多的时间吃那些有“嚼头”的食物,就可以选择时间比较充裕的晚餐,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让孩子进行咀嚼练习。可以结合咀嚼训练的目的来安排晚餐的菜谱,适当预备一到两种需要多嚼一会儿的菜肴,鼓励孩子尝试。父母的鼓励,对于帮助孩子更加积极地练习咀嚼也是大有裨益的。

·嚼过多硬的食物会不会导致颌骨过度发育?

正常咀嚼状态下,人体为了预防疲劳,会用左右侧的牙齿轮着嚼。左边嚼累了,换右边嚼。右边嚼累了,再换到左边嚼。这样左右交替,就不会造成颌骨异常增大或者是咬肌肥大。但是,有的孩子由于一侧牙齿患有龋齿,吃东西时因为疼痛,就会只用另一侧咀嚼,这就加重了口腔一侧的负担,出现一侧咀嚼肌肥大,造成面部不对称,一边脸大一边脸小。所以,孩子患有龋齿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不能认为乳牙早晚要替换而忽略了乳牙的健康,因为这还不仅仅是牙齿健康那么简单,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口腔整体健康乃至身体健康的方方面面。

编辑|覃静

猜你喜欢
颌骨乳牙辅食
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什么
乳牙
童年
不同矫治时机对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的影响
你知道吗
小孩为什么会掉牙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
尼古丁对大鼠不同部位骨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