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欣,许柏松*,邵立平,张 玉,陈佳琦,赵海坤
(1.常州市生产力发展中心,江苏常州213131;2.常州市科学技术局,江苏常州213022)
产学研合作联盟是由从事校企协同创新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单位,本着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组建的以企业、高校院所为创新主体,市场为导向、政校企资全面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型组织,以实现创新要素互补和资源优势整合,是联盟各成员单位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平台[1]。
为推进校地产学研工作深度融合,掌握常州市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的进展现状和建设成效,2020年5月中旬,常州市科技局联合常州市生产力发展中心,组成了“在常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专题调研组”(以下简称“调研组”),深入在常高校科研一线,对常州市9 家已建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的秘书长单位进行了密集走访,主要调研联盟发展现状、建设成效、存在问题、政策需求、意见建议等方面的情况,寻找联盟建设好经验、好做法,真实倾听在常高校科研工作者对联盟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推动联盟良性健康发展,为打造“联盟2.0 升级版”积累第一手决策资料。经调研组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和精心修改,形成本篇调研报告。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产品迭代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006年1 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首次提出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从此我国产学研合作步入了全新的阶段。
2006 年12 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在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4个领域,组建四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此,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已由各地自发性的探求摸索阶段,上升至具有国家理性发展的战略高度。2008 年12 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2],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试点和推广,政策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和联盟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蓬勃发展,催动各行各业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出现了分行业、分区域等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联盟。目前,按联盟主导模式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企业主导型和高校主导型两种类型。
企业主导型联盟以产业联盟为主要表现形式,联盟建设主体是企业,成员单位以企业为主,高校、科研机构作为参与单位,共同参与联盟建设[3]。产业联盟可分为研发联盟、产业链联盟、技术标准联盟和市场合作联盟等。研发联盟以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产业链联盟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为目标;技术标准联盟以制定产业技术标准为目标;市场合作联盟以市场开发为目标。通过成立产业联盟,实现“抱团创新”,协同推进相关产业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提升国内相关领域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
高校主导型联盟是以高等院校为牵头单位,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联动对接,依托高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4]。目前,常州市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正是以在常高校作为建设主体,依托在常高校的优势学科,对接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挖掘企业创新需求,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常州市产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产学研合作对接,积极推进校院企地协同创新。2018年12月,常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常州市深化在常高校院所与地方产业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常政办发〔2018〕177 号),明确指出,“拓宽在常高校院所与我市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构建形成校院企地创新、利益和发展共同体;实施在常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深化工程,支持在常高校院所与地方、园区、企业、世界名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
2019 年4 月,常州市科技局发布了《2019 年常州市政策引导类计划(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明确以在常高校作为联盟建设项目的申报主体,推动在常高校和地方在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成果转化、招商引智等更深层次的合作。经在常高校申报、项目受理、专家评审、局长办公会审定等程序,常州市科技局正式认定并启动建设了由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在常高校分别作为秘书长单位牵头实施的9个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每个联盟各自围绕常州市不同的产业特色领域,形成一所在常高校牵头、一批科技产业园区、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科技服务机构、一批常州市科技型企业等“五个一”共同参与建立、有效运行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成为常州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桥头堡”和“中继站”。
与此同时,常州市科技局出台了《在常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管理办法(试行)》(常科发〔2019〕87号),进一步明确了以在常高校作为联盟建设主体,对联盟主要任务、组建条件与流程、运行标准、支持方式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文件的出台为全省乃至全国首创,为联盟建设和运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为全面深化在常高校与地方产业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动在常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建设,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联系,常州市科技局围绕碳材料、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空天信息等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布局了9 个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分别是由常州大学牵头建设的常州市先进碳材料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江苏理工学院牵头建设的常州市轨道交通轻量化材料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常州工学院牵头建设的常州市空天信息应用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牵头建设的常州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的常州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的常州市生态纺织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的常州市食药品检验检测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的常州市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的常州市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运行,各联盟已正式组建了以在常高校为牵头单位、科技产业园区为依托、科技型企业为创新主体、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为支撑、科技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联盟成员单位之间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期实现在常高校研发、人才、优势学科与常州产业发展的精准对接。
调研组通过对9 个在常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进行深入走访和面对面交流座谈,发现各联盟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在科研项目争取、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产出、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学科建设、校企对接、品牌创建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总体而言,联盟建设成效可归纳为“四个集聚、两个形成”。
“四个集聚”:一是集聚了科技、教育、发改、工信、财政等政府部门资源。高效服务联盟建设,助推联盟快速发展。二是集聚了一批科技产业园区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园区的辐射作用,带动联盟相关产业做大做强。三是集聚了一批国内外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联盟成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四是集聚了一批优势企业资源。通过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服务联盟内科技型企业,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个形成”:一是形成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以各类项目为主要抓手,突破产业发展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初步形成了一批联盟品牌和特色亮点,为打造“联盟2.0 升级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1 积极争取各类科研项目(纵向项目)
在常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形成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2019年共争取到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25 项,相比2018 年增长29.5%,获资助经费1.3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0.8%。其中2019年国家级项目立项28 项,获资助经费2 562 万元,同比增长146%;省级项目立项105 项,获资助1.01 亿元,同比爆发式增长452.6%;市级项目立项192项,获资助942万元,同比增长158.5%(见表1)。
联盟部分重大科研项目情况如下:
(1)常州市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创新工业设计品牌建设,由学校牵头、联合20多所院校和企业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工业设计资源库项目”,成功获国家教育部立项,资助经费1 000万元。
(2)常州市生态纺织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申报的“纺织服装数字创意公共技术集成平台项目”,获江苏省教育厅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建设立项,省资助经费1 000万元,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配套600万元。
(3)常州市食药品检验检测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由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SGS 公司、江苏佳尔科药业等单位联合申报的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项目——“绿色品质智能检测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获省资助1 000万元,学校配套1 000万元。
(4)常州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申报的“面向云制造的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综合平台项目”,获江苏省教育厅立项,省资助经费1 000万元;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国家工信部批准建设互联网产教研创示范基地,资助经费800 万元,将打造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综合平台,服务长三角地区两化融合人员培训、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及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2.3.2 扎实开展校企联合技术攻关(横向项目)
在常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加强高校院所与企业的产学研深度合作,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技术攻关。2019 年联盟共承担校企联合技术攻关项目734项,相比2018年增长33.7%,合同金额达2.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5.3%。通过一大批技术攻关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常州市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其中,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今创集团深度合作,共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业设计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成功研制出时速350 km/h中国标准动车组风挡系统,系国际首创、示范引领工程,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动“工业企业上云计划”,已完成联盟内55%的企业上云,完成常州市中小微企业上云2 500多家;常州工学院校企合作立足常州、面向江苏、辐射全国,与南京、苏州、无锡、深圳等多家省内外企业广泛开展技术开发,累计合同金额1 716万元。
2.3.3 重视科研成果产出
科研成果是科技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的结晶,是衡量联盟科研竞争能力、综合实力和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指标[5]。2019 年在常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在专利申请、获奖荣誉、人才培养、论文发表等科研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9年联盟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 413 件,相比2018 年增长32.4%,授权发明专利408件,同比增长38.3%;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科学技术奖、教学成果奖、创新创业大赛奖、产学研合作促进奖等各类创新奖励和荣誉29 项,其中国家级6 项、省级16 项、市级7 项,同比增长141.7%;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75名,其中科技副总37名、产业教授38名,同比增长102.7%;发表论文1 770 篇,其中国际论文552篇,国内论文1 218篇。
2.3.4 积极搭建创新研发平台
创新研发平台是企业、高校院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提升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因此,在常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都非常重视创新研发平台的建设工作。据统计,2019年联盟新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类创新研发平台32家,其中国家级平台1 家,省级平台16 家,市级平台15 家,相比2018 年大幅增长357.1%。
表1 联盟争取纵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统计
2.3.5 认真组织校企产学研对接活动
2019年在常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共举办技术交流、校企供需对接、会议论坛、座谈研讨等各类产学研活动326场,其中技术交流113场、供需对接168场、会议论坛45场,相比2018年增长70.7%。活动的举办为校企双方搭建了沟通交流、对接洽谈的有效平台,通过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有效对接,加快产业技术攻关,加强全市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切实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问题和卡脖子难题。
2.4.1 常州市先进碳材料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
在对国内外碳材料发展、产业应用趋势和常州市先进碳材料产业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常州大学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合作共建常州大学西太湖碳材料研究院。研究院将瞄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碳材料与应用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建设成为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三位一体”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培育3~5家有市场发展前景的碳材料科技型公司,同时孵化其他高科技企业20家以上。
2.4.2 常州市空天信息应用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
成立行动领导小组,以新北区薛家镇为试点推进“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2.0 版。学校二级学院按照学科专业特色至少与1 个乡镇街道建立校地合作关系,每两个月与企业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合作洽谈,信息纳入系统平台,实现合作项目的实时互动、及时监测、长期追踪。目前,全校各二级学院已与全市6个辖区及35个镇(街道)、500多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深度合作。同时,积极推进常州工学院与企业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
2.4.3 常州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
作为一所入选“双高建设计划”的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抢抓新发展机遇,投资2.47亿元重点建设“常州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大厦”,旨在搭乘新基建东风,聚合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提供协同设计、生产优化、质量检测、运营决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数据+模型服务。力争通过3~5 年的建设,形成立足常州、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工业互联网先进产业高地,为促进“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常州创造”提供智力、技术和人才服务,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2.4.4 常州市食药品检验检测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一体二元三段四双五对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简称“12345”),通过与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的瑞士SGS 集团深度合作,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构建“政府行业引导、校企合作融合、招工招生同步、学生学徒合一”的协同育人机制。目前,已累计培养学徒学生86名。
在常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市级科技政策缺乏持续性支持,联盟后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二是联盟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三是校企对接交流活动频次还不高、深度还不够,联盟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交流机制。四是科技金融机构参与度较低,缺乏有效的科技金融服务手段。五是联盟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科技合作有待加强。
在常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是新形势下“政产学研用”模式发展的高级形式,是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已成为深化在常高校与地方产业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加快常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推动联盟健康发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调研组在充分征集、认真倾听9 所在常高校对于联盟未来发展的意见建议和相关诉求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支持联盟作为项目组织单位参与市级科技项目的定向组织实施,优先支持联盟开展重大产业技术联合创新、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建立公共创新平台等;积极培育联盟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研发、产业前瞻、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等相关类别的科技计划项目,促进联盟科技创新提档升级,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
围绕科研项目争取、研发项目实施、科技成果产出、产学研活动组织等方面,制定联盟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考核优良等次的联盟秘书长单位,给予绩效奖补经费支持。通过规范化试点联盟绩效评价工作,促进联盟健康发展。
定期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开展技术交流、校企对接、论坛研讨等各类产学研活动,挖掘行业共性技术问题和企业实际技术需求,推进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真正把联盟建设成为一个能有效解决相关行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联盟良性发展的共同体。
支持各联盟围绕自身产业领域和建设目标,实施政产学研“一学校·一特色·一品牌”计划,重点在学科建设、校企对接、人才培养等方面打造特色亮点,形成品牌效应。通过2~3年期的特色品牌培育和建设,形成一批主题明确、亮点突出、有全国影响力的联盟知名品牌。
深化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鼓励和引导科技金融机构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提升科技金融创新与实践水平。支持银行、创投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联盟建设,为联盟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缓解联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制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与世界知名高校院所、跨国公司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联盟的合作边界;组织联盟成员单位承担省、市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带动联盟内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