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质量(TQ)实施理论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2020-08-21 09:47◆郭/
上海质量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明目标生态

◆郭 骁 / 文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形象地表达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如何高质量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效解决当下生态环境中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开展顶层设计,明确在不同建设阶段、不同建设路径上设定不同的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然后通过分步骤实现阶段性目标,实现顶层设计的逐渐落实。

国务院原参事、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郎志正在阐述“大质量”概念时指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质量,质量不仅涉及产品、工程和服务,其范畴还涉及发展质量、经济运行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生活质量、开放质量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存在建设质量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主题属于质量管理的范畴,而建设路径的主题属于具体实施的范畴,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理论基础是全面质量(Total Quality,TQ)实施理论(以下简称TQ实施理论)。本文基于TQ实施理论探讨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问题,希望能对这一重大战略的落地实施有所助益。

二、理论基础

TQ实施理论最初源于詹姆斯·哈林顿、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美国质量基金会所作的全球质量调查(IQS)。调查发现:企业在实施TQ过程中应遵循学习曲线,模仿其他世界级组织的最佳惯行可能不是一个好战略,并且实施错误的惯行可能对组织造成损害;除了五种最佳惯行是“通用的”外,其他的最佳惯行都取决于组织当前的绩效水平;组织绩效水平可分为“低中高”三种情形,三种情形均有各自“最应该做的事情”和“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尤其是,绩效水平较低的组织和中等组织,不应将质量作为评价高层管理者的基础,不应使用世界级的标杆对比,不应仅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得顾客意见,也不应取消质量检验,中低绩效的组织开展一些较为基础的管理措施更有效,包括增加对员工的培训(包括针对客户关系的培训)、加强团队合作、优化内部工作流程,以及通过员工对工作系统的不满来发现新的产品或服务机会等;绩效水平较高的组织应该做的事情,包括在评价高层管理者时强调质量和团队合作、鼓励员工广泛参与质量会议、使用世界级标杆、通过售后服务建立顾客忠诚度、制定计划时强调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以及顾客满意度测量。

基于上述理论阐述和框架,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路径上也需要依据自身的绩效水平来区别化、分步骤实施。不同的绩效水平反映了不同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意味着不同的起点。如果设定的目标过高,则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如果设定的目标过低,则缺乏激励效应。

三、基于不同地区生态现状的差异化建设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谈到如何具体落实实施时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其中,具体实施的3个重点抓手包括调整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生活方式。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存在显著差异,该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科学实施3个重点抓手呢?这就需要基于TQ实施理论,在不同地区依据生态环境的现状来设定差异化的建设目标。

(一)生态环境较好地区设定高目标

对于国内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由于其环境水平较高,可以将环境建设与当地党政一把手的绩效评价相联系,通过量化评估考核将生态文明建设固化在当地的发展轨迹上,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本体之一,使其不再是锦上添花式的“奢侈品”,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品”,通过以评促建的逻辑推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

此外,还可以设定更多的环境制度性建设目标。由于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已经较高,因而必然积累了一些好的办法、政策和点子,但这些经验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管理环节,可能还没有整合提炼、上升到一般化规律层面,通过设定一些更高难度和更高要求的“制度化建设”目标,可以进一步提升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质量。可以从外延拓展和内涵建设两方面重点推进:外延拓展方面,例如开展国家提出的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的试点,通过更高水平的经济手段来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内涵建设方面,可以将某地区之前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上升为制度性政策文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甚至将一些好的做法通过信息化方式固化在日常办公流程中,从而实现更大范围推广应用时的无差别和稳定性,降低推广成本。

同时,开展更多横向评比,给当地设定一个目标标杆地区。标杆地区可以是国内其他环境建设更优秀的地区,也可以考虑在国际范围内设定标杆对象,通过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互荐来推动生态文明更上一层楼,并将其纳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相互协同。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同时,也反哺了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环境中低地区设定分步骤的目标

对于生态环境现状一般和较差的地区,根据TQ实施理论,可以考虑暂时不将建设状况作为评价各级管理者的基础,而将建设重点放在一些基础性工作上。例如,生态环境建设涉及不同政府部门,需要各个部门间的协同,可以将跨部门团队合作作为建设重点,通过梳理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流程差异,重新设计业务流程。而在跨部门梳理过程中,相关参与的人员由于需要深度交流与互动,从而提高跨部门团队合作能力,为日后具体工作开展打下人力资源方面的基础。

其次,基于TQ实施理论,利用内部员工对工作系统的抱怨来改进工作流程和工作设计。毕竟对当地水、土壤、空气等资源要素的监管需要一线公职人员实施,各单位存在的问题,一线员工最清楚,因此可以采取不记名方式征集一线生态环保部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挖掘、识别其中有价值、可行的建议,进而通过改进来提升工作质量,间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质量。

最后,基础性建设管理最终需要回归到人员要素,为保证跨部门团队合作改善的有效性以及一线员工意见建议的质量,还可以通过开展生态环保部门全员培训,提升每个个体的工作能力,改进个体的工作模式方法,进而实现内部挖潜,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只有每个直接参与生态环境工作的个人的工作质量得到提升,才可能实现中观和宏观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提升。未来,随着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再分步骤地设定更高目标,从而实现差异化建设路径管理模式。

(三)搭建高中低地区结对帮扶交流互鉴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中低地区而言,仅凭内部自身能力挖潜来改进仍然会遭遇“天花板”效应,在长期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难免积蓄一些传统工作思路和既有工作方法,进而在路径依赖作用下持续沿用不良惯性。可以通过与生态文明建设较好地区的结对互动,给原有路径依赖延续下的旧工作系统打入“突变因素”。不论是政府层面互派干部交流学习(甚至交流挂职),还是在政策做法方面相互学习,抑或是不同地区企业层面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合作,都可能打破生态环境中低地区原有的工作模式。而对于生态环境较好地区而言,在环境建设状况与当地党政一把手绩效评价相联系的背景下,还可以进一步将对外帮扶工作的实际成效纳入对自身的绩效评价体系中,进而构建对外帮扶的动力机制。

猜你喜欢
文明目标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