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整本书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正式写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整本书阅读与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对中学生语言建构运用、思维发展提升、审美鉴赏创造、文化传承理解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有助于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7-0-02
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提出了“要读整本书”的倡议,在《义务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学习任务群之一。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贯穿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始终,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每天都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独立阅读能力成为中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之一,整本书阅读也成为培养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探寻整本书阅读有效策略具有积极意义。
一、形成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氛围
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首先要形成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氛围。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利于学生乐于阅读、积极思考。而良好的阅读氛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学校里,可以分为语文教师和资源建设两部分。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促进课程的发展。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不要局限在课本的教学中,不能只教会学生各种答题技巧,要积极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同时,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积极性,让家长了解阅读整本书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不要因为升学等原因就限制学生读书的自由。学校要完善自己的公共资源,建设管理好图书馆,及时更新图书资源,允许学生借阅,不要让图书馆成为摆设;还可以设立读书角等书籍共享库,让学生有书读,切实形成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
从家庭角度来看,家庭教育是个体成长的基础以及伴随终身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教育的成败与家庭教育的支持密切相关。因此,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家长应该做到离开电子产品,增加自己的书本阅读量。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电视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这些电子产品成为人们娱乐的主要方式,在家庭中,如果家长沉迷于这些电子产品,那么家庭中的学习氛围就不会实现。其次,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孩子阅读,家长要意识到阅读整本书的积极作用,向孩子推荐好书,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共同进步,逐步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在社会中,各个地区应分析本地的资源特点,努力为整本书阅读教学配置相应的硬件环境和资源系统,注意与学校之间的互补与共享,例如建立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等基础设施,给学生创设阅读整本书的环境。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教育部等部门,应积极运用媒体进行宣传,鼓励全民阅读,在社会开展促进阅读的各种活动,激发公民的阅读欲望,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2]。
二、教师应做好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工作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但除了学生自己领悟外,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的书目,上好导读课。要建立中学整本书阅读书目体系,不仅仅局限于教参的推荐,文学、史学(例如《史记》《全球通史》《明朝那些事》)哲学(例如《苏菲的世界》《哲学的故事》)科学(例如《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时间简史》)等各类学科都要有所涉及。推荐书目必须是教师认真读过并精心挑选的,教师不能没有将自己没有读过的书盲目地推荐给学生。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挑选学生喜爱、有价值、有意义的书,并且要确定适合学生的版本。在推荐书目确定之后,教师要积极备课,上好导读课。叶圣陶指出整本书阅读的最佳时间是在假期和课下,因此,上好导读课便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导读课备课时要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出发,利用设置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以《红楼梦》导读课为例,教师从人物形象、人物名谐音、书中诗词、语言特色以及其百科性等角度给同学们展示了此书的魅力,并在课堂结尾提出张爱玲对于《红楼梦》未完成的遗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应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用教”,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教会学生朗读、默读、粗读、浏览、精读等基本的阅读方法,但仅仅掌握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还是不够的。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文体、形式、内容相结合来读书,学生需要把握各种文体特点,学习各类文体的相关知识,理解作品的思想。在此,介绍两种比较有效的读书方法,一种方法是圈点勾画批注法,这是一种一边阅读一边勾画标记的阅读方法。它是在原文中勾画批注,有利于学生再次拿起此书时迅速回忆起当时的理解,此类方法阅读《论语》《孟子》等古代书籍十分有效。另一种方法是读书笔记法,读书笔记就是读者阅读整本书,把书中精彩的段落、疑惑的部分等摘抄下来,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想。以《平凡的世界》一书为例,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打卡单(包括时间、进度等內容),要求学生统一读书笔记的内容(章节标题、内容、摘抄、看法),同时也要求统一读书笔记形式(采用统一的本子,规定各部分的字数),定期交流[1]。在交流中,学生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独立阅读能力也自然得到发展。
三、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记载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独立阅读时存在的困难,获得反馈信息,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首先,要进行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整本书阅读评价的第一步,诊断性是导读课的基础和依据。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对学生现有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可以通过谈话法、调查法等方式来进行评价。主要了解的内容包括学生平时的阅读时间、感兴趣的书籍类别、阅读习惯、阅读困难等。通过诊断性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推荐书目,增加学生的阅读欲望;可以根据阅读习惯、阅读困难来确定学生在独立阅读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指导课进行指导,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阅读时间,帮学生做好整本书阅读的规划,帮助学生可以阅读更多的书,并且更有效地阅读[3]。
其次,要进行形成性评价,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及时跟进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分享交流课以及整本书阅读档案袋的方式来实现。在阅读整本书之前,教师提出阅读任务,学生在分享交流课上解答这些任务。例如将《围城》的教学总任务确定为语言艺术的品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析最能体现人物心理的句子,在交流课分享。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分析能力存在的不足,教给学生分析语言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阅读书目、读书笔记、读后感、书评等,档案袋记录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整个过程,把学生阅读过程中重要的内容随时放入,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还有利于学生日后反思,总结整本书阅读的经验[4]。
最后,要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整本书阅读结束阶段,对学生阅读情况的考查。总结性评价在中学教学中大多表现为考试,但对于整本书阅读还是以考查最为有效。写作理解是考查的主要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关于书某一争论点的看法(例如,让学生写高鹗续写《红楼梦》是否成功这类思辨性文章),还可以让学生写书评、读后感等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自评方案,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效果、阅读收获做出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学生在小组内或同桌间进行互评,发现对方的优缺点给别人提出有效的建议,取长补短。通过总结性评价,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阅读中会找寻合适自己的方法,这样,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5]。
整本书阅读对于中学生语言建构运用、思维发展提升、审美鉴赏创造、文化传承理解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选取有效的策略,提高中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李文亮.读书笔记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以《平凡的世界》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5).
[4]申龙.分享式阅读教学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學与管理,2018(28).
[5]段会莲.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朱小语(1997—)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