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荣荣
摘要:住房保障工作事关民生。住房保障档案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是对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贯彻,也是规范住房保障工作发展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顺应新的发展需要,现就此探析如下。
关键词: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对策探析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7-00-01
住房保障档案是指在住房保障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或者依法取得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体现住房保障内容的重要原始材料,也是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参考。住房保障档案应当真实完整地记录住房保障实施情况,全面客观反映住房保障管理状况。为确保住房保障档案完整、准确和安全,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十分重要。档案管理关系到民生福祉,现就针对如何做好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阐述。
一、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重视业务工作,疏于档案管理
从住房保障管理工作来看,各地在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注重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保障资格的申请审核以及房源配租等业务工作,对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却存在硬件投入不足、人力培训不到位等情况,导致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呈现低效状态。随着住房保障各项任务的不断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明显滞后。
2.重视纸质资料,忽视电子化管理
从住房保障档案工作的情况来看,目前住房保障档案资料的管理大部分地区仍停留于纸质管理阶段,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迟缓。一些地方虽然也在展开电子化管理,但因涉及的部门多、资料多、流程复杂,导致电子化进程较慢,难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另外,对于传统纸质档案材料,因流转中管理不慎,可能发生破损、流失等风险,也给档案完整性管理带来难题。
二、加强住房保障档案基础工作的策略
1.规范管理措施,健全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制度
住房保障档案管理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民生要事,应给予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还是一项新生事物,住房保障档案管理也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应着重强化依法治档,遵循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提高档案管理的法制意识。同时要转变工作思路,将档案管理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出台规范性文件,明确管理措施,细化工作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明确住房保障档案的收集范围,整理工作的流程,档案查询和利用的条件等,做到有法可依,有依可循。
2.因地制宜,实行住房保障档案属地化管理
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在内容上涉及的信息广、人员多,例如申请人递交的申请书、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住房状况和收入财产状况等相关资料,均应作为住房保障对象档案加以留存。这些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目前住房保障工作的实际情况,应因地制宜在基层房管部门做好住房保障档案的接收,各区(县)房管部门应开设档案室或设置档案管理中心,依据规定的归档范围,对所有的住房保障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做到有账可查。
3.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实时管理和有效监督
住房保障档案具有动态性强、变化性大的特点。为提升住房保障档案的动态化管理水平,实现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时高效监督,应将一些基础性工作纳入信息化系统平台中。开发建设住房保障的可视化审核系统,使档案管理与业务管理相衔接,建立区域范围内的住房保障档案数据库,以住房保障档案管理为中心,涵盖保障性住房建设、审核、后期管理、住房保障用户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内容,实现住房保障档案资料的共享互通,促进住房保障事业规范化、合理化发展。
4.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住房保障档案具有综合性,需要整合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与住房保障相关业务技能,且住房保障档案流動性强、变动性大、管理复杂。随着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住房保障工作对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步骤和管理方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以胜任档案管理需求,来确保各项档案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我们需要从档案管理部门分工、人员培训上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强化档案人员业务能力、专业知识的全面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住房保障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结语
加强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是住房保障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经之路,也是落实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服务民生的有效路径。各地区住房保障档案管理机构,要以规范化管理为核心,优化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方式,狠抓管理效率,促进住房保障档案工作科学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友海.浅谈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8(08):241-242.
[2]石丽娜.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1):11-12.
[3]张可心.如何做好住房保障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J].建设科技,2017(0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