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校和家庭中的“偶像塑造”

2020-08-20 07:51孙宏艳
中国德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偶像网红娱乐

老师和家长自然是希望青少年能汲取偶像的正能量,获得进步的动力。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里,老师和家长都不应被动等待,要有意识地主动向青少年推介一些偶像或时尚文化。

提起偶像崇拜,青少年常常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家长和老师往往摇头晃脑、苦不堪言。在青少年看来,偶像崇拜是青春年少的记忆,是和同龄人共同的话题,是跟得上时尚节拍的证明,是形象化的自我认同和情感归属。但是在很多老师、家长看来,那些让青少年癫狂的偶像根本就不值得崇拜,偶像的形象、事迹、品质等不够“高大上”,有时还让老师、家长嗤之以鼻,担心青少年追星会影响学习,花钱、花时间、花精力。于是,从过去到现在,两代人因为偶像崇拜问题产生矛盾的并不在少数。

一、老师和家长要了解偶像塑造的四个要素

有些老师、家长怪媒体,认为都是媒体宣传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明星、网红、主播让青少年失去理智,整天就知道聊聊明星、打赏网红。在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活动中,学校和家庭如何给青少年一些正向引导?要想使青少年在偶像崇拜中保持理智,老师和家长首先要了解偶像塑造有哪些要素,要在能起作用的要素上做文章。

偶像崇拜活动往往包括这样几个要素,即崇拜者、被崇拜者、传播途径、获利产业。在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活动中,崇拜者自然是追星的青少年;被崇拜者就是那些让青少年为之疯狂的影视明星、网红、主播,甚至是虚拟形象等;传播途径主要是媒体,如纸媒、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娱乐产业大多是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活动背后的“大佬”,也就是主要获利者。也有学者把这四个要素总结为主体、客体、载体、介体。主体是利益方,引导和推动了青少年的偶像选择、偶像崇拜;客体是青少年,虽然有选择偶像的主动权,但他们也是主体要引导的对象;明星、网红等是偶像崇拜活动中的载体,承载了主体想传播的价值,实现主体想要的目的;介体是网络、影视、期刊、电视等媒介,这些媒介通过一系列传播途径和传播活动,把娱乐产业想表达的价值和想追求的目的,通过偶像的新闻、作品、广告、活动、逸事等,准确地投放到青少年身上,使青少年受到吸引,偶像崇拜活动由此完成。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老师和家长也许已经发现,成年人最不容易发挥作用的首先是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娱乐产业,偶像塑造被商业资本主导,偶像进入了产业化时代,形成了批量生产的规模。其次是远在天边的偶像,他们的行为、思想、作品等,老师和家长即使看不入眼也无从干涉。买热搜、刷流量、高出镜率和曝光率,更让老师、家长非常无奈。成年人还管不了的是媒介,媒介宣传的奢华高端、一夜成名、名车豪宅等明星的生活方式,更让老师和家长“着急”。这么说来,好像老师只能针对自己的学生、家长只能针对自家的孩子发挥作用了。于是,有的老师没收学生带到学校的明星图片,有的家长控制孩子的零花钱、扔掉孩子买的偶像周边产品等。然后,老师和家长发现其实自己的学生、自家的孩子也管不了,他们进入了青春期,有足够的智慧和韧劲跟老师、家长斗智斗勇。最终往往是老师和家长败下阵来,灰心丧气。

从上述的分析看,似乎在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活动中学校和家庭无能为力。但是如果把这四个要素掰开揉碎了看,在每个要素上老师和家长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重点是要了解这四个要素的特点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发挥作用。

二、老师和家长要有态度、有温度

偶像崇拜大多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有偶像的比例分别是59.9%、61.7%、61.7%、62.4%,初一至初三分别是64.9%、62.7%、57.4%,高一、高二分别是58.2%、50.8%。可见,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是青少年崇拜偶像的高峰。之所以产生“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和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有密切关系。青春期来临,青少年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的愿望更加强烈,偶像的成就、行为、形象等往往是青少年期待的发展目标,在追逐和模仿偶像的过程中青少年得到精神动力或者情感抚慰。老师和家长了解到这个原因和规律就会明白:第一,青少年在青春期对偶像比较容易“发烧”,过了这段时间会逐渐“降温”;第二,青春期青少年需要情绪宣泄或成长动力,老师和家长要为青春期的孩子提供这些成长要素。例如,生活中是否有能激发孩子进步的精神力量?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既有正能量又让学生感兴趣的偶像供他们学习、模仿?青少年的情感需求是否有合适的宣泄渠道?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给青少年提供了自我实现的渠道?青少年需要的“独立”“个性”是否得到认可或展现?如果老师和家长能考虑到上面这些问题,并实实在在地引导,那么学校和家庭在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活动中就能发挥教育作用。

媒介在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经常被老师、家长诟病的一方。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角度看,虽然老师、家长管不了各大媒体对明星的宣传,但是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青少年怎样去看待明星、网红的宣传活动。例如,在李子柒的传统文化视频中青少年看到的是文化之美还是商业运作?在李佳琦、薇娅的直播中青少年看到的是他们的大笔收入还是经济思维?央视四位主持人直播带货三小时成交额超五亿,青少年看到的是主持人的语言魅力还是对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支持?在《偶像练习生》等节目中青少年看到的是偶像的一夜成名还是艰辛勤奋?媒体上层出不穷的偶像活动报道都是老师、家长可以引导青少年的话题。与其阻止青少年崇拜偶像,不如在偶像活动中找到可以和青少年沟通的话题,引导他们理性看待媒介宣传。

过去,偶像仿佛天上的太阳,新媒体时代,偶像逐渐走下神坛,与粉丝有了更多、更直接的互动,也向粉丝呈现了其平民化的一面。例如,邓超在微博晒出糊了的水煎包,关晓彤教粉丝做蔬菜三明治,姚晨经常晒家里的土豆和茉莉……这些都是偶像祛魅的表现。然而,从远在天边到近在眼前,如果掌握不好力度,也很容易从世俗滑向低俗。很多有关偶像的故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青少年成了“吃瓜群众”。对于这些现象,老师和家长可以给青少年很多引导。例如,老师可否通过范冰冰被罚超8亿元的新闻给学生讲讲税务法?家长可否从杨幂刘恺威的离婚谈谈家庭与生活?虽然偶像远在天边,但是老师和家长对青少年的引导可以近在眼前。这需要成年人走近青少年,了解青少年,了解他们喜欢的偶像,和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成年人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就不是束手无策,相反偶像话题反而可以成为师生沟通、亲子沟通的桥梁。老师和家长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问题上要有积极的态度,可以经常与他们聊聊偶像,了解他们喜欢偶像的哪些品质,对偶像存在的问题给予点拨,使青少年既能学习到偶像的正能量,又能规避偶像存在的不足。这样,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青少年可以将喜欢的明星、网红、主播从崇拜的偶像转化为学习的榜样。

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背后有一只巨大的手在推动,这就是娱乐产业。娱乐产业因其对商业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通过“造星运动”对明星、偶像进行商业包装和运作,以此主导偶像文化的形成和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走向。娱乐产业通过媒体宣传,通过对偶像赋予荣誉、成就和地位等,淡化了偶像的商业色彩。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很难理解偶像背后的商业目的,很多娱乐节目的走红使青少年只看到偶像的光环却没看到被掩盖起来的商业企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43.2%的中小学生认为那些一夜成名者的成功是努力的结果,33.5%认为是努力加运气使他们成功;64.8%否认“流行偶像是为了商业利益塑造出来的”这一说法,63.5%不赞同“明星是包装出来的,真实形象并没有那么好”的观点。娱乐产业通过商业包装制造了偶像,也制造了价值观、审美观、消费观、生活观、网络观、网红观等,这些观念又通过偶像崇拜影响着青少年。了解到偶像塑造背后利益主体的推手作用,老师和家长可以根据青少年的理解程度,为他们讲解偶像“养成”的小秘密。例如,老师不妨利用一些课堂活动和学生探讨一下,papi酱为什么会走红,是谁在给她投资?艾克里里获得短视频人气榜样(网红)奖的原因是什么?网络红人是谁制造的?网红经济与网红是怎样的关系?也许老师或家长对这些话题并不太了解,但是没关系,老师和家长也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对所有话题都了解,然而我们可以有态度、有温度,面对孩子崇拜的偶像不是拒绝而是接纳,不是排斥而是引导,这也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过程。

三、学校和家庭也能“塑造偶像”

偶像崇拜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特征。随着时代变迁,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在形式、内容上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然而,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无论青少年的偶像选择怎么变化,无论偶像文化呈现哪些新特点,有一些规律总是不变的。了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特点,更便于老师和家长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进行引导。

偶像是青少年的自主选择,似乎老师和家长无法帮助青少年作选择。偶像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是他人通过某种力量强加给青少年的,而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认知学识、成长需求、社会环境等互相结合后自主作出的选择。可见,靠老师或家长给孩子安排、规定一个偶像是不可能的。有的家长生气地说:“那么多正能量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孩子偏选个吸了毒的演员做偶像!”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孩子的自主选择。然不同领域都有杰出人物。这样,青少年就不至于眼中只有歌星、影星、网红等被过度商业包装的偶像,他们对偶像的选择会更多元,行业领袖、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也会走进青少年的视野,成为他们的学习榜样。

4.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思维

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还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媒体热衷宣传的是偶像的服饰发型、豪宅豪车、花边新闻等,而对偶像成名成家的奋斗与努力挖掘不够,对偶像的优秀品质、正能量弘扬不够,使青少年只看到偶像的一夜成名和光鲜亮丽。明星们不仅频频占据了微博、短视频的热搜头条,而且内容也大多是趣闻轶事、花边新闻。即使是—些公众话题或严肃话题,也常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在青少年面前,成为当代偶像文化的风格。大众传媒不仅采取了娱乐化的方式塑造偶像,还使偶像曝光在大众面前的娱乐元素超过了道德力量和文化魅力,使青少年沉浸在过度娱乐化的环境中。这也是很多教师和家长特别担心的问题,认为青少年从偶像那里汲取不到正能量,会成长为“缺钙”“软骨”的—代。

建议老师和家长在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思维。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成年人给青少年更多独立表达的机会,使他们在独立中学习思考,在表达中学刁思辨。尤其是家长,要多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和实践,这些看起来仿佛与崇拜偶像关系不大,但生活被家长安排的孩子,他们大多不需要思考,也不会思考。面对偶像的奇闻轶事只能接纳、热衷,无法形成独立的、理性的偶像批判思维。老师也可以多与学生聊起偶像话题,不妨多提几个假设,多有几个反问,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带动学生深入挖掘偶像的精神实质、意志情感、成功经验、知识才能和人格特征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丰富的、有内涵的、可效仿的偶像,避免青少年娱乐化、物质化地盲从。

5.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偶像高频出现在青少年面前,被媒体放大和渲染的明星行为,因为频繁占据青少年的视野而被青少年认同为成功标准,从而模糊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以“流量明星”“超级IP”“偶像天团”“网红”“小鲜肉”为代表的“新生代”偶像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符号也纷纷登场。偶像被塑造时,他们往往被过度包装;偶像被宣传时,他们又往往被过度曝光。当偶像的一些糗事、隐私等被揭开时,他们的隐私也常常被侵犯,青少年的价值观因而产生了混乱,并对偶像、媒介、大众文化等产生信任危机。而且,很多青少年在网络上参与了“偶像塑造”,甚至因偶傢崇拜而沉迷网络。

對此,教师和家长要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后实践、研学活动等引导学生了解媒体对偶像的包装,了解新媒体时代偶像的特点,使青少年逐渐形成健康多元的偶像崇拜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家长要用开放的态度对待孩子使用媒介的行为,要理解孩子的偶像崇拜需求与行为,放弃家长的惯性思维,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平等、坦诚地对待他们,感受他们的快乐、分享他们的体验、理解他们的激情。

[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何蕊

猜你喜欢
偶像网红娱乐
大众偶像
Task 4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我要当网红
娱乐眼
“网红”数学课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努力学,尽情玩
偶像效应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