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群 熊 蕊
(1.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上海 201620)
蒂斯(以下简称Teece)的创新获利理论(以下简称PFI理论)是分析企业如何从技术创新中获取更多收益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文化企业也面临着如何从内容创意中获取收益的问题。本文尝试将PFI理论应用于文化产业领域,分析文化企业的获利策略,以期能为文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参考。首先,文章梳理PFI理论的研究历程,总结新的进展,并论证其应用于文化产业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其次,文章选择了网络文学行业和数字音乐服务业两类有代表性行业,以PFI的理论视角分析特定行业的独占性机制、配套性资产以及产业架构变化,对相对领先的文化企业战略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PFI理论在文化产业中的适用机制以及文化企业内容获利策略: 就内容拥有者而言可以通过提高独占性、采取多样的授权形式、获取关键配套资产提高其获取内容收益的能力;就配套性资产方而言占据关键性配套性资产、提高资产互补性和降低资产移动性能提高其议价能力。最后,文章提出PFI理论在文化产业中具有一定适用性,但在内容核心、社会效益、资源衍生等方面具有局限性,基于相关理论和视角,提出对PFI理论进行内涵拓展和框架修正的路径: 构筑文化创意生态、重视文化价值与企业责任、发挥文化资源价值拓展能力等。
创新独占性问题是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话题,早期经济学家在研究如何激励创新行为、解决“信息悖论”问题时,就进行了关于独占创新收益的讨论。Schumpeter提出只有大型企业占据较多市场份额,才能将创新进行垄断,从而实现稳定的预期收益(1)[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Arrow则提出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赋予创新者一定期限内的排他性权利,从而阻止他人的搭便车行为(2)Arrow K J.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 [M].//Rowley C.K. (eds). Readings in industrial economic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972: 219-236.。前者着眼于市场手段,后者则强调市场干预。但这两种手段均有弊端: 垄断是短视的创新收益行为,且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创新进步;而正式的知识产权制度有时也不能有效的保护创新者独占收益(3)Von Hippel E. Appropriability of innovation benefit as a predictor of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J]. Research Policy, 1982,11(2): 95-115.。资源观及企业行为的研究拓展了创新独创性研究的视野。在资源观中,使资源难以模仿是在市场竞争中阻止企业的经济租金快速消散的关键举措,一般把模仿障碍和提前行动者优势合称为隔离机制(4)Rumelt R P. Towards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 [J]. Competi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1984,26(3): 556-570.。模仿障碍包括法律制度、市场地位等有形障碍,以及因果模糊性、知识的编码程度等无形障碍。提前行动者优势是指已经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商誉与企业形象、网络外部性效应和购买者的转换与搜寻成本等隔离其对手和潜在竞争者。
与早期聚焦于独占性的研究不同,Teece增加了配套性资产(complementary assets)和主导性设计(dominant design paradigm)两个概念,创建了PFI(Profit from Innovation)框架,从微观企业行为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创新中获利并独占创新收益。Teece的独占性机制是指创新者保护其创新的能力,包括法律保护机制和技术特性(属于产品创新还是过程创新,知识的编码化程度等);配套性资产是指将创新转化为经济收益所需要的资产;主导性设计指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产品标准设计。其运作的机制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PFI的创新战略
PFI框架最初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创新者可以从创新中获取利益而另一些人不行,后经提升成为一个比较有解释力的理论视角,可用来解释和预测创新者为什么会从他们的创新中产生持续的利润,以及他们何时容易受到后进入者的策略性行为的影响。Teece的PFI理论引发了对企业战略、创新和占有性之间联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索,从整体层面把企业战略、组织创新与产业特征、法律制度等链接起来,扮演了多个领域的枢纽作用,也凸显了创意与创新的价值及其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
传统PFI提出后,因其较强理论解释力受到理论界较多关注。随着研究深入,早期的PFI理论亦不断被修正与拓展。
1. 独占性机制内生化。传统PFI理论的独占性机制是外生环境变量,但对其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都验证独占性机制可以成为企业主动战略选择的结果。如IBM公司投资建立开源操作系统和默克公司建设人类基因组公共数据库的案例都证明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战略影响改变独占性机制,而且成功的创新收益战略并不一定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 配套性资产无形化。早期配套性资产主要是与产品制造相关的仓储、设备、渠道等有形的固定资产,但Teece在后续研究中提出了“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概念,强调企业整合和重置内外部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从而获得竞争优势(5)Teece D J, Pisano G P, Shuen A, et al.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7): 509-533.。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要求企业具备战略柔性、资源柔性、协调柔性、学习能力等无形的配套资产(6)张文红,陈爱玲,赵亚普.如何从创新中获取收益——Teece创新获利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3): 154-160.。
3. PFI理论要素逐渐丰富化。在对企业创新收益战略的进一步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产业架构是影响创新收益的重要因素,产业架构代表了产业主体的专业化性质和程度(或“组织边界”)以及这些产业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7)Pisano G P, Teece D J. How to Capture Value from Innovation: Shap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dustry Architecture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7,50(1): 278-296.,有助于解决企业在纵向竞争中获利的问题,选择何种产业架构策略受到配套性资产的移动性、架构优势和动态能力三个因素的影响(8)Jacobides M G, Knudsen T, Augier M, et al. Benefiting from innovation: Value creation, value appropriation and the role of industry architectures [J]. Research Policy, 2006,35(8): 1200-1221.。有一些学者将PFI理论应用于分析服务业创新获利机制,Dolfsma、 Hipp等人加入组织结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声誉等独占性要素,进一步扩展了PFI理论框架的具体内涵(9)Dolfsma W. Appropriability in Services [J]. ERIM report series research in management Erasmu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2005.(10)Hipp C. Service peculiarities and the specific role of technology in service innovation manage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8,9(2): 154-173.。
4. 创新模式多样化。Chesbrough在2003年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强调企业通过与外部合作获取知识,基于知识管理进行创新活动从而提升收益(11)Chesbrough H. The Logic of Open Innovation: 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3,45(3): 33-58.。这对PFI理论的修正产生重要影响,很多学者结合案例和实证研究进行相应拓展。如王雎提出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将独占性机制作为促进创新者之间知识共享的机制,并运用组织间关系理论对PFI模型进行初步修正(12)王雎.试论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属制度内生演化与PFI模型修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0(12): 10-17,31.,徐飞、郭萍以通讯行业为例结合融入产业架构和开放式创新对PFI进行修正(13)徐飞,郭萍.企业创新获利机制研究—以通讯行业为例对PFI理论的修正[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08): 94-98.。
在这些进展中,不难发现PFI理论与资源和能力观的主流逻辑有一致地方。如突出企业主体在创新获益过程中的自主性作用,强调产业架构和独占性机制会受到企业内部战略和外部产业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企业可根据自身拥有的配套性资产影响产业架构和独占性机制等;再如强调知识产权制度、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在创新获利战略中的地位依然重要等观点。总之,传统PFI框架随着理论深入和实践变化而不断拓展,其解释能力得到增强,成为创新领域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分析框架。
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对文本的生产和销售(14)[英]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第三版)[M].张菲娜,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1.,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要求它能实现经济收益目标、能进行产业运作、经济回报能反哺文化创意。尽管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所依赖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不同侧重,但二者本质上都是知识生产,都面临知识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外部性问题,独占收益是共同的激励手段。文化企业在面临如何从文化创意中获利问题时,利用PFI理论制定企业战略有其合理性。比如从独占性机制维度来看,在知识产权保护较为完善的领域,文学创作、影视制作、艺术表演等文化产业核心环节中,创意者的收益能够很好地依托著作权法得到保护,在此背景下确保对创意内容的占有即可获取大部分直接利益。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中从内容到市场需要相应的配套性资产,如出版、发行、营销、分发等渠道业务,文本载体的制造和供给服务等。尽管文化产业中独占性机制和配套性资产与工业制造业不完全类似,但借助于PFI理论框架,仍可以探究文化产业的内容获利机制。
1. PFI理论在网络文学行业应用案例
网络文学行业从内容到市场可以划分为生产环节、渠道环节和终端环节,其中渠道环节是将内容推向市场的关键接口。从PFI视角来看,网络文学网站依托平台和渠道资产建立与生产者和终端商的双边依赖关系: 一方面,作者为了将自己的内容推广出去,往往需要通过文学网站这一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同时平台的付费阅读模式也为作者提供了早期的创作激励;另一方面,终端商对能够整合并提供内容的文学网站也有很强的依赖。如图1所示。
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整合后的阅文集团,基于强大的平台基础、推广渠道和版权运营能力,控制了行业关键配套资产,掌控了关联环节间的谈判优势,从而成为网络文学行业中的佼佼者。为了保持其行业优势,阅文集团的战略方向是加强独占性机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配套资产的互补性。(1)建立较强的独占性机制: 通过技术手段、行业联盟、侵权诉讼来打击盗版,保护收益;采取多种版权运营途径扩展收益,以制作方、投资方或联合运营方等身份参与到后续的版权开发与运营过程。(2)提高其资产价值: 网络文学网站的资产价值根本上是由其提供的文化内容数量和质量决定,阅文集团同作家约定不同分成方式、孵化青年作家、重点运作价值作家等巩固其作家群体,保证内容的供给。(3)提高资产互补性: 腾讯为阅文集团带来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它对接多种阅读器和移动终端,作为内容整合提供商进行版权的二次售卖,极大地推广了其签约的作家作品,促使内容生产者优先选择与其合作,提高了盛大文学的资产与内容生产环节间的互补性。
网络文学行业终端环节的市场主体包括终端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这一部分企业在独占性较强的环境中,往往受制于内容拥有者的许可,其从文化内容中获利的战略是增强自身资产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Kindle作为成功的终端制造商,获利的关键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背靠亚马逊获得强大的内容支持,加强了其资产与内容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保护视力、方便携带和使用的功能设计,使它凭借产品专业性获得消费者青睐,成为阅读器中的领先者。而微信读书APP,通过阅读打卡、分享好书、精选点评、共享笔记等功能打造了一个阅读社区,并且利用微信这一强大的社交接口,增强其用户粘性,与同类资产提供者相比降低了自身的可替代性,从而提高竞争力。
2. PFI理论在数字音乐服务业应用案例
纵观数字音乐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如图2所示,根据独占性机制不同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发展之初版权保护意识较差,网络音乐平台向用户免费提供在线音乐试听和下载服务,依托用户流量获得广告收益。2015年是数字音乐产业重要拐点,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并开展一系列治理活动,音乐版权制度日趋严格。这促使头部企业争夺独家版权以形成版权壁垒,导致音乐行业版费暴涨、授权机制混乱。为了避免版权垄断和恶性竞争,从2017年9月到2018年3月,国家版权局积极协调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和阿里音乐达成相互授权协议,授权的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严格的版权壁垒难以形成,各家只能在头部版权形成“犬牙交错”的制衡局面。政府对版权环境的治理改变了行业的独占性机制,行业主体基于此进行策略调整和商业联合,共同塑造产业架构,建立多重盈利模式: 一是对独家代理的版权进行转授权和二次版权开发增加版权收入;二是通过付费和会员充值获得提供音乐服务的直接收入;三是通过流量获得广告收入及其他收入来源。
腾讯音乐是数字音乐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旗下拥有QQ、酷狗和酷我三大数字音乐平台,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基于PFI的理论视角,腾讯音乐成长的经验、其在独占性机制和配套性资产方面均有作为: 一方面积极推动行业版权制度严格化,并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与几大唱片公司合作取得独家版权分销许可,合并酷狗、酷我音乐、中国音乐集团等,一举掌握国内超过90%的版权资源,在早期完成版权积累和整合,占据国内数字音乐行业的龙头地位。另一方面在版权整合的基础上,布局构建单中心多主体的商业生态系统,连接消费者、竞争对手、唱片公司和音乐人等多个网络主体,不断巩固自身中心地位,锁定该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创造和分享路径(15)胡慧源,李书琴.产业链整合、商业生态系统构建与腾讯音乐竞争优势[J].中国出版,2019(13): 31-35.,实现自身资产的价值强化。
相比腾讯音乐,依靠产品创新突围的网易云音乐体现了行业后发者的突破式创新: 它独特的页面设计、歌单创建和分享功能、关联推荐功能等完全不同于早期的音乐软件,吸引并积累了大量用户,而音乐评论和点赞回复功能则形成了音乐社区,帮助网易云音乐保持较强的用户粘性。但是产品设计属于显性的知识创新,极易受到外部模仿,现在这些功能几乎已经成为每个音乐软件的必备功能,网易云音乐的产品创新优势逐渐消失。网易云试图巩固其音乐社交的优势,不断跨界营销云评论内容,例如在杭州地铁推出“乐评专列”,打造“音乐专机”,还与农夫山泉合作,推出限量版“乐瓶”等。但内容仍然是数字音乐行业的核心资源,面对行业架构变革,网易云音乐也要融资购买版权,与其他平台达成版权合作,发起独立音乐人扶持计划等,建立一定的内容基础。
数字音乐行业的发展历程和行业主体的战略方向符合新进展中的PFI理论: (1)技术、政策环境、企业合作与竞争行为等共同改变了行业架构,影响了企业及其他主体从文化创意中获利的方式和利益分配规则;(2)在行业发展中,企业需要动态能力洞察并及时适应行业变化,需要不断创新赢得先动者优势,这些都归属于无形的配套性资产;(3)版权机制在不断完善,企业要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离不开大量的优质文化内容,以内容为前提有利于后续战略布局。
1. PFI理论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适用机制
综合以上的案例,PFI理论运用到文化产业时,可找到对应的独占性机制和配套性资产,其适用机制可以用表2概括:
表2 PFI理论在文化产业中的适用机制
在文化产业中,独占性机制是保护内容直接收益的机制,受到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战略影响。企业为加强独占性,可以采取加密、防盗、水印等技术手段防止私自获得和传播,例如阅文集团采取DRM技术、屏蔽源文件、异常数据监控等技术控制作品的接触和特定使用;可以通过合同约定,例如约定版权转移、签署保密协定等实现对内容的独占。而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知识产权法律和相关政策制度。选择法律途径一般是通过著作权法保护文本内容,但是该种救济方式具有成本高、时间久等缺点,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内容生产者而言保护并不一定能有效;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较大,从数字音乐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政策的变化完全可能改变一个行业的独占性环境,从而影响企业调整配套性资产和改变行业架构。
将文化内容推向市场获得收益的配套性资产包括发行、营销、服务、制造等多种形式。离内容生产环节越近越容易掌握和整合文化内容,控制这类配套资产即掌握行业瓶颈资产,此时企业战略就是加强独占性机制,保障内容优势,然后多样化选择配套性资产,实现内容收益最大化。文学网站将作品整合打包给不同的终端平台发布,唱片公司将音乐作品授权给多种场景使用,都是在最大程度发挥内容优势。但是不具有内容优势的配套性资产企业,只能通过提高资产的互补性和不可移动性,从而增加自身资产价值和议价能力。互补性是指两个资产之间的适应程度,它影响资产结合产生的价值高低;移动性是指资产的可替代程度。建立社区的方式可以增强用户粘性从而降低资产移动性,例如微信读书的笔记共享和网易云的评论赞赏功能都是在建立用户社区。迎合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专业性和独特性也是降低资产移动性的重要措施,例如网易云音乐不断改进自己的算法工具,以实现更精准的歌单推荐。取得独家授权或是自身涉足内容生产环节都可以加强资产与内容的互补性,例如腾讯买断独家版权,一些网络平台自制综艺和电影,从事内容生产;原本已经拥有关键配套资产的企业可以通过同行业主体间的联盟,或是资产更新继续巩固互补性优势,例如院线联合抵制电影线上发行,影院设置IMAX屏幕、采用杜比音效等以配合电影制作技术的更新等。
根据前文的案例分析和PFI理论在文化产业中的适用机制,这里给出文化企业依据PFI理论从文化内容中更有效地获得收益的一些策略,如表3所示:
表3 文化企业的内容获利策略
2. 文化产业发展印证PFI理论新进展
与工业企业创新获利策略的逻辑类似,文化企业的内容获利策略同样是根据独占性机制和行业架构的变化调整自身配套性资产,以及通过影响独占性机制和行业架构进一步发挥自身资产优势,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印证了PFI理论的新进展。
(1) 改变独占性机制和行业架构都可以成为企业的战略行为。数字音乐行业中知识产权制度的严格化不仅是受到政策影响,也有腾讯音乐等机构的努力推动;几大数字音乐平台的版权合作说明企业行为会助推行业架构重构,改变价值分配规则。同样,迪士尼公司早年通过游说美国国会修改版权法以延长版权保护期限,亦是改变独占性机制的企业行为。
(2) 配套性资产的内涵不断丰富。“互联网+”对于文化内容和形式进行广泛而深刻的革新,在粉丝经济文化、泛娱乐文化、二次元文化等新型文化业态中,文化产业呈现出跨界聚合、模式创新、强IP驱动、场景体验等产业特征(16)刘怡,沈郊,郑艳儒.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治理优势与制约因素[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01): 87-95.,其配套性资产更丰富。不仅涉及传统的制造能力,还涉及发行、传播、营销等渠道资产,并且因为互联网上信息内容和技术更新速度很快,企业需要建立动态能力、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后发企业想取得市场突破也需要拥有创新意识和敏感应对行业变化的动态能力。
(3) 开放式创新在文化产业领域也频繁出现。例如世界知名博物馆通过“CC0无权利保留协议”开放馆藏作品图像版权;阿里文学提出开放版权由作者与合作方共享版权收益;用户生成内容(UGC)尽管创造性门槛不高,但越来越普遍等。开放式创新并非削弱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一直是文化产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保证创意产生的重要制度基础,许多文化细分行业中知识产权制度都在具体化和完善化,即使开放式创新也要以知识产权制度的规范与完善为前提。
文化企业是通过内容创意获利,与工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利有显著不同。文化内容具有易复制、可再生产等特点,文化产业具有IP效应、流量经济、媒介经济等特点,文化产业发展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具有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主导型和治理性特征,要求政府积极扶持并引导文化产业按照符合社会利益的方向发展(17)靳亮,陈世香.文化属性“三分法”与中国公共文化治理的本土化建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6(02): 76-85.,这些独特属性使得文化产业在适用PFI理论框架时呈现出一些特殊规律和局限性。
(1) PFI侧重于获取经济利益,但文化产业的核心远非经济利益单一维度。许多创作者是基于个人兴趣爱好或是取得认同而进行文化生产,一味强调经济收益反而可能会对创意形成产生负面效应。强调良性的文化生态环境是为了保证文化资源和创意内容不断产生、供给和演化;如离开良性文化生态环境,文化产业发展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2) 文化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和文化资源的社会公益属性使得文化产业要重视社会效益,文化产业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担负着文化传承、传播和创新的价值功能,其发展会受到更多的政府规制和政策影响,而利用PFI理论分析文化产业获利机制时可能会产生“近视症”,忽视其中的文化效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3) 文化资源具有衍生性,各个产业环节都可能再次进行文化生产。文化内容的价值实现过程不仅包含价值创造,还包含了价值再创造和价值延伸,对内容创意的合理使用能够不断增加其价值,而传统PFI机制中实现创新收益往往是基于特定的产品和技术,其价值会随着知识溢出、技术和产品更新而消失殆尽。
1. 基于创意生态理论对PFI机制的修正
互联网背景下很多文化企业都是平台型企业,通过提供文化内容服务获取用户流量和相关收益,但是文化内容具有易复制性且同类型企业竞争激烈,平台型文化企业必须要形成自己的文化创意生态系统,以保证文化内容不断产出,保持竞争优势。一方面,平台涉足文化生产环节,如喜马拉雅FM、哔哩哔哩动画、爱奇艺等都是以内容搬运为初始业务,但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纷纷开始涉足文化生产。另一方面,平台吸引文化消费者参与文化生产,如抖音、快手、知乎等平台的UGC模式,乐高集团建立“乐高创意平台”收集用户创意、125位画家共同绘制油画制作动画电影《至爱梵高》的创意众包形式。
创意生态理论强调多样性的参与者、网络化的关系结构和开放性的系统,更加契合文化产业(18)刘永孜.超越价值链的创意生态系统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1): 67-73.。通过建立文化创意生态实现盈利的方式不同于PFI机制中着眼于单个企业的盈利,而是呈现出“自利的利他”特点,能够实现多个主体共同盈利和企业的持续获利。文化创意生态理论对PFI框架的修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独占性要求宽松化,更强调企业的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文化企业通过共享知识和技术、开放版权、弱化内容壁垒,降低文化资源的获取障碍,将分散的创意资源整合以加快创意产生,与此同时,企业自身配套性资产利用率提高、实现了价值增值。
(2) 文化企业获取内容的途径和盈利的方式更加丰富,但文化内容仍然是核心资源。UGC模式和创意众包模式是文化产业中独特的创意获利方式,其本质还是文化企业获取和控制文化内容方式的创新,通过内容支撑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2. 从文化价值维度对PFI收益内涵的拓展
当今文化产业具有产业化、娱乐化倾向,资本逻辑掌控文化企业,导致文化价值被轻视和挤压,文化产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效益间的冲突更加尖锐,最终不但会瓦解文化价值,而且使本来可以发挥的效益也难以实现(19)单世联,卢子葳.文化效益冲突的意义及效果——兼论文化价值与文化效益的关系[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19(04): 4-14.。影视行业的天价片酬、“阴阳合同”问题,优秀民族文化在产业化过程中的庸俗化、同质化现象都展现了文化产业不同效益间的矛盾。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文化价值优先,才能协调其他效益的发挥,实现文化的健康发展。
强调文化价值意味着文化企业不仅要实现经济收益,还要肩负文化和社会责任: 一方面,文化企业要担当“把关人”角色,其生产和传播的文化内容要符合政治要求和伦理道德;另一方面,文化企业要肩负保护和创新传统文化的责任,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文化企业将实现文化价值纳入战略规划中,对于企业树立形象、打造品牌、实现长久发展、提高文化竞争力有着潜在好处。文化价值对PFI理论的扩展在于破除唯经济效益观念,文化企业从内容中获得收益应当包括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政治效益等多重效益,这也就要求文化企业积极履行文化和社会责任,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维护社会文化环境健康有序等。
3. 文化资源的衍生性特征对PFI配套资产的拓展
文化资源的衍生性特征表现为既可以对文化资源一次开发、多次利用,也可以基于现有文化资源交叉组合、多维开发。如迪士尼仅凭借对“米老鼠”这一形象的多次利用就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故宫文创产品的设计是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生活理念、工艺技术等交叉组合,迎合了消费需求。一个文化资源可以在动漫、文学、影视等多个领域里同时得到开发和利用,从而衍生出相关但不同的文化作品,实现价值开发最大化。
文化资源的衍生性使得文化企业可以既是配套资产方又是内容生产者,实现内容获利可以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再次开发。这也意味着较强的PFI机制中配套资产应当包括对文化资源的价值拓展能力。例如影视制作公司取得文字作品的改编权许可,然后进行相关的影视剧改编,就是文化内容的二次生产,是对原文字作品的价值再创造。动漫制作公司将动漫形象申请版权或商标保护,再将其运用到衍生品开发,正是原动漫作品的价值延伸。文化资源的价值拓展能力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代表了企业对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和高效运作能力,需要企业对文化市场需求有敏锐的感知、对相关知识产权有战略的管理意识等。
将PFI理论运用于文化产业,既是该理论在行业应用方面的突破,又是对文化产业传统盈利模式的理论创新,分析文化企业的内容获利战略,可以发现PFI具有文化产业适用性和一定的理论优势。文章梳理了PFI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进展,使用拓展后的PFI框架分析文化产业内容获利机制,以网络文学行业和数字音乐服务业作为案例(前者侧重于产业中不同环节,后者侧重于产业发展历程),提炼了适用于文化企业的创意获利战略: 就内容拥有者而言可以通过提高独占性、采取多样的授权形式、兼并关键配套资产提高其获取和保护内容收益的能力;就配套性资产方而言占据关键性配套性资产、提高资产互补性和不可移动性能提高其议价能力,获得行业更多利润。但同时也发现PFI理论应用于文化产业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文章从文化创意生态理论、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文化资源衍生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改进。
PFI理论自身的发展也启发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知识产权保护之路。文化创意产业需要规范的知识产权制度环境,从而增强其内容独占性,但同时要防止知识产权制度异化导致的“版权蟑螂”问题、版权垄断和版权过于分散对文化创意产生的负面效应等。独占性机制及其内生化并非文化企业内容获利的唯一路径,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是强调开放合作,共同建立良好的文化创意生态环境,鼓励文化资源的交流和创新。而企业则是通过掌控关键配套资产,获得文化内容的经济收益。
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新来自于大量小型企业以及个人的创意实践,而且大型文化公司也会选择将项目分包或者是生产环节外包给小型的文化企业,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文化产业集群,亦是呈现大量小型文化企业围绕着少数大型文化公司或者是关键文化机构分布的形态。在此背景下中小文化企业内容获利机制与大型公司、平台型文化公司盈利机制有何不同?PFI理论对于小型文化企业获取内容收益是否依然有效?这些问题是进一步研究中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