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钧
[摘 要] 在高校转型的背景下,针对地方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提出探索“学研赛工程化教育”的教学方法,深化了“实基重能、学训嵌融、赛创提升”的办学特色,凝练了“嵌入融合式教学”的教学特色。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导向,满足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重构以“适应区域经济的机械工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地方经济;能力;素质;专业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092-02
一、前言
现阶段,需要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工程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结合自治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全区和其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改革背景
国家发布《中国制造2025》,关键是工程人才要具有创新能力。梧州学院是较早进行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高校之一,2015年获批成为区级整体转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此基础上,梧州学院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自开展项目建设以来,学校扎实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工作,提出转型目标:地方性、应用型、特色鲜明的地方大学,以学生基本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为主导,实施学用、学做、学创三结合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我校机械专业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逐渐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机械类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相互选择中,企业对具有设计研发能力的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迫切,但高水平的毕业生人数较少,人才培养目标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面临专业改造的压力
专业虽办学较早,但发展较慢,专业面临师资偏弱、实验设备投入不足等问题,设备需改造升级,人才急需重点培育。
(三)“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缺乏
随着高校扩招,年轻师资队伍壮大,导致有着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梧州学院普遍缺乏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老师,“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机械专业“工程化”人才培养难以推进。
(四)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
实践教学大多还是按照传统的实验室验证式项目来开设实验。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未进行合理有效整合,实验室的布局难以申请省部级平台示范中心等项目,实验教学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五)教学方法传统
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教育手段和方法传统、单一,难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六)闭环系统尚未形成
教学督导制度还不够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执行力度不够,整个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监督、检查、反馈、整改、帮扶的闭环系统。
四、针对我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1)面向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如何重构机械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2)结合广西和地方发展,如何构建产学结合的机械工程卓越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与机制?
(3)如何构建适合全区的产学互动的专业建设机制和机械作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五、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
(一)实现目标教学
树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理念,针对机械专业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提出“抓素质、强实践、提能力、有特色、重创新”的培养模式,启动以培养“机械专业具备良好工程能力和良好创新意识的工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制订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二)认真落实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厂中有校”特色教学
依托地方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开展产学互融教学实践,通过教学改革项目把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融合,结合企业实际,抓住“厂中有校”特色,推进工学结合课程项目建设。与市内外多家企业搭建“协同育人”基地,将部分主干课程转移到企业授课,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突出工程性、工艺性手段,突出产教融合的办学机制,创新区域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提出擬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方向
以“大制造”为背景,建设一个产教研特色鲜明,满足教学、生产、科研等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重构课程体系和方向,实施课程和项目并行、实践牵引的教学方法;以能力和素质作为嵌入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制作大赛等,探索建立工程技术教育与职业资格对接认证相结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中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比重。
(四)教师教育观念进一步转变
教师自觉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色转变,进一步规范教学,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摆脱出来。学院支持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六、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瞄准机械等相关产业人才需求,按照“社会急需、优势突出、服务行业、特色鲜明”的原则调整专业方向,以应用机械专业为龙头,借助开放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平台,科学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
2.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工程创新能力为重点,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课程及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
3.推进工学结合课程项目建设。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教学模式为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制作大赛等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科学地开展工程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内涵
基于机械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分布调研和人才需求的动态分析,针对职业工程技术岗位的“接口”问题,在专业设置中妥善处理好适应性问题。机械专业采取多接口,适当地多设选修课,拓宽基础,做到专业内涵和学生就业选择途径相结合,实现专业设置的柔性化。
(三)优化师资结构,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加强“双师型”素質队伍建设。探索“双师型”教师“企业挂职+实训锻炼”的培养办法,建立“双师型”培训基地,实现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依托“双师型”队伍,发挥实践基地技术人员的作用,实现科研与教学相融合。
2.创新举措,汇聚高层次人才。依托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加大区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校内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力争重点专业领军人物的引进和培养实现突破。依托市、院级重点专业,实施特聘教授计划。
3.增强科学研究硬实力,提高服务软实力。整合科技资源,加大重大项目培育,建设跨专业、跨领域团队,实施科技驱动,推动产学研密切结合。
(四)探索“学研赛”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重构适应区域经济的机械工程人才“学习产出”框架和培养体系,提出“学研赛工程化”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为教学,载体为项目研发,学科竞赛为创新思维,将“学研赛工程化”相互融合,课程与项目并行,竞赛与学习交融,形成“产教融合、素质嵌入”的人才培养机制。
(五)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加大对实验、实训和实习课程教学过程的监管力度,保证“三实”课程的教学质量。过去的5年,学院重点加强“三实”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促进“三实”课程考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校企、校地合作的力度,与高新区、再生资源区、不锈钢产业园区等多家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合作的内容,扩大合作的范围,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
(六)构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网络平台
1.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完善院级教学督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机构,严格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分工负责,分级管理。
2.基于OBE教育理念,构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网络平台。构建主体为学生,构建“教学质量过程跟踪”监控平台。结合教学效果反馈,不断提升标准,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书育人。
3.结合产学研项目,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立稳定的校外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群,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构建校内外、课内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七、教改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一)重构课程和实践教学一体化体系
依托地方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结合企业实际的育人环境,抓住“厂中有校”特色,逐步形成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OBE教育理念,构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网络平台
实现教学环节、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三位一体的达成度评价。
(三)重构适应区域经济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提出“学研赛工程化”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以“高素质机械专业工程能力和良好创新意识的工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稳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认真编制2016—2020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增加政校企协同育人基地8个,由学院主导建设的梧州高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得各方好评,对外合作办学工作成效显著。
八、结论
依托地方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以工程实践教学为中心,探索学研赛工程化教育,重构以“适应区域经济的机械工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实基重能、学训嵌融、赛创提升”的办学特色,凝练了“嵌入融合式教学”的教学特色;实施“实基重能、学训嵌融、赛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转型发展工作中,“嵌入融合式教学模式”在全院课程教学工作中得到固化,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形成面向企业需求的多元化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雪莲,赵桂龙,高泽斌,等.地方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农业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性改革初探: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0(2).
[2]韩玲.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7(20).
[3]吴灵辉.莫用“迎评”思路应对教学诊改[N].中国教育报,2018-06-12.
[4]崔江涛.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多样性评价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8(4).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