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富奎
一、课程定位
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出发,探究葫芦课程在国家课程中的属性。寻找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内在联系,发现两种课程脉络相连。为国家课程焕发新的育人活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尝试学科融合教学,探索出符合校情和学情的校本课程。
把学生喜欢的葫芦工艺课程建设成完善的校本课程。课程里有生物、美术、劳技、信息和语文等多门学科共同育人,这种方式弥补了单科课程的间隙,重建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葫芦种植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和劳动教育,物理、化学和劳动技术三门学科重技能,整合到各种工艺作品的设计和开发中,结合美术知识美化我们的葫芦工艺作品。多学科之间的关联就是由一粒葫芦种子到一个葫芦工艺作品的产生的过程,多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就是通过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实现掌握一门技能,且学会美化生活,更换取生活资源,提高幸福生活指数为课程总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的共同育人的功能与价值。
二、课程基础与目标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要为了本校的发展、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达到学校的整体育人效果。
上海青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拥有丰厚的田园资源,不少学校的校园里就设有精美的菜园。我校有一方空间常年种植葫芦,面对这一取之不尽的生态资源,萌生了葫芦工艺特色课程创建的灵感。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全部为来沪务工者子女,我们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情况。有孩子的艰辛,更有家庭的艰辛,有必要通过校本课程来实现“变苦菜花为宝葫芦”的课程价值取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适切而充分地发展
葫芦烙笔画课程结合校园文化进行创作。我校的校训是“知书、达理”,核心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智、礼、义、信。”于是就开设了相关主题的烙画教学,对“仁、智、礼、义、信”的内涵用烙畫的形式再创作,来助力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字体设计佐以画面,再通过掌握的烙画技法来烙在葫芦上。最后,把学生的优秀作品装裱后展示在学校的走道里和班级里,并颁发由学校开具的展出证和收藏证。校园里的文化墙设计都采用了葫芦烙画工艺,使得校园里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学生变得很有礼貌了,说话也多了一份儒雅。很多同学的葫芦烙画在展出的同时也起到再次传播校园文化的作用。因此葫芦课程教学中呈现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我校的校园文化精神:自信、自律、追求、进步。葫芦烙画课程是催发孩子心灵快乐和引导孩子创新意识的平台,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校园美术活动的美丽是教育智慧与能力的体现。葫芦工艺课程活动已经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艺术盛宴。校园走廊、专用教室、成果展示平台以及即将建成的校园“葫芦墙”……处处印刻葫芦文化,体现葫芦包容和创新的精神,葫芦课程实现在学校整体育人的效果。
三、课程的具体实施
从原先单一美术学科碎片式研究的突破走向多学科共育并进的综合性大课程,以此课程的实施提升学生品质的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发展,成为上海百所强校建立典型的一校一品示范校。
强校工程的指导意见“优质品牌打造”。通过创建创新实验室、开设丰富的课程、转变教学方式、建设特色课程等措施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在课程的开发初期,主要以美术学科的技能教学为主,如在葫芦上彩绘、雕刻、烙画等课堂教学,随着教学的深入,发现这样课程受到很大的局限,学生拿着一个葫芦,缺少和葫芦的感情,做不到因形而意,没有和葫芦的对话,创作出来的作品深度不够,对葫芦的文化不够了解。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把校本课程融合成为大单元、大主题式的课程,以综合实践和动态生成为主要教学形式。各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的课程目标、知识体系、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共同寻找相同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收集起来,除去课程之间重复的部分,生发出学科融合的联系点,优化课程之间的结构,形成学科融合教学的课程体系。
至此,校本课程主线重新定位:种植葫芦课程中渗透劳动育人、生命教育,建立学生和葫芦之间的情感;在技能学习中多学科融合教学,形成新的作品形式;在葫芦文化学习中结合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挖掘文化的深度内涵。
为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我们在课程设置时注重各种资源整合、多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构建教师交流应用平台。学科协同发展将葫芦工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多层面融合,构建全新的学科融合课程体系。
四、课程价值
整合出一门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它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校本化实施的典范,又是强校工程和一校一品的名片。
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多门学科之间融合教学,通过知识互联,提高教师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使得学生综合能力也得到提升。
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老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养均得以提高。同时形成自己的课程资料和教学经验集,为一校一品的名片添加厚度。
(作者单位:上海市佳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