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个什么"典"?

2020-08-19 12:53贺杨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法典民事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经过一代代民法学者接力奔跑,我们告别了“散装”的民法时代,迎来了崭新的民法典时代。民法典有哪些精彩内容呢?

一、胎儿有继承接受赠与的权利。这可是新鲜事情,如果一个胎儿还没降临人世父亲就去世了,胎儿可以继承财产,当然,如果胎儿出生不幸夭折,那他的继承权也是不存在的。

二、立遗嘱以最后一份为准。遗嘱这事很有趣,许多人往往写写改改,立下多份遗嘱,怎么办,法典说了,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三、离婚先别慌,冷静30天再说。冲动是魔鬼,一年轻小两口曾因为小孩取名吵架,第二天便把婚离了。以后离婚,交了申请必须过了30天的冷静期再说。

四、取名字不能率性而为。父母亲都姓张,女儿不能随便姓李,除非你说得出个所以然。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其内容涵盖几乎所有民事活动,因此必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从1954年首次启动民法典起草工作,到现在民法典呼之欲出,几代人念兹在兹的“民法典梦”即将照进每个人的生活;7编加附则、84章、1260个条文……厚厚的民法典草案,不仅凝结了无数法学家的心血与努力,同时也承载着广大人民的祝福和期盼。

文本解读:湖北省枝江市一中  贺杨柳

角度一: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与民法息息相关。高空抛物怎么破、遭遇性骚扰怎么办、窃取个人信息怎么治……公众关注的每个热点、难点和痛点,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解决办法。居住权怎么保障、人格权怎么维护、侵权责任怎么追究……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够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据。以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为立法宗旨,民法典的“人民性”,首先就体现在了解社情民意、采集众智民声,“民有所呼,法有所应”的立法过程,彰显了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角度二:各项民事活动的规则

民法典并不仅仅只是权利的宣言,更是民事活动的基本遵循和依靠。民法典不是政治口号,它所建立的各种法律规范和制度,都要实实在在地作用于社会的现实领域,都要贯彻落实到我们每一个自然人、每一个团体的身上,而且要落实到我们从事民事活动的时时刻刻。所以,我们要从国家治理的实际效用的角度来理解民法典的编纂和实施,尤其是要从当前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理解这部伟大法典的重要意义。

角度三:整个民事法规的升华

民法典不仅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同时也是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出台后,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被替代。民法典就好比人民权利的大厦,如果说这个“典”字是一栋楼,由很多“房间”组成,这些“房间”可以看成是各种现有的民事法律,民法典把它们整合在了一起。这个“典”字,方正、不杂乱。编纂民法典不是简单汇编打包,而是体系化整合、丰富、完善,是在法律实践中“提取公因式”,在集思广益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时文链接

民法典,织起公民权利保护网

□伏特

第十三屆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体现着其对公民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全方位多维度的保护。这是一部既有长度宽度,又有深度温度的法典,每一个条款的制订都充分考虑国情民情、社会新变化和传统执法的实际。

织密权利保护网。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纷繁复杂、情况多变,更需要让老百姓时刻接受法律的保护。《民法典》中人格权独立成编,彰显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将一个人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了胎儿时期,同时对死者的相关权利予以保护,彰显全时保护。从经济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到收养送养儿童、未成年人保护,再到居民缴纳物业费、处理离婚或者继承……无论是重大纠纷,还是微小摩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和明确的处理意见。条款中看似简单的年限、年龄范围,看似微小的文字区别,都蕴含着对法律精神和我国国情的深刻理解。

立足国情和实际凸显现实意义。过去,一些法律法规因为更关注普遍现象并注重适用对象的一致性,客观上形成漏洞,让一些违法行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被追责,难以裁定或者执行困难。《民法典》的编纂显然充分考虑了过去法律制定不完善的情况,更注重对一些特殊情况的考虑和规范。如草案延长了未成年人受性侵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就是充分考虑到现实中一些未成年人遭性侵后因心智未成熟未通过法律寻求保护,而成年后又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形。虽然这些特殊的情况发生比例并不高,但这恰恰反映了人们的痛点,而《民法典》对这些特殊细节的考虑,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

直面新情况新问题防止法律真空。时代在变,社会问题、社会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如果法律的制订不能与时俱进,就可能产生法律真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民法典》充分考虑到社会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如针对平日里老百姓反映最多呼声最大的社会问题进行规范。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偷拍偷录、隐私泄露、信息骚扰等现象,《民法典》明确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不得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等。对于近年来高层住宅增多高空抛物成灾的问题,《民法典》更是作出了更合理的处罚,防止了无辜者为肇事者受过的情况。与时俱进的条款设定增强了《民法典》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民法典》以其系统性、全面性、细致到位的条款,为每一个中国人民织起了权利的保护网。它拓宽了法律对公民保护的长度、宽度、深度和温度,必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选自《人民网》)

点评:这是一篇内容充实、层次分明的好文,文章标题《民法典,织起公民权利保护网》开门见山,亮出中心论点,言简意赅,接着横行展开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民法典的价值与意义,其间能结合具体内容展开,增强了说理的针对性,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使得文章前后文脉贯通,结构完整。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法典民事民法典
无信不立 无诚不久——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那些规定
论作为判例法典的《春秋》*——以复仇为例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民法典诞生
论民事共同诉讼的识别进路
民法典来了
中国民法典,诞生!
加强民事调解 维护社会稳定
西夏法典的演变及缘由综论
《汉穆拉比法典》是真正的法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