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成功回忆新四军第5师中原突围

2020-08-19 12:52
今古传奇·双月号 2020年4期
关键词:陕南纵队敌军

汤成功,1906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现湖北省仙桃市),1928年10月起参加革命工作,不仅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还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我党我军的优秀干部。1942年至1944年,他任新四军第5师15旅政委,参加了中原突围,以下是他的回忆。

“同志们去新地区军队工作,要像杨柳树那样,插到地下生根发芽,旺盛成长”

1946年,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百万军队全部美式装备,下山抢占民主抗日根据地地盘,抢夺抗日战争胜利果实。蒋介石首先占据武汉、郑州,控制封锁平汉线铁路以及西安、重庆。然后,国民党军约20万人包围了大别山新5师,当时新5师兵力仅6万余。

蒋介石想一口吃掉新5师,但兵力还没有完全部署好,美国军事顾问为了帮助蒋介石把围攻新5师的计划安排得更周密、更全面,设下缓兵之计,由国民党、共产党、美国三方代表组成调处小组,解决国、共双方警戒可能发生的冲突,划平汉线以西为宣化店缓冲区,双方都不准进入缓冲区。

新5师为实现党中央拖住中原国民党军队的意图,利用美国调处的机会,解决内部形成的混乱思想,统一认识。同时组织动员编余的地方机关团体人员,愿意回家的安排回家,不愿回家乡的跟随骨干转移到华北广大老根据地去工作。

有部分由洪湖地区来的同志化了装,穿戴国民党军队服装、帽子,扮国民党的军官,经过艰难历程回到贺老总的晋绥军区。贺龙、关向应是我红军时期的老首长,当时我也想趁军事调处的机会回晋绥军区去。但是又想到,延安抗大毕业时,党中央领导人在欢送我们干部大队去大别山新5师工作时,毛主席曾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志们去新地区军队工作,要像杨柳树那样,插到地下生根发芽,旺盛成长。”因此,我还是决定留了下来。

从突围开始到陕南山地,我军与尾追之敌整整磨了7个月

1946年6月,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包围新5师的兵力已增至30余万人,党中央根据敌我双方当前力量对比,要新5师抓紧调处时期突围,并拖住敌人,疲劳敌人。

新5师分三路进行突围,于1946年6月16日晚开始行动。我15旅为王树声纵队的前卫,由南路向平汉铁路以西突围,天刚拂晓时,我15旅就走过了铁路以西30里,在大坪坝休息。王树声司令员率纵队3个旅共10个团,分三路并行前进,到10点钟才过了铁路。

我到大坪坝后,得到命令烧饭吃。此时,武汉行营郭忏带装甲兵增援东路敌人,追击上来,我15旅与郭忏在大坪坝打了一仗,敌强我弱,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残酷,持续了两三个小时。为了掩护随军家属脱险,我负了伤,左大腿被子弹穿了个大洞。卫生员绑了绷带后,我又迅速协同王海山(第15旅旅长)指挥战斗。直到王树声纵队赶到,对郭忏装甲兵增援之敌展开猛烈攻击,郭忏部敌军被打垮,逃向铁路东站去了。

战斗结束后牺牲了100多位同志,其中有班、排、连长。我同王海山默哀安埋了他们。我们接到命令继续西进。我的伤腿行走困难,旅长找到王树声司令员,送我一匹大骡子,又重新给我配备骡夫、通讯员和警卫员,王海山旅长天天扶我上、下骡子,照顾我,使我能拖着伤腿继续随部队行军宿营,牵着敌军向西行进。

部队进到襄阳、樊城,我旅前卫梯队在老河口下游30里找了若干大船,趁夜间先行渡过汉水,向河西岸警戒,掩护王树声纵队在第二天上午强渡汉水。敌人发现后,派来飞机在河两岸轰炸、扫射,纵队部命令部队白天停止抢渡,待天黑后再抢渡汉水。晚上,在暗夜的掩护下,主力部队绝大部分渡过汉水,只有少数部队被敌人阻断。王海山爱人袁凤志被敌机扫射中弹牺牲,8岁儿子小方由通讯员照顾,随部队西进到武当山的房县地区。

进入房县地区后,我15旅用电台同中央联系,得到指示与王树声纵队分开行动。王树声司令员、刘昌毅副司令员刘子久副政委按中央电令,率纵队向四川进军,在入川的道口城口遭到重庆行营何应钦、潘文华、罗广文部队阻挡。王树声率纵队折返回武当山,企图夺取房县县城,却被几路敌军合围。在既没有夺得房县县城,又突围艰难的情况下,为保存部队骨干力量,整个纵队化整为零,后来到华东地区陈毅的部队,又成为一支主力军。

而我15旅则迅速向陕南山区行进拖住敌军,掩护王震旅通过陕南回延安。我旅为掩护王震旅急速前进,采取推磨战术,与敌军周旋,拖住、调动尾追之敌,从突围开始到陕南山地,与尾追之敌整整磨了7个月,真是艰苦。

我旅每天行程80里,尾追之敌分三路追击,每日多则行程60里,少则50里,敌军官穿着皮靴骑在马背,士兵走不动,只有干着急。我旅走10天选个地形好的地方补充粮草,休整待敌,敌军追上来,我军转个大弯又走了。

敌军后勤供应不上,为解决粮草问题,在追击沿途设立兵站不少。我15旅在与敌兜圈子时,常出敌不意打下敌兵站,收缴武器、弹药、粮草补充自己,还缴获到不少敌人军官吃的食物。

我15旅政治部有8名民运工作员,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地方党组织,协助我旅安置伤病员,补充给养。最困难的是骡马,马蹄的蹄铁无法解决,山地石头多,骡马蹄内掌出血无法随军,只好送给当地老百姓。

旅级干部没有了骡马骑,找根树棍当拐棍帮助行军。旅长王海山的8岁儿子小方没有牲口骑,老百姓便用背兜背着行军。干部们最关心小方,为保障小方遭遇敌人不出问题,旅党委考虑找地方党同西安地下党组织联系,将小方寄放地下党员家,但王海山不同意。旅长每天指挥部队行军打仗,管理军务又要照料小方的生活,很劳累。小方年小又常生病。旅党委多次讨论研究,找了个党员卫生排长,请她照顾好小方,以减轻旅长事务,集中精力指挥军事行动。

新5师中原突围取得了圆满的胜利

王震旅到达延安后,针对胡宗南南北策应,东西路夹击的严峻形势,旅党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作出了决定,我旅全力绕陕南北山东进,把夹击我15旅之敌军通通引向东。在两个月时间里,当东西之敌会合时,处处扑空,始终没有找到我15旅,总是被我们甩在后面。

在与陕西地方党组织联络时,证实夹击我军之敌合力东进的情报属实,我15旅决定回头再向西进。途中找到黄赖奋独立团,会合继续西进。我电告中央,15旅、黄赖奋独立团、陕南柞水游击队3支部队会合在一起,已进到陕南柞水游击区哲住休息。

党中央依据我旅报告的情况,即派韩东山(原红四方面军军长)通过西安地下党组织护送,到陕南柞水地区找到我们,传达中央指示:三支部队组建成陕南纵队,陈光瑞任纵队司令员,王海山任纵队副司令员,韩东山任纵队政治委员,我任纵队副政委并兼柞水地区工委书记。

我15旅为回归新5师的建制,根据中央指示,由晋南军区保证以新5师15旅为基础的陕南纵队北渡黄河进入山西。晋南军区黄克誠司令员派遣侦察部队,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秘密行动,暗渡黄河,深入陕南北山地区找到地下党组织,控制渡口、渡船。另派出侦察小分队,穿过敌战区,找到地下党与我陕南纵队取得联系,确定时间渡黄河,安排我7个团和直属队分渡口由南向北渡。由于组织严密,安排巧妙,部队安全、顺利地渡过了黄河,到达晋南军区。黄克诚司令员带他的部队列队热情地迎接我们,安排住地、动员当地群众团体向我们各旅各团作了极为感人的慰劳。

至此,新5师中原突围取得了圆满的胜利。

(责任编辑:陈毓婧;来源:《新四军第五师中原突围》《中华魂》2010年第1期;作者:汤成功)

猜你喜欢
陕南纵队敌军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五 重装出击:美军M1坦克战术(19)
动画IP《海底小纵队》推出大电影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粤中纵队之歌》情景歌舞剧牵动阳春观众心
尴尬的陕南
陕南民歌艺术生存状态分析与研究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雁群藏敌情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大雁带来的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