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骞 云森
摘要:随着我国在安全输血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安全输血已倍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医院输血科(血库)都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存在一些缺陷。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输血信息系统的管理要求,我们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构建了一种全程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血制品入库、血液前处理、临床用血、用血申请审批、输血前评估、标本流程管理、实验管理、配血管理、发血管理、退血管理、不良反应登记、血制品追踪与监控、库存管理、发血情况跟踪、系统用血管理和系统报表等,全面实现了临床合理用血、安全用血的全过程的信息管理需求。
关键词:临床输血;信息管理;安全输血;输血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9-0209-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输血科承担着医院各科室用血的管理、血型血清鉴定等诸多工作,目前仍是人工管理血库的工作方式,随着医院的发展,血制品及用血的逐年增加,现在的管理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血制品库存量不及时、不准确,检索统计不方便[1]。通过实施该系统,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血库的管理和服务中,使其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医疗信息化管理的需要[2]。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三级甲等医院对临床输血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我们对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输血信息系统整体做了升级,应用一年多来用户感觉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概述
1.1血库系统主要特点与优势
(1)遵循输血技术规范与标准。系统的设计完全符合输血相关规范和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操作系统会智能提醒,让输血流程更加规范。
(2)数据封档存储。业务数据采用正式表和封档表的方式存储,正式表中只保留较短时间内的数据,保证系统的运行速度,封档数据的再次修改系统自动将数据还原到正式表中,数据封档存储方式不影响数据查询和统计。
(3)系统日志记录。用户对系统所有操作的详细记录,包括用户登录信息、资料的修改、结果的删除和修改、报告打印日志记录等,方便管理人员对原始数据的查询和错误纠正。
(4)开放式接口解决方案。系统接口设计方式完全是开放式,采用Web Service/XML技术,可以方便实现血库系统与医院现有HIS、LIS、中心血站等一系列系统的接口,方便数据集成与交互,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更加准确、可靠。
(5)开放式报表管理。系统支持报表自定义功能,用户可以自行定义设计所需的数据报表,同时系统已提供各种类型的查询和统计报表。
(6)条码化管理。系统全程通过条码化进行管理,能够识别血液中心血袋上的各种条码信息,只需用条码枪扫描识别就可以轻松完成血液的出库和入库操作,提高血库信息管理效率、质量,从而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7)标本过程确认与监控。标本确认流程完全遵循实验室IS015189、CAP进行设计,确认过程包括:采集确认、收取确认、送检确认、签收确认等,提供流程监控功能,可以实时查看标本的当前状态。
2 项目目标
(1)建立输血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2)实现输血全程条码化管理,优化流程,更好地为临床服务。(3)严格的操作规范,保证輸血质量安全,杜绝医疗差错。(4)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完整记录输血的全部数据。(5)提供友好、易学易用的用户操作界面。(6)临床用血网上申请,自动从外部系统提取相关数据,智能提醒。(7)临床用血制度化管理,可以定义多级审核流程。(8)输血指征自动提示,实现临床用血申请的智能化。(9)血制品的配血发血管理,血袋回收管理。(10)临床用血评价管理,合理管理临床用血。(II)血制品过程追踪和监控管理。(12)实现血制品、实验数据、工作量等全部的查询统计报表。(13)与HIS系统无缝对接,实时确认费用,杜绝漏费。(14)与EMR、移动终端无缝集成,实现数据共享。
3 系统功能简介
(1)血制品入库。血制品入库提供手工入库、扫描条码入库、导人文本批量入库、血站接口入库等多种方式,将血制品的数据资料录入到血库系统中,尽可能地减少手工劳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已入库的血袋系统提示不能重复入库,血制品已出库时不允许再次修改。入库统计资料统计、查询,相应入库单据的打印。
(2)血液前处理。血液前处理对于血制品在输血科的内部管理非常有效,血液入库后扫描核对,同时为血袋生成一个内部的预配血号,可以设定不同的分配规则,根据血制品和规格生成不同的号码,相对于血袋上复杂的条码更加容易区分和管理,也利于标本的上机检测。
(3)临床用血。申请系统提供临床用血申请模块,与HIS系统、护理系统、手术麻醉、电子病历系统实现集成,医生填写输血申请,系统可根据病人ID号自动获取病人的基本信息以及与输血相关的各项检验项目结果,方便申请医生核对,同时也可以手动补录和修改。可以设定多种申请类型,如常规申请、紧急申请、备血申请、非同型血液输注申请、急诊输血申请等,申请单可设置必填内容,填写完整后才能发送申请,但对于紧急用血申请也有紧急的处理流程。同时系统会用各种状态提示该申请单的输血前评估、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及审核、申请批准情况。用血申请包括常规用血、紧急用血、自身输血等类型,根据医生选择的申请类型,系统智能显示申请填写内容,同时可以通过设定的规则提醒是否自身输血。
(4)用血申请审批。输血申请需根据相关的输血规定对申请进行审批,如输血大于800ML或1600ML以上的需经过多级审批流程才能通过,审核规则可以由系统自定义。根据国家输血规范规定,所有用血申请都需核准,用血小于800ml,由申请医生的上级医师进行核准。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手工填写审核流程,支持纸质的审核流程。输血申请审核通过后,自动产生医嘱信息插入HIS系统中,实现与医院系统的数据同步。
(5)输血前评估。系统提供输血前评估,医生填写手术信息,系统自动提取检验结果与病人的基本情况、输血相关指征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分析得出本次输血的评估报告,提示医生用血是否合理。如某些检验指标应申请相关的血制品。一些特殊的用血,医生还必须填写相关原因。系统可以提供数据接口供电子病历系统调用,将输血相关内容通过文本的方式弹出显示框,医生书写病程记录时可以任意复制内容粘贴操作。
(6)实验管理。实验管理支持输血科所开展的检测项目管理,如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效价测定、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等检测实验,标本签收后确认相关医嘱和费用,标本手工或上机检测,与仪器实现双向通讯,自动接收仪器结果,可同时显示历史结果进行对比和提醒,特殊结果系统自动报警,如RH血型为阴性,抗体筛查阳性等。结果审核后可以选择传输到临床报告查询系统或电子病历的归档系统中。
(7)配血管理。血库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可以通过扫描申请单或条码的方式实现病人资料的登记,自动提取交叉配血结果,若交叉配血结果与历史结果不一致时提醒操作人员,选择血制品类型后,系统自动显示库存相应的信息,也可以直接扫描血袋上的条码进行配血,系统具备智能提醒的功能,因误操作等原因导致血制品类型不一致时系统会自动提醒。配血完成后系统自动收取配血费,打印配血报告单,并发送领血通知到临床,临床客户端会自动弹出领血的消息,也可以发送短信给主管医生。仪器接口可实现交叉配血的双向通讯功能,系统将配血指令发送给仪器进行配血,接收配血结果(须仪器支持配血通讯)。输血科同时需要登记互助献血单,扫描献血单上的条码进行登记,确认后才能进行配发血。
(8)发血管理。系统可与护理系统实现集成,在护士工作站收到领血通知后,打印领血申请单到输血科领血,输血科工作人员扫描领血申请单进行确认,并要求发血人和领血人同时在系统中进行签名确认后才能发血,领血人可以在窗口外的小键盘中输人工号和密码或者插入密钥,发血的同时系统进行费用确认,完成发血。
(9)不良反应登记。血液输注过程中,系统要进行输血复核,同时操作人员要记录输血过程信息。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填写不良反应登记标本,填写不良反应类型、症状,临床处置记录,输血科处置记录,形成完整的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发送给输血科和医务科审核,若未填写不良反应登记时,系统将自动提示,須完成当前的工作才能使用其他输血功能。
(10)血制品追踪与监控。系统支持血制品的全程追踪与监控,每个血制品当前的状态及去向等相关信息都可以在系统中监控,同时可以在输血科的大屏幕上显示,如某袋血是发血给哪个病人,输血后的评价等信息。
(11)库存管理。通过系统的库存情况查看功能可方便快捷的了解当前库存信息,同时按分血制品种类、血液型号等条件分别查看库存信息,具有血制品库存量过低提醒功能。系统可根据血制品失效期限自动计算失效日期,并根据接近失效日期的天数做出不同程度的过期预警提示。对于过期血制品可用血品报废功能进行报废,同时检查质量有问题血制品也可通过此功能进行报废,并且可进行报废血制品查询。
(12)系统用血管理。根据各个用户的担任职务所完成的工作内容,系统采用分角色管理用户所能使用的系统功能,如管理员、输血科医生、临床医生、护士等不同角色,即能保障各个用户能正常完成自己的工作,也能防止越级操作出现的问题。
(13)系统报表。系统所有报表都为开放式报表,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报表和设计,报表支持按数据和图表方式显示,支持导出Word、Excel、PDF等电子文档,同时可以增加水印、条码等防伪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普山,叶汉深,钟彩霞,全程管理的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输血杂志,2016,26(7):677-678.
[2]李红梅,何江,冯宁,等,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安全输血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308-309.
【通联编辑:代影】
作者简介:冯骞(1984-),男,实验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