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剑 周 成 田小青 王艳秋 计天岑 吴三妹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01600)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俗称白叶虫、包叶虫等,是水稻生产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具有食量大、危害重等特点,是水稻植保工作中的主要防治对象。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为主要为害方式,缀叶成纵苞时,躲藏其中取食叶片上表皮及叶肉,形成白叶;为害严重时可引起水稻分蘖减少、植株缩短、产量降低。一般在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及2龄幼虫高峰期前进行防治[1],在水稻分蘖期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并保护天敌和稻田环境。
稻纵卷叶螟在上海郊区无法越冬,初代虫源在当年5月从南方迁入,一年发生4~5代,存在世代重叠现象,一般以第2~5代是为害代,以第3~4代为严重为害代[2],其中,以4龄幼虫食量最大,为害最重,又被称为“暴食期”。上海市松江区水稻生产以家庭农场[3]为主要生产模式,历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给水稻产量造成了极大影响。但近年来,松江区防治稻纵卷叶螟以化学防治为主,因常年连续使用同类药剂,稻纵卷叶螟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因此,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笔者开展了三种不同剂型的氯虫苯甲酰胺新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供试水稻(粳稻)品种为“松香粳1018”,机插秧栽培,播种日期为2019年5月27日。试验药剂为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WG,富美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SC,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5%氯虫苯甲酰胺超低容量液剂(UL,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SC,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试验设在松江区杨仁云家庭农场进行。试验共设5个处理,不设重复,施药时间为7月22日,试验处理设计及处理区面积见表1。
表1 试验处理设计及处理区面积
分别于施药后3 d、7 d、14 d进行防效调查,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5穴水稻的卷叶数,计算卷叶率和卷叶防效,同时调查田间残虫量,计算虫口防效。
计算公式:卷叶率(%)=(调查卷叶数÷调查总叶数)×100;卷叶防效(%)=[(空白对照区药后卷叶率-药剂处理区药后卷叶率)÷空白对照区药后卷叶率]×100。每667 m2残虫量=(调查残虫量÷调查总苗数)×全田总苗数;虫口防效(%)=[(空白对照区药后每667 m2残虫量-药剂处理区药后每667 m2残虫量)÷空白对照区药后每667 m2残虫量]×100。
由表2可知,处理(1)、(2)、(3)、(4)施药后3 d的卷叶防效分别为73.65%、68.47%、60.91%、46.22%,虫口防效分别为73.91%、94.57%、83.15%、33.70%;施药后7 d的卷叶防效分别为75.82%、79.95%、78.37%、76.55%,虫口防效分别为95.95%、92.31%、91.90%、83.40%;施药后14 d的卷叶防效分别为82.58%、90.17%、88.95%、88.58%,虫口防效分别为96.62%、97.08%、96.82%、96.95%。
施药后3 d,处理(1)、(2)、(3)的卷叶防效和虫口防效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药剂,其中卷叶防效最好的是处理(1)、虫口防效最好的是处理(2),说明三种剂型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速效性均优于16%甲维·茚虫威SC,但不同剂型之间的速效性有所差异。施药后7 d,处理(1)、(2)、(3)的虫口防效接近,显著高于常规对照药剂,说明三种剂型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均有较好的持效性。施药后14 d,仅处理(1)的卷叶防效较低,其他药剂处理间虫口防效和卷叶防效均无显著差异,说明三种剂型的氯虫苯甲酰胺与16%甲维·茚虫威SC对稻纵卷叶螟的持效性均较好。
表2 施药后不同时期各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本试验中未观测到试验药剂对当地天敌生物有不良影响,说明试验药剂符合对环境友好的要求。
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剂型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速效性均优于16%甲维·茚虫威SC,在田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时,可优先考虑采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防治,以达到快速控制虫害的目的。从持效性来看,16%甲维·茚虫威SC与三种剂型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
在田间稻纵卷叶螟发生量较低时,可根据成本交替使用相关药剂,或依据兼治其他害虫的原则选择相关药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