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文,金 鸿,陈 勇,吴冬梅,倪定琴,汪忠荣*
(1.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凯里556000;2. 凯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凯里556000; 3. 凯里市宏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凯里556000)
黔东南州属于喀斯特山区地带,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了规模化猪场的建设,现有平均年存栏种猪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10个。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净化是种猪场防疫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解我州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免疫状况,本试验通过对3个具有代表性的规模猪场进行伪狂犬病免疫抗体监测,为该病的防疫和净化提供参考。
1.1 检测血清2017—2019年,每年3月和9月分别对黔东南州3个规模猪场不同猪群进行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疫苗分别购自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60730;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80521;浙江美保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81706),4月和10月按群体5%比例采集血液,分离血清,-20 ℃冰箱冻存待检。3年采集血清A场(大型规模场,种猪≥1 000头)356份,B场(中型规模场,600≤种猪<1 000头)156份,C场(小型规模场,500≤种猪<600头)165份,共计677 份。
1.2 检测试剂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深圳市康百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70325、20171124、20181026)。
1.3 检测方法在反应孔内先加入样品稀释液50 μL,再分别加入等量的检测样品、阴性和阳性对照,封板,室温反应1 h;洗板,每孔加入酶标结合物100 μL,室温避光反应20 min;甩去孔内液体,加显色液100 μL,室温避光反应15 min;加入终止液50 μL,用酶标仪读取D650 nm值。
1.4 判定标准有效性判定:阴性对照平均D650 nm值-阳性对照平均D650 nm值>0.3为有效,小于0.3则实验无效。计算公式:S/N=样品D650 nm值/阴性对照平均D650 nm值。S/N≤0.6判为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阳性;0.60.7判为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阴性。
1.5 数据统计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差异显著性分析。
2.1 不同年度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由表1可见:不同年度猪群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别较大,2017年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8.00%,未达到农业农村部要求(≥70%),2018年和2019年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5.66%、95.54%,均高于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2019年与2017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1 2017—2019年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
2.2 不同猪场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由表2可见:各场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别较大,A场平均合格率为96.07%,B场平均合格率为78.85%,均高于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C场平均合格率为69.70%,未达到农业农村部标准要求。A场与C场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A场与B场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各场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
2.3 不同猪群伪狂犬病免疫抗体离散度分析由表3可见:不同猪群免疫抗体离散度均较高,CV>60%,表明免疫抗体水平整齐度低,均一性差。
表3 不同猪群伪狂犬病免疫抗体离散度
3个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2018、2019年高于农业农村部要求≥70%的标准;大中型规模猪场免疫抗体达到标准要求,小型规模猪场未达到标准要求;不同猪群免疫抗体离散度高,整齐度低。
4.1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猪是该病毒唯一的自然贮存宿主[1]。犬、猫、牛、羊等动物感染后表现为致死性[2,3],种猪群感染后可引起繁殖障碍[4]。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要求,2020年我国所有种猪场必须达到 PRV净化标准。研究表明,PRV在黔东南州规模猪场普遍存在[5],通过疫苗免疫是净化该病的必备条件之一。黔东南州大型规模猪场根据农业部要求,从2015年起开始对场内种猪群进行猪瘟、口蹄疫免疫净化,2016年起进行伪狂犬病免疫净化,但小规模猪场未引起重视。有研究显示,规模猪场通过免疫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疫苗,调整免疫程序,做好综合性防控措施等,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能维持较高水平[6]。同时若猪场安全卫生防护工作做得好,疫苗免疫效果相对较好[7]。本次检测结果与相关研究相符,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条件好的猪场免疫抗体合格率较高。
4.2大部分养殖场在追求高免疫抗体合格率时,常不关注抗体整齐度。这和目前在免疫时进行“一刀切”的免疫方式有关,大部分猪场对免疫效果不进行跟踪监测,造成猪群免疫抗体参差不齐,猪群对疫病的免疫存在较大隐患。因此,建议猪场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疫病防控方案,优化调整免疫程序和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从根本上防止动物疫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