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授予和习得的交互过程,受教育者的反馈,是衡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法治宣传教育也是如此。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提高法律知识宣讲的接受度,不断听取青少年的反馈,注重对法治教育效果的评估,这样普法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本期《法治春风》栏目,介绍福建省石狮市和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的法治教育经验,他们在创新宣教形式、提高青少年接受度的同时,注重对青少年反馈的收集,让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变得实实在在。
为扎实有效推进第四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天全县关工委法治团积极与政法委等部门联系,全力推动法治副校长和五老进校园等活动。为强化普法教育活动效果,县关工委法治团与教育局协同配合,开展师生们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让中小学生走上舞台,通过“演、讲、诵、唱、评”等形式,进行自我教育,取得实效。
“演”:演法治情景剧和模拟法庭展演。县关工委法治团与县法院共同编写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模拟法庭材料,由学校自行选择内容(民事或刑事)和时间开展。学生们庄严的“庭审”,教育感染了“旁听者”——全体师生及其家长代表。以“拒绝网瘾”和“预防诈骗”等为主题的情景剧,让学生产生共鸣,收到教育效果。
“讲”:讲法治故事。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涉法涉案小故事,让师生受到感染和教育。
“诵”:诵读守法三字经和国学经典中有关法律制度、遵法守纪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文章。通过反复吟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益。
“唱”:唱法治儿歌。这项活动主要在小学开展。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法律知识植入儿歌中,让法治教育形象生动,声情并茂,寓教于乐。
“评”:点评、互评和评比。在每项活动的各个环节,到场指导的五老或学校教师,都要进行总结点评;开展活动的同学互评,互相促进;县内各学校间和各学校校内年级班级间,都要进行评比,引入奖励机制,让校园法治教育更有效。
据不完全统计,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天全县关工委法治工作团已在全县32所中小学,举行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63场次,参加学生近3万人次;开展德法结合诵经典 39场次,参加学生共1.67万人次;开展专题讲座或法治宣讲99场次,听课师生共4.85万余人次;先后在6所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有5100名师生和家长代表参加;7571名学生参加演法治情景剧、讲法治故事、朗诵守法三字经、唱法治儿歌等。
模拟法庭活动现场(图/高庆云)
来自学生的反馈
四川省天全县思经初级中学九年级一班的黄雨梅在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后,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星期一下午,我们学校开展了思经中学刑事模拟法庭活动。在这个模拟法庭中,我饰演的是审判长,代表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法律的威严。这个案例中的被告,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法律,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KTV里打架斗殴,将被害人打成轻伤,还进行了抢劫,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懂法真可怕。一定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千万不要冲动。因为冲动是魔鬼,它会给你带来灾难。
这次表演对我们全体参与者来说真的是一次考验。从刚开始拿到剧本,到今天的圆满演出,我们付出了许多努力和汗水。那一条条枯燥的绕口的法律条文,我们开始读得结结巴巴。在台上,因为怯场紧张,我们满脸通红,声音太小。经过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指导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今天的结果。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我们肯努力,肯吃苦,不放弃,就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把这种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融入自己的学习中,去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