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文彬
“虽然电影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品。”7月25日,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全面奔小康·筑梦新时代”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暨金爵奖开幕论坛上如是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影缺席了近180天,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电影产业亟需找到一个长期、有效、有益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提振精神、凝心聚力,激发创作生产活力。在此特殊时期举办的2020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以一场“全面奔小康·筑梦新时代”为主题的论坛开启大幕,业内大咖齐晒“干货”,共话产业未来。与会嘉宾就疫情影响下,如何积极有效复工复产,提高电影行业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精神文明环境展开对话。
修炼内功 积极自救
疫情期间电影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电影人积极思考复工复产、行业自救。
“面对危机、挑战,也可能是一家公司、一个行业反思沉淀,修炼内功的机会。”程武表示,腾讯影业从三个方向积极推进电影工作。第一,持续推进内容布局,疫情期间筹备创作不停歇,其中,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影片《1921》开机,联合出品的《第一次的离别》在全国影院复工首日公映,《许愿神龙》《怒火重案》等影片近期将陆续上映,另有一批作品正在后期制作中。第二,腾讯影业在过去几个月中对组织结构和创作能力进行升级,加大了对行业优秀的制片人、编剧的招募力度。第三,继续深化“不孤立做电影”的战略思想,与阅文、腾讯动漫、新丽传媒等内容上游方,以及猫眼等产业下游方,展开更紧密的合作。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若清从疫情期间多部影片的“院转网”发行案例中,深刻体会到“中影、华夏这样的大型电影公司,除了赖以生存的电影作品,还要思考如何拓展内容生产类型,增强抗风险能力”。傅若清表示,未来中影、华夏除了原有的院线电影业务,还将深入研究线上电影发行方法,找到与优爱腾差异化的云端发行道路。
傅若清介绍,“疫情期间,中影、华夏两家公司的6000人团队,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工作。”在创作《悬崖之上》《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等作品的同时,一批呈现武汉抗疫过程、展现抗美援朝志愿军光辉事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电影正在抓紧筹备。此外,为配合影院复工,公司还在加紧制作硬盘、密钥,并展开面向医务工作者、中高考学子等400万人次的公益观影活动。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表示,由于影院观影人次限制,公司在今年4月提前修改了售票系统。“7月20日影院复工后,所有与阿里合作的电影院,都能直接设置隔座售票,无须锁座。”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介绍,近半年,博纳影业沉心打磨剧本,如描绘医务人员和武汉人民共同抗疫的《中国医生》。“在这段时间经过充分打磨的项目,剧本会更加扎实。”
资源互助 合作共赢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外部资本趋于冷静,行业内部抱团取暖。影院重启后,各大影视企业将迈出更大的步子,协同助力中國电影更好发展。
疫情期间,除了打磨项目、丰富人才储备,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公司还下了不少功夫帮扶中小企业,主要体现在向光线投资的公司或合作伙伴,输送人才及管理者。”
上影集团从内容创作和重资产业务两个方面,与行业同仁一道推动电影产业发展。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表示,上影集团在疫情期间加大兼并购影院、影视基地、主题乐园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在创作方面,上影集团与腾讯影业合作了电影《1921》。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阿里影业旗下的凤凰云智系统决定免除影院6个月的系统服务费和技术服务费,并对符合资质的影院给予资金支持。
“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于冬表示,行业应该合作共赢,一起面对困难,帮助电影行业尽快复苏。
应对挑战 创作升级
此前,豆瓣发布数据,疫情期间,约511万名观众共观看了1.2亿部影视作品,人均23.4部,比去年同期增长24%。在流媒体观影需求大幅增长的同时,猫眼数据显示,今年5月,88%的受访观众表示“期待电影院开门”。这一调研结果反映出大众对优质电影作品的追求,以及对影院观影社交属性的渴望。
在程武看来,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来,科技的进步都会带动内容传播的进步,“现在流媒体对影院的挑战,就如同20世纪50年代,电视对院线电影的冲击。但每一次电影都能通过创作升级应对挑战。”他认为,新科技和内容结合带来的新体验,未来会成为常态,业内电影公司会走向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地,“一种是不思进取,停留在同质化内容、低水平制作,被流媒体或者其他新科技手段所淘汰;另一种公司会通过创作更好的内容、更高品质的制作、更主动探索现代科技与电影艺术结合的方式,在大众文化、艺术和娱乐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李捷对此持相同观点,他认为流媒体虽然占据得天独厚的观影便利,仍难以挑战院线地位。“其商业模式是一人一张电影票,只有用户愿意买单,电影才能卖出去,这也倒逼创作者不断创新技术、内容。”
近两年,互联网影企尤其注重内容创作。李捷表示,在公司去年的内部沟通会上,阿里影业提出了发力内容赛道的举措,将阿里影业定义为“一家内容+科技的新公司”。腾讯影业在参与投资时,开始加大主控主投力度,开发了《我们的西南联大》《1921》等作品。
内容是撬动观众兴趣的杠杆,科技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傅若清表示,尽管疫情给影院经营带来一定困难,但在电影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影院的设备迭代和技术升级,在后疫情时期不容忽视。“疫情后,观众再次走入影院时,一定会产生更高的心理预期,希望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
李捷提醒电影人在注重创作同时,应重视短视频崛起对电影行业的潜在影响,运用好新技术,做好回应各类新生事物冲击的准备。“我注意到周围的孩子更喜欢刷短视频、观看抖音和直播,这其实是另一种内容消费方式,一种冲击长视频的消费方式,”他认为,“不能忽视对下一代人观看习惯的培养,因为他们才是未来电影市场的核心人群。”
讲好中国故事 记录社会变化
论坛进入下半场,导演贾樟柯、演员兼导演黄渤、导演文牧野,就创作者如何应对疫情影响调整心态,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探讨。
“任何艰难的时刻,创作者的内心都要有蓬勃的表达欲望。面对疫情,我们应该修炼好内容,做好创作,同时要关心行业,共克时艰。”导演贾樟柯向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坚持创作的体会。他表示,受疫情影响,主创人员无法碰面,创作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比如剪辑工作,由于隔着屏幕以及网络延时,剪辑师不能很好地理解导演的想法。创作者之外,贾樟柯还经营着两家电影院,疫情期间,他和两家影院的70多位员工一道稳定心情,等待电影院复业。
贾樟柯强调,影院复工后,想要争取观众回归,创作内容应紧密联系当下生活。“几十年的创作工作中,对中国社会人情变化的观察和记录,已成为我讲述中国故事的一种方式。这一过程,让我更系统地理解历史文化,同时反过来帮助我理解当下发生了什么,发现中国人情世故变化的根源。”
黄渤认为,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对于创作者而言,始终不变的是“拍出真正让观众觉得有意思的电影”。他以自己参演的《我和我的祖国》为例,“这是一个中国故事,而且是与每个中国人都有关系的故事,观众能和这部电影产生情感关系。”他强调,正能量、幽默和讽刺等,都可以与观众产生情感共振。
《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也表示自己最近正在思考,如何让作品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我通常会思考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创作与个人原则的关系,坚守自我,但不沉迷于自我;第二,作品与时代和社会的关系,这决定了如何体现当代性、创新性、本土性;第三,作品跟观众的关系,能否真正触及观众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