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些重要论断的指引下,江苏各地创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方式方法,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成绩。
习近平所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作为江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近两年着力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策展模式,用展览很好地表现了传统文化古今中外相对比映照的主题。
2016年8月,南京博物院“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大展开幕,这是一个江苏罕见的关于东西方文明的高品质展览,从策展构思、文本企划、藏品筹备、形式设计到图录编撰,无不匠心独具。“法老·王”大展不仅展出文物皆是奇珍异宝,文物背后也蕴藏着众多的故事,埃及木乃伊,汉代金缕玉衣,金字塔,玉棺……当它们汇聚一堂,一种神秘而幽邃的气氛便扑面而来。更重要的是,“法老·王”大展将古埃及文明与中国汉代文明置于同一个展示空间,让人们得以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东西方两座古代文明高峰之间神秘的互相呼应和默契神会。该展分为“不朽”“生活”“权力”“生灵”等四大单元,衍生出许多两个文明之间的对比故事。
2017 年4 月至7 月,“浪漫苏格兰展”和“诗意江南展”于南京博物院展出,“浪漫苏格兰”的展品主要来自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和苏格兰历史环境局,“诗意江南”的展品主要来源于南京博物院,南博策展人将这两个不同的展览置于同一展厅,试图以主题单元和展品的呼应来回答跨国度及文化艺术之间的对话。虽然是分开的两个展览,没有对文化及文物做明线的直观对比,但是苏格兰的原野、城堡、海洋与江南山水、园林和村落等文化符号,已经为观众搭建了一座桥梁,带领他们进入两个地域、两种文化浪漫、两个诗意的世界。苏格兰艺术家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笔触、瑰丽的想象对浪漫主义做了阐释。江南部分的绘画、文人书房和民俗文物则体现出雅致、自由、灵动、超脱等充满诗意的特质。
2017年南博的另外一项年度大展“帝国盛世——沙俄与大清的黄金时代展”,共展出沙俄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清康熙和乾隆时期500 余件国内外珍贵文物。通过中外同时代文化对比,展现18世纪至19世纪俄国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创的黄金时代和清朝康熙、乾隆开创的康乾盛世,公众可以在这里感受两大帝国的文治武功,一睹璀璨夺目的皇家艺术,感受巅峰时代的皇室威严。策展人选取文物的总体原则依此确立:选择精美又有故事的文物。举例而言,《康熙南巡图》(局部)为记录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所见的长卷,盛世繁华历历可见;宋徽宗《鸲鹆图》,上有乾隆皇帝御题“活泼泼地”四字;“网红”帝王肖像图首次引进南博;“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首次近距离向公众展示;来自俄罗斯的主教法冠,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乾隆皇帝青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和“古稀天子之宝”,更有一套乾隆八十大寿定制金编钟,皆为首次亮相南京。展览空间的布置也独具匠心,分为序厅和四个部分:序厅—“君临天下”(沙俄篇)—“君临天下”(大清篇)—“阅尽繁华”(沙俄篇)—“阅尽繁华”(大清篇)。将两座帝国宫殿的空间符号与帝王肖像相结合,同时在中心位置摆放几件最具代表性的精美文物,突显皇权至尊与宫廷奢华。在色调对比上,俄罗斯部分选用冬宫宫墙的蓝色,以体现俄罗斯帝国鼎盛时期的盛世之感。清代部分选用紫禁城宫墙的红色。除此之外,象征荣耀的金色线条自由地穿插于两者之间。海报的用色也呼应了这一主题。
2016 年夏天,江苏省美术馆“借古以开今——馆藏明清绘画专题展·山水篇”正式亮相,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省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览之一,本次展览从馆藏明清绘画作品中遴选出近50 位画家的70 余幅作品,涵盖了馆藏明代吴门画派、华亭派、云间派、浙派,清代院体、新安画派、四僧、金陵八家、四王、娄东画派、虞山画派、京江画派,晚清“四王”后学、海派等众多名垂画史的画派名家及承续者。基本呈现出明清山水画的大体格局以及承传有序的发展脉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尺幅之间,神游千里,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正在于是,对艺术和美的不懈追寻也在于是。
继2016年举办馆藏明清山水画专题展之后,江苏省美术馆又推出了“借古以开今”明清人物画、花鸟画专题展,本次展览系统梳理了馆藏明清名家名作,遴选出近40 位画家的70余幅作品,彰显传承有序的绘画史发展脉络。展览涵盖了明清人物画、花鸟画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中有明代晚期的丁云鹏,清初的谢彬、“金陵八家”之吴宏,以及戴明说等,前期的高其佩与中期的“扬州八怪”之边寿民、李鱓、黄慎、郑燮、李方膺,以及张赐宁、诸昇等,晚清广东画家苏六朋、居廉,“海上画派”之王素、任熊、虚谷、赵之谦、蒲华、沙馥、钱慧安、任薰、任颐、吴昌硕、倪田,以及陈崇光等。诸多画派名家的风格面貌精彩纷呈,更有名家精品,诸如任颐的《紫藤狸奴图》、吴昌硕的《牡丹玉兰图》等,体现了江苏省美术馆对明清绘画的传世收藏。
借古以开今——馆藏明清绘画专题展,就这样以众多名垂画史的大师大家作品,昭示着代代积淀的笔墨法则、写意精神,在绵延不断的传承中,呈现出风格多样的时代创新。以今视古,反本开新,亦为“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的题中应有之义。
苏州博物馆的文创开发之路起点高、起步早,针对苏州博物馆的主要观众群体:其特征是具有相当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专门做有针对性的文创研发,一是融合馆藏的元素,一是围绕苏州地方文化的元素,一是围绕建筑元素,做文艺而时尚的产品,做为大家所接受的的文创产品。经营方式上灵活而多变,场地租赁、自主经营、品牌合作等有机结合。
围绕文创开发,苏博打通部门壁垒,将采购、设计、销售、仓储、财务、人事、行政等环节全部打通,形成一个灵活高效的工作团队。
优质的文创产品,是博物馆自身形象的最好代言,代表这个机构的活力,文化创意产品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略举数例,苏州博物馆内有紫藤一架,为吴中才子文征明(号衡山)为友王献臣所植,雅称“文藤”,乃“苏州三绝”之一,至今仍受到精心保护。苏州博物馆每年采集“文藤”种子,予以限量发行,旨在象征姑苏文脉的延续传播。清雅古朴的衡山杯,“衡山”为明代吴门画派领袖人物文征明的印章,产品将印章与水杯巧妙结合,釉面采用仿汝窑工艺。取材苏博馆藏《沈周花鸟图》册页元素而制成的成套酒具、茶具等,兼具实用与精巧,都是苏博文创商店长期热卖的“明星产品”。至于当家花旦——国宝味道之秘色瓷莲花碗曲奇,后起之秀——“童画世界”系列文创产品等,也都拥有很高的人气。
苏博文创具有多元化销售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店包括苏博馆内的文创商店和开设在诚品书店的文创商店,线上则有天猫官方旗舰店,还与淘宝“聚划算”进行跨界合作,开发“型走的历史——穿在身上的博物馆”系列服装;“山水间·文具置物座”淘宝众筹,其设计灵感来自于贝聿铭创作苏州博物馆片石假山山水园的乐趣与情怀,一上线,上千件产品很快销售一空,众筹达成率高达292%,苏州博物馆原打算众筹5万元,没想到筹到了14.6万元。
苏博的成功经验启发我们,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应紧扣博物馆自身文化特色,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文创产品经营应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与平台。
2016 年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省演艺集团主创的交响组歌《大运河畅想》,以大运河江苏扬州段为创作采风的原型,取典型的大运河遗址。采用编章结构,淡化编年史,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认识大运河,回溯了运河数千年的历史,展现了运河流域独特的生态文明。舞台融入运河风光视频,形成视觉、听觉完美结合。以《运河日出》为序,旭日东升般开篇点题,令人心胸为之一畅。第一篇章《悠久的运河》呈现大运河的深厚历史渊源;其后《沸腾的运河》表现出大运河的大小码头、岸边古镇等繁华景象,勾勒出大运河难以描绘的欣欣向荣;《多情的运河》点染出古时一对运河夫妻的相思牵恋之情,恰如运河之水滔滔奔流。《灿烂的运河》呈现“一河史册、万世风流”,河水用阳光的素描,郑重书写着庄严承诺;用春天的色彩,悄然兑现着和谐生活。以尾声《运河畅想》讴歌伟大的河流,“醉在这条古运河,水流千载更妩媚”这样的歌词与音乐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韵。写历史而不陈旧;写当今而不浮华。
2016 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杂技团大型诗词歌赋杂技剧《小桥流水人家》于近日正式首演,与片面追求惊险奇、秀技巧的传统杂技表演不同,《小桥流水人家》用杂技本体推动剧情发展,让杂技动作发挥“遣词造句”的功能。白居易的《忆江南》、刘禹锡的《竹枝词》、苏轼的《望江南》等诗词歌赋巧妙融入杂技表演中,以古典诗词为“经线”,江南丝竹、古琴、琵琶等民族器乐为“纬线”,交织成一派迷人的江南水乡风情。7 月17 日下午,2016 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杂技团大型诗词歌赋杂技剧《小桥流水人家》在江苏大剧院成功上演。省杂技团团长吴其凯表示,“这台演出是从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深度转变的一次尝试,用杂技这种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杂技的印象。”
国家艺术基金2016 年度资助项目南京市京剧团的《大明城墙》,以舞台艺术形式对南京明城墙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度挖掘,讲述了明初修筑南京城墙的曲折故事,“龙吐水”“藏兵洞”“鬼脸城”等南京市民耳熟能详的城墙典故都在剧中一一呈现,让古老的国粹与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再次“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