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姿明 巫昌燕
【摘要】目的:研究者取冠心病症对象,阐明选择剂量不同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方法:对象为患有冠心病的92例者,均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以甲组、乙组形式用不同剂量药物组别分设,前者选用小剂量治疗,后者选用大剂量治疗。并对研究结果分析,即治疗疗效,血脂水平,不良反应率。结果:以治疗后为判定时间,治疗疗效为判定指标,甲组、乙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91%、91.30%,相比前者,后者更高;甲乙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9.57%、4.35%,前者高于后者;以血脂水平为分析指标,甲组、乙组患者结果比较,后者低于前者(P<0.05)。结论:相比小剂量用药,对冠心病者予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佳,改善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8-054-02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冠心病是临床多发且常见症,其发病机制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患病后易引发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等症状。由于该疾病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者居多,加之其致残率、病死率高,若救治不及时,则会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安全[1]。另外,血脂异常提高是诱发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使病死率降低,调节血脂,减少并发症。但临床对药物剂量的应用存有争议。现探究分别选用剂量不同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把2017.6作为研究起始,直至2019.12,选取92例冠心病者为对象,组别分设以患者用药剂量不同形式进行,甲组、乙组,各46例。甲组中,男女所占比是27/19;年龄(76.6±2.4)岁;病程(3.6±2.5)年。乙组中,男女所占比是28/18;年龄(77.4±2.5)岁;病程(3.7±2.4)年。病例差异小(P>0.05)。
1.2 入选与剔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
研究病例经心电图、血液学检查确诊为冠心病者;所选研究对象年龄均≥47岁;患者对研究开展知情。
1.2.2 剔除标准
急性肺水肿者;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障碍者;药物禁忌症者;对研究不配合者。
1.3 方法
对所有病例基础治疗,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改善机体指标,营养及时补充等。应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H20051408)治疗甲组者,每日用藥量为20mg,口服,于饭后半小时内用药,1次/日。
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乙组者,每日用药量为40mg,口服,于饭后半小时内用药,1次/日。1疗程时间24周。
1.4 评价标准[2]
与治疗疗效为判定指标,对患者治疗后情况进行评定,评定开展以显效、好转和无效形式进行,其中,心绞痛症状改善明显,血脂水平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心功能等级恢复至1级,满足以上即显效;血脂水平有所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心功能恢复至1或2级,满足以上即好转;相比治疗前,临床症状无变化,有加重趋势,且上述标准未满足,满足以上即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指标评定分析用SPSS23.0,以治疗后为判定指标,甲组、乙组患者为判定对象,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评定卡方检验。以血脂水平为分析中会标,患者评定用t检验。P<0.05差异大。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结果、不良反应率比较
以治疗后为判定时间,治疗疗效为判定指标,甲组、乙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91%、91.30%,相比前者,后者更高(P<0.05),见表1。甲组不良反应率为19.57%(9/46),其中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肉疼痛和肝功能受损所占例数分别为4例、2例和3例;高于乙组的4.35%(2/46),其中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肝功能受损所占例数均为1例(x2=5.060,P=0.024<0.05)。
2.2 血脂水平结果比较
为治疗后为判定时间,血脂水平为分析指标,甲组、乙组患者结果比较,后者低于前者(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的疾病,其发病诱因复杂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因素当属脂质代谢紊乱。在患者动脉内膜内脂质物质有沉积情况出现,而且受病情影响,动脉内膜会演变为白色斑块,进而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对此,如果救治开展不及时,则会持续增加动脉内膜斑块量,血流量会因动脉口的缩小而受限制,无法有效保证冠状动脉供血,进而产生心绞痛。除此之外,血脂、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相关指标均是诱发冠心病发生的潜在风险[3]。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常见调脂类药物,其有效性较高,适用于治疗各类高血脂症。在此次研究中,笔者选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其作用优势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能对患者体内血脂进行调节,对体内胆固醇合成以竞争性抑制的方式进行阻碍,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胆固醇分泌量降低,同时还能使总胆固醇与三酰甘油生成量减少,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密度。此外,其对炎症发生予以抑制,稳定血流动力学,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而且,阿托伐他汀还有较高的抗氧化效果,通过使患者体内氧自由基生成减少,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对于药物应用剂量的选择,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92例冠心病者为对象,经对上述阐述总结得出,相比小剂量用药,实施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更改善患者病情,且用药安全性更高。
综上,相比小剂量用药,对冠心病者予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佳,改善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故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尹诗航.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55-56.
[2] 郭海峰,赵庆春.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11):1178-1180.
[3] 贾.莹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