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溪
今年两会,总理提出了大火的一个词“地摊经济”,擅长追热点的金融同业们马上行动,一篇篇研究报告纷纷出炉,随着地摊概念股的异军突起,国货之光们也加大创新力度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比如五菱荣光開启地摊经济的正规主力军售货车,看起来就高端大气,给新地摊经济勾绘了崭新的气象。
朋友圈一天之内也出现了很多地摊指南,有推荐摆摊方向的,从大数据看摆摊卖什么最赚钱;有推荐摆摊策略的,如何挑选最优摆摊位置;有人打开思路想出利用淘宝或者拼多多这种购物平台七天无理由退货来实验摆摊商品,降低资金风险。金融圈真是从不缺乏人才,更有甚者制定了《地摊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虽然只是细说版本,但也很有央妈的公文风范呢。
朋友圈的文章很多都有“戏说”的成分,不过地摊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为夜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很多人吃完晚饭喜欢外出散步,像我以前就很爱舍近求远转去新天地那边散步,一是因为其他街道静悄悄空空荡荡一个人有些害怕,更主要的原因就是那边不定期会支起一排塑料棚供商品贩售,会有很多好玩的小玩意。如果卫生治安控制得好,街头多一些摊贩不见得是坏事,也让紧张的生活多了一种放松的方式。
小时候我住的城市有一个不大的夜市,每每华灯初上,夜幕降临,繁忙的街道车辆变少,每周固定的某几天,一条小街上此时开始忙碌,卖衣服、卖小吃、卖各式新奇小玩意儿的就会齐聚夜市。我那时候会变着花样央求爸妈带着我去逛夜市,夜市里有各色小吃、新奇的品牌和手工艺品,我在夜市上第一次见到外文书、打口碟、动画片的周边,有时候看到喜欢的妈妈就会出手杀价,淘一些好玩的东西回家,第一个小丸子的公仔就是地摊上淘来。
好多年后,我们全家去东南亚旅游,看到夜市,虽然只会吃吃大排档看看当地的手工艺品,依然会莫名其妙的兴奋,不知道是回忆太美好还是线下一条龙购物确实能刺激女性的多巴胺。
现在看夜市的东西没那么尊重知识产权,小商贩的加工小吃也不怎么干净卫生,也有一些小偷小摸事情的发生,深夜小商贩撤走后甚至会产生不少塑料袋这种垃圾,需要环卫工人第二天一大早集中清理。
地摊经济对城市管理者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提出了要求,除了交通压力、环卫压力、城管治安压力,还有市场监管与投诉机制的问题,地摊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都要突破。欧美的周末跳蚤市场不失为一种借鉴的模式。
在我还在思考的时候,周围一些执行力强的小伙伴已经开始了参与地摊经济的准备工作:比如有同事苦练烘培,我于是连吃了三天面包,味道确实很不错,就是不知道卫生许可怎么办理;有同事每天中午都练练歌,我猜可能是准备去街头献唱,毕竟KTV好几个月没有开门,盛产麦霸的金融同业既可以展示才艺又可以赚点小钱,顺便拉点个人业务,一举多得;还有擅长花艺的巧手同事,送了我们几个一人一盆插花,估计是要卖花去了吧。身无长物的我想了很久怎么参与,准备去给他们当托,毕竟投行出身,什么都能聊几句,招揽顾客应该问题不大。
可惜近期央视财经评论说,一线城市不宜推行地摊经济,看来陆家嘴跃跃欲试准备去摆摊的金融民工们又白忙活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