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韶华
今年是我创业第八个年头。我们公司主要研发网络大数据智能分析产品,为企事业客户数据中心自动发现和诊断IT系统的服务故障,保障在线业务的不间断运行,例如电子商务、网上教育、视频直播、金融支付等。
创业维艰,过去两年,经济大环境并不好,集中反映在需求端,客户预算或削减或推后。
过去30年,随着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基于先进网络通信的在线服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际间的技术合作空间受到了严峻的挤压,中国在基础信息技术领域面临的自主化短板日益凸显。我们看到,国家正在大力推进5G通信、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等关键领域的建设。以5G建设为例,基站数量将20万个增长到5年后的300万个;联网的设备将达到800亿个;数据中心数量现有30万个,今后将保持30%的增长。
信息安全领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正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未来 5年信息安全市场的规模将从现在的500亿元增加到2500亿元。在自主可控领域,国产替换也势在必行。
对畅云网络来说,这些都是利好,我相信机遇会留给有准备的脑袋:风口不是追来的,而是等来的。
创业也是乐观者的事业,我也是乐观自信的人,过往经历更是顺风顺水。十六岁考入北京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后出国留学,在麦吉尔大学完成了数学和计算机硕士。在IBM威震江湖的年代,我如愿在那里获得第一份工作,从事高性能编程语言设计和实现。在Intel如日中天的年代后期,我也有幸加入这家曾是美国市值最高的公司,从事微处理器架构设计和编译系统研发,直至2013年回国创业。
因为在硅谷工作和生活,耳濡目染之下,选择创业再正常不过了。就职Intel期间,我到家附近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MBA,白天工作,晚上和周末上课,辛苦了三年。自小我就不怕吃苦,不惧压力,愿意把自己置于不确定的环境,体验克服困难所带来的成就感。
七年前,我带着地方政府授予的“海归创业领军人才”回国创业。当地政府和园区寄予厚望,也给予了人才奖励、房租免费、住房补贴等优厚待遇。我踌躇满志,似乎成功近在咫尺……几年后我才从与人合作的交往经历中醒悟:与人合作要舍得分割利益,所谓财散人聚。不然你的技术和产品再好,也是孤芳自赏。
为了尽快接地气、结人脉,我报名了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讲课老师大多是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例如俞敏洪、孙陶然、黄怒波、阎焱、厉伟等,也有张维迎、刘伟、张国有等教授。
创业前,我的工作经历主要是核高基产品研发(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信奉产品的商业成功主要是来自于技术先进性这一逻辑。毕竟IBM和Intel,都是蓝色巨人啊!但是在Intel工作后期,我屡屡看到公司新产品进入新市场失败的案例。例如Intel为了复制微处理器在PC和服务器领域的成功,二十年前通过高价并购,进入了移动通信和网络通信行业的通用处理器市场。我非常看好公司的发展战略,也相信公司在处理器设计上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移植到通信市场。因此先后参与了几款处理器的基础软件研发。但事与愿违,多年的重金投入,并没有带来相配的市场份额。再后来面临AMD、英伟达等竞对手在PC和服务器市场的渗透,公司舍车保帅,干脆放弃了两大新业务,令人失望。
记得在公司好几次季度大会上,我多次发问公司高管甚至CEO,为何产品好,市场却没做起来?高管们很有涵养,非常耐心友好地做了解释,既有产品自身技术原因,比如功耗大;更有行业固有生态壁垒云云,比如替换成本高。因为视角不同,我当时不能理解这些解释,心里总觉得他们跟不上时代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如今,我自己成了公司掌舵者,逐渐体会到:技术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商品。刚回国时,国内还没有处理万兆流量的网络应用监控产品,但是大型的电商网站对此很有需求,比如阿里和携程,用于实时掌握用户的线上体验和交易行为,优化商业决策,因此只能采购国外大厂的高性能网络监控产品,但是单价很高。我们公司推出的第一代网络应用监控产品就是基于Intel多核处理器计算平台的软件系统。
多年的架构设计和编译开发经验使我对于应用软件在Intel平台上的优化和并行化,轻车熟路,半年后就开发完成了原型机,性能上完全可以媲美国外最先进的同类产品,且成本低出很多。经朋友介绍,产品轻松得以在阿里巴巴主站上进行测试和验证。刚跑起来,性能表现果然很理想,看着监控仪表盘上光滑的曲线和图表,阿里的工程师很高兴!不曾想,设备刚运行不到半小时就发生了系统崩溃。于是连忙带人赶往现场调试,昼夜不停地修复错误代码。然后继续上线测试,再跑了不到半天,又出现了系统性故障。就这样反反复复,持续了半个月,设备能连续稳定运行一整天不出问题,但是仍然会隔三岔五出现故障。阿里工程师们也疲倦了,通知我先把设备下线,等系统稳定了再测。我悻悻地把设备用车拉回家,倍感沮丧。通过这一教训,我意识到技术不是产品,性能达标只是第一步,更要达到生产环境准入的稳定性。这还不包括易用性、使用友好性。虽然没有完成原定目标,但阿里之行很有收获,一是积攒了很多测试用例,二是找到了产品设计的薄弱点。
天道酬勤,几个月过后我们找到了携程,了解到他们有与阿里同样的需求,而且也是买的美国产品,想替代。于是我又把设备拉到上海。这一次上线测试,连续跑了几天都很顺利。但有天夜里系统又出故障了。因为是偶发性故障,现场很难判断是什么代码错误触发的故障。只有一个办法,等下次再有故障发生时,自动存盘事发前后半小时左右的原始流量,供事后排障时,通过流量回放来跟踪代码执行步骤。一周后再次发生系统故障。非常幸运,这一回我们完整记录下来了事发前后的流量,按照既定回放排障方法,复现了故障。因为不一样的系统内部工作状态,不一定能在一样的流量负荷下,触发同样的故障,就好比刻舟求剑是无用功。接下来无非就是修正错误的代码逻辑,只是工作量的问题。不久之后我们再次上线新系统,连续运行一个月不出问题,客户终于接受了。产品无需完美,只要总体使用成本满足客户期望即可。有了这样的商业成功案例,随后几年我们又把产品部署到其他客戶,小米、大众点评、爱奇艺、拉卡拉、阿里云、易宝支付、百年人寿、世纪互联、鹏博士数据中心、上海教育网、东华大学等相继成为我们的客户。
从技术转化为产品,是个非常耗时耗力的过程。但是把产品转化为商品,实现从“0”到“1”,同样是个长期的过程。再往下,实现从“1”到“10”,从“10”到“无穷”,这样一个漫长的历程和创业相生相伴,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