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慧 孙俪 庄静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新型城镇化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原则,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较早提出旅游城镇化的概念是Mullins,他认为旅游城镇化是因消费和享乐建立的城市形态。在国内,黄震方对旅游城镇化进行了初探,指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李鹏、刘锐等人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城镇化的模式进行研究。Gladstone、麻学锋等人对旅游业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旅游业与城镇化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对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单向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是城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关于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稀缺。国外关于旅游业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较早的是Jurdao(1990),他发现米哈斯地区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本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对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内关于旅游业对城镇化影响研究较早的是万德梅(2000),他认为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关联带动功能,能促进农村城镇化。目前,关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故本文以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湘西州为研究对象,研究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为其他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实现城镇化提供参考。
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涉及吃、穿、住、行等多个产业,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推动城镇化进程。
(一)旅游业促进人口集聚,导致人口城镇化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自身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外,关联企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测算显示,旅游产业每增加1个工作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旅游业不但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吸引了返乡就业人员,有效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游客,导致游客向旅游地集聚,促进了人口城镇化。
(二)旅游业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城镇化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的资料显示,旅游业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旅游收入每增长10%会促进国内生产总值提高0.8%。旅游者向旅游目的地集聚产生了饮食、住宿、同行、娱乐、购物等消费行为,催生了民族特色的小吃街、购物街、农家乐、名宿、宾馆、游乐场等多种消费场所。旅游业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果蔬采摘、耕作体验等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城镇化。
(三)旅游改善环境、挖掘历史文化、促进社会城镇化
旅游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强促进政府、旅游开发商等相关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旅游业发展创造的大量利润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表示形式,为文化传播提供资金支持和舞台,增强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文化传播、保护和挖掘。
(四)旅游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空间城镇化
为满足旅游者的消費需求。政府和投资者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建设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凤凰、乾州、里耶等古镇的统一规划对区域空间布局,完善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如永顺将高铁站设置在芙蓉镇,并在芙蓉镇设高速出口等。旅游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空间城镇化。
湘西州城镇化水平低下,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截至2018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湖南为56.02%,但湘西州城镇化率为46.54%,低于全国13%,地域湖南省10%,但湘西州的城镇化水平处于稳步上升阶段。截至2018年年底,湘西自治州常住人口比2009年增加25.13万人,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1%。湘西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有坐龙峡、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猛洞河漂流、小溪国际自然保护区、八面山等;在人文景观方面,湘西州有四大古镇、多个苗寨以及红色旅游景区等。近年来,湘西州旅游收入逐年增加,且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2018年,旅游收入达到440.95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2.87%,旅游饭店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达到78.75%,旅游业成为湘西州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一)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旅游经济、旅游规模、旅游基础为一级指标,选取旅游收入、旅游贡献率及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接待国内游客人次、接待境外游客人次、床位数、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为二级指标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本文选取常住城镇人口占该地总人口的比例,即城镇化率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本文各项指标的数据主要来自2009-201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及《湘西统计年鉴》,各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
(二)实证分析
1.主成分分析法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运用SPSS 23.0对湘西旅游业发展水平二级指标原始数据进行KMO和巴特利检验(表2),得出KMO为分别为0.603>0.5,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均为0.000<0.05,小于显著性水平,因而拒绝原假设,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主成分提取:湘西州旅游业发展水平各项指标主成分因子的选取。根据表3可知,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特征根为5.680,累计方差贡献率 81.139%,说明主成分1旅游收入已经包含了大部分数据,是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选取其为主成分比较合理。
2.回归分析法
将提取的主成分1旅游收入与城镇化率进行回归分析,进而验证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城镇化率和旅游收入的相关系数R为0.983,其中显著性为0<0.01,即在0.01显著性水平下城镇化率和旅游收入相关性显著。判定系数R=0.983,接近于1,初步判断模型线性拟合效果较好。方差分析显著性0.000<0.01,表示自变量旅游收入与因变量城镇化率线性关系显著。回归方程的常量为33.979,系数为0.031,即回方程为:Y=0.031X+33.979。计算表明的测定系数R2=0.967,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回归估计产生的误差较小,即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成立。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旅游业对城镇化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本文以湘西州为案例地,依据2009-2018年相关数据,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湘西城镇化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旅游业作为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已经成为湘西州的支柱性产业,在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对城镇化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湘西州经济发展的作用。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策划县域相连的全州旅游路线;另一方面,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城镇化进程。
(作者单位:1.吉首大学商学院; 2.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