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莎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生态风景区的建设,是促进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人们享受自然资源的方式。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既要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又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是一个很难掌控的平衡点。本文将对现在的生态风景区存在的共有问题,提出一些规划建议,以期为景区管理提供参考。
生态风景区顾名思义是由一系列生态旅游景点组合而成的,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绿化覆盖率高,植被丰富,生态效益好,并且富含当地特色文化,能够吸引游客前往,供游客欣赏,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生态风景区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且生态旅游景点、景物相对集中,不同的景区在资源、气候、自然风貌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虽然景区大多是原生的,有着自然性、可持续性,但其天生脆弱,很容易被破坏,极需要被保护。所以对景区的开发要严格遵循保护原则,合理开发,引入现代化、环境友好、低碳生态的旅游设施,减少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市场竞争力不足,游客浏览量难以提升
生态景区中大多为静态旅游产品,仅富含观赏性、说教性、游览性等。景区的开发观念仍停留在资源依赖型阶段,对旅游创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发的旅游产品多以传统观光为主,休闲度假设施、体验性旅游项目相对较少。一些景点简单乏味,体验性、互动性较差,只有静,没有动,只有文,没有武,缺乏游客所需要的激情飞扬、情景交融、尽情释放的内涵,从而缺乏竞争力,对游客很难产生吸引力。重游率也极低。
(二)风景区有特点无卖点,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世界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每个人、每个城市、每个地区都不一样,都有差异,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说特点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东西。仅仅根据景区的特色来打造旅游品牌,是现在很多旅游地都在犯的错误。不管是旅游景区还是小型的乡村景点,都不仅要有自己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有卖点,就是要有游客愿意消费的“点”。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不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开始逐渐走出家门,追求游乐,去体验精神上的享受。越来越多旅游景区发展起来,人们的选择变多了,各类旅游景区相互间的竞争也就变大了。普通的卖点很难对游客产生极强的吸引力,所以必须提炼出大卖点、超级卖点。只有这样,景区才能成为热点和焦点。
(三)市场化严重,丢失生态风景区初始定位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貌、气候不同,造就了我国生物的多样化,使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原生态的自然资源是生态风景区最大的财富,但纵观全国许多的生态旅游地,缺乏对景区内原本自然景点的保护与建设,一味地修建“网红”点来博取眼球,或是为了追求经济,修建过多旅游服务设施。一些建筑不仅破坏植被,而且会改变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生物多样化的保护;并且促使人们前往参观的可能不再是景区自然风景的特色美,而只是某个修建在景区内的建筑,丢失了生态风景区建立的初衷。
(一)完善风景区内基础设施,确保游客浏览便利性
景区外部要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依托市区机场、高铁站、客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景区与其他国家及国内重要客源市场、省会城市、著名旅游城市的连接,不断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确保机场、铁路、公路无缝换乘枢纽的分布,切实改善景区外部交通条件。针对景区自身的旅游现状,景区内部在支持人车分流,重新组织旅游线路,形成旅游主环线,促进景区内增设步行道、自行车道等特色旅游道,推动景区内部的交通升级。要加快推进自驾车服务设施体系,全力发展旅游公共专线体系,促进充电桩等新能源车辆配套设施的建设。在提升现有停车场的基础上,要新建生态停车场,并设置观光换乘区,增设特色游步道,增加游客的体验感。
完善景区内现有住宿设施,逐步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具有景区特色的住宿服务体系,完成中高端民宿的梯次化有效供给。在景区内要鼓励发展生态、文化的星级酒店、度假酒店,以及充满地方特色的中小型家庭民宿、乡居等,还可以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产品作为样板,带动整个地区住宿业发展,提升景区住宿业整体档次与水平;成立景区内部旅游住宿业协会,建立住宿等級评定标准,对当地住宿经营者进行统一管理、组织培训,并鼓励当地酒店经营者外出考察学习;严格实行评级制度,优化住宿业行业环境,提升整体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酒店集团和著名酒店管理品牌。
要搭建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与电子信息化、数字化接轨,开展科学、实用的数字景区建设与运行模式,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包括景区监管信息系统、门票网络预售系统、电子门禁系统、数字化指挥中心、综合视频监控系统、LED大屏幕信息发布系统等;建设一批旅游设施,重点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解说系统、无障碍设施、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积极使用现代技术,加快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做到信息共享,实现多景区联票、线下联动。
要升级改造商业聚集区,加强对景区内商业区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信息平台等建设,推动建设大型专卖市场,促进大型商贸服务企业和老字号品牌的推广。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融合发展,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提高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建立健全覆盖旅游消费环节的市场监管的综合执法体系以及旅游投诉受理机制,与电子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接轨,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形成政府主导、服务完备、优质高效、现代便利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关注特殊、弱势群体,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设施与服务。
(二)专项开展生态旅游项目研发,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打造一批新型文旅精品项目,加快优质资源旅游开发,引进国内国际旅游集团、高端度假酒店,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景区内自然与文化资源,以文化为轴、科技为工具,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IP,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旅产品;打造“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旅游+教育”“旅游+运动”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构建沉浸新体验。
要顺应户外运动市场增长的趋势,依托景区现有的水资源、山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开展户外运动游乐,开发具有沉浸感、参与感和深度体验性的户外运动产品,全面推进户外运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突出休闲性、健身性、教育性以及竞技性。要积极开拓“户外+乡村”“户外+教育”的新模式,鼓励登山、攀岩、露营、山地自行车、野外拓展、森林瑜伽等各类户外运动的项目发展,打造景区内健身步道、绿道和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体系,促进多元化体育健身服务。并且,要在建立完善的户外运动旅游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打造一系列赛事IP,以户外运动产业为依托,以各类营地、俱乐部为支撑,举办各类运动项目、赛事,开展赛事展览、运动培训、体验休闲等活动,孵化一批户外运动产业基地。
要依托景区内的红色旅游资源,融合其他业态开展以体验为主的红色旅游,融入现代科技元素,通过为游客提供阅览、感受以及探索体验等互动参与的方式,开发和完善红色旅游产品;同时,加强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业态的融合发展,充分彰显红色文化内涵,使景区红色旅游兼具政治教育、文化传播、经济发展、产业融合等功能。
要激活夜间经济,因地制宜设计开发具有地方文化内涵的“夜市、夜景、夜游、夜演绎、夜休闲”系列产品,打造独具特色、美观舒适的夜景,开发多样夜游项目。相关经营者可建设夜间经济街区,举办夜间娱乐活动,营造高品质夜间营商消费环境,大幅度提升特色小镇的活跃度,加快形成高水平夜间经济体系。要在符合规划并且安全的前提下,在交通方便、辐射范围广,具有住宿、购物、休闲等配套功能的地方建设特色夜市,一方面,规划发展健康有益的歌舞娱乐场所、休闲酒吧,满足游客和居民休闲娱乐的需要;另一方面,办好文化广场,开展夜间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并引进、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夜间演绎节目或驻场演出项目,如民族风情表演、节日庆典演出、节日狂欢活动等,发展多元化夜间文化娱乐活动,以夜间文化联动夜间经济。
(三)植根地区文化风景特色,充分发挥“生态”效用
在传统观光游市场依旧占比很大的旅游背景下,开发和完善山地观光旅游仍为重点。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要依托景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度开展山地观光旅游,打造以景区特色地貌为主,以老街休闲文创街区为辅的观光体系。
要将新时代的乡村旅游与度假相结合,以乡村居民住房为载体,融入当地文化、生态农业、乡村生活、田园景观、绿色农业食品等,形成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休闲生活方式。首先,要将区域内的农业、加工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作为度假产业的支撑并充分融合;其次,充分利用景区内优越的自然资源,深度挖掘本土文化,保留乡村自然肌理、田园景观、生产生活方式等,打造一批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最后,加强农民服务意识培训、技能培训等,开发广泛而深刻的主客互动、交流与对话。
要深入挖掘特色生态农业,深化循环生态理念,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优势,积极推进种植、养殖、采集等复合经营,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渠道,发挥“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做好品牌推广,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坚持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打造水质洁净、空气清新、土壤安全的生态环境。
推进景区项目开发的同时,也要促进景区的绿色循环发展。要坚持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理念,以循环经济聚集区为承载,加快景区特色工艺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依托山水人文资源,把景区打造为一个休闲度假胜地;并开展生态保护区资源保护、生态移民搬迁、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河流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污水排放设施建設,打造绿色生态体系,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综合景区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应该结合景区自身的特色和多样化的生态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构建自身的旅游发展模式,真正把景区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和谐、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化氛围浓厚的文明景区。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