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河南 鹤壁 458030)
李 丽
女性卵巢肿块病变种类多,其发生率位居我国女性生殖器肿瘤的第二位,肿块组成成分复杂,发病较为隐匿,初诊时约70%已到中晚期,有效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1]。良恶性病变肿瘤在影像学上均有较多相似的地方,在诊断时可出现误诊、漏诊,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目前卵巢肿块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MRI等检查,超声检查对卵巢肿块的良恶性有一定鉴别价值,但对微小血管、低速血流的显示容易受到限制,MRI具有分辨率高,还可以多参数、多序列、多平面显示肿块,对肿块病变性质的判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2-3]。本研究旨在分析超声与MRI在卵巢肿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疾病判断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11月经鹤壁市人民医院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卵巢肿块病变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3~67岁,患者以经期疼痛或下腹部可触及肿块、附件压痛为主要表现,还出现合并阴道流血、进行性消瘦、月经紊乱等体征,均进行超声或MRI检查。
1.2 方法 超声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公司Acuson S2000型),腔内探头频率为5~9MHz,腹部探头频率为2~4MHz,检查前天晚上嘱患者禁食,清晨憋尿,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取仰卧位,进行腹部探查;随后排空膀胱,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予以阴式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形态、血流分布特点。MRI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yngo Verio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要求检查时患者憋尿保证膀胱充盈,仪器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耻骨水平位置,肿块较大时向腹腔扫描至肿块上缘。患者取仰卧位,先进行常规扫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包括横轴位T1WI、横轴位T2WI、横轴位DWI(b=0/1000)、抑脂冠状位T1WI、抑脂冠状位T2WI,层厚均为4mm。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 0.2ml/kg,分别进行横断位vibe薄层多期动态扫描。病理诊断:所有组织均经固定—脱水—包埋,进行HE染色,确定病理类型,如患者同时伴有多种病变时,以较大病变或首要病因统计。
1.3 图像分析 所有图像均由两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和或主任医师单独阅片诊断,如有意见不一致时应共同商讨,得出一致结论。如患者合并多种病变,应以危害程度大、明显的疾病作为诊断。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病理结果分析 73例患者共检出90个病灶,其中良性42例(49个病灶,单侧病变35例,双侧病变7例),恶性31例(41个病灶,单侧病变21例,双侧病变10例),两组详情病理结果见表1。
2.2 超声及MRI诊断效能分析超声诊断显示真阳性43个病灶,真阴性35个,MRI诊断显示真阳性47个,真阴性39个。MRI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见表2。
2.3 常见卵巢肿块的MRI结果分析 正常卵巢的T1WI均匀低信号,T2WI可见周边高信号卵泡、中间稍低信号间质。良性肿瘤MRI表现:以囊性为主,其轮廓光滑,囊壁薄、分隔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恶性肿瘤MRI表现:囊实性为主,肿块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轮廓不清,囊壁、间隔分布不均,增强扫描后实质部分强化明显,DWI可见高信号,见表3。
2.4 常见卵巢肿块的超声结果分析 多数为囊性病变,良、恶性卵巢肿瘤均可显示周边血流,但恶性肿瘤周边血流、内部血流多表现为高速低阻,良性肿块则以低速高阻为主,见表4。
2.5 典型图像分析 见图1-5。
卵巢有生殖和内分泌两种生理生理功能,由卵泡、黄体、间质细胞组成,其结构较为复杂,但又是全身各脏器中组织学类型最多的部分,容易发生病变[4]。卵巢肿块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生,常见疾病类型包括卵巢肿瘤、肿瘤样病变、炎性病变等。不同症状,其诊断及治疗均不相同,不同疾病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各有不同[5]。临床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MRI、CT、血清标志物检测等,但特异性较差,普通CT平扫可发现体积较大的附件肿块,但对小肿块、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差,且容易受到患者身体素质影响[6-7]。常规超声检查因费用较低,对患者无创、无辐射,常规灰阶即可提供肿块位置、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等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则显示肿块内血管分布情况,通过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反应血供情况,鹤壁市人民医院常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其敏感度、特异性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对超声无法诊断,或高度怀疑肿瘤者,还需进行MRI等检查[8-10]。正常卵巢的MRI表现为T1WI均匀低信号,T2WI可见周边高信号卵泡和中间稍低信号间质,不同的卵巢肿块,其MRI表现并不一致[11]。经本研究总结,良性肿块的MRI表现以囊性为主,其轮廓清晰、边缘整齐,囊壁薄且分隔均匀,经MRI增强扫描后以轻-中度强化[12];但恶性肿瘤的MRI病变有特征性:肿块体积大、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其囊壁分隔不规则增厚,常提示临床,肿块可能发生转移,侵犯淋巴结及远处器官,增强后其实质部分强化明显,DWI呈高信号[13];另外,通过MRI图像可以评估肿瘤包膜、除肠管外的盆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肿瘤分期也有一定指导意义。超声诊断常根据成像情况结合评分系统,以二维形态学超声为基础,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内血管分布情况。卵巢恶性肿块新生血管一般起源于病变中央,血管形成迅速,血流较为丰富,但良性肿块新生血管起源于肿瘤周围,血管形成较为缓慢,此处的血供一般较少,可用来判断肿块良恶性病变,但恶性肿块组织内的异常新生血管壁薄、弹性差,其血流阻力降低;另外,根据超声图的肿块形态予以评估,如肿块内壁厚乳头突起、肿物内部的实性部分、肿物显示中心血流信号、中心血流频谱出现高速低阻血流等,根据上述声像图表现进行评分,存在漏诊、误诊风险系数较高[14-15]。
表1 患者病理结果分析
表2 超声及MRI诊断效能分析(%)
图1 为卵巢囊肿超声图,可见囊壁薄、边缘整齐,后方强回声;图2-3 均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平扫显单侧囊性肿块,边缘光滑,等信号为主。图4 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病理图片,可见乳头被覆上皮呈单层低立方状,细胞核多于中央,无病理性核分裂象;图5 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病理图片,示乳头被覆上皮不典型,呈假复层状,可见腺样结构,异型性明显。
表3 常见卵巢肿块的MRI结果分析
表4 常见卵巢肿块的超声结果分析
本组患者中,73例患者共检出90个病灶,良性42例,恶性31例,其中良性常见肿块是巧克力囊肿、浆液性囊腺瘤,恶性肿块以粘液性囊性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MRI诊断良恶性肿块灵敏度为95.9%,准确率95.6%,高于超声的87.8%、86.7%,表明MRI在诊断卵巢肿块的效能优于超声。恶性肿块以上皮性卵巢癌为主,多为囊实性、实性肿块,囊壁较厚,囊性部分出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交界性肿瘤是一种低速恶性潜能的肿瘤,包括细胞异型及间质浸润[16],MRI主要表现为肿块形态不规则,囊实性为主,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与良、恶性肿瘤重叠,对此类肿瘤性质的患者需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浆液性囊腺瘤属于卵巢囊腺瘤,是常见卵巢良性肿瘤,囊壁薄且规则,呈T1WI低、T2WI高信号,各囊信号并不一致,根据ADC值判断是浆液性还是粘液性。MRI对成熟畸胎瘤的诊断率较高,属生殖细胞肿瘤,常出现扭转、破裂、感染等并发症,MRI可见边界清晰的单房或多房囊性为主混合快,多数为T1WI高、T2WI高信号或低杂信号,但对脂肪成分较少的囊性畸胎瘤难以区分,本组1例误诊为巧克力囊肿等。单纯囊肿MRI表现为类圆形囊性包块,壁薄且光整,T1WI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不同类型的肿块,其MRI均有成像特点,便于临床诊断、鉴别,相比超声,图像成像即可阐述多数肿瘤特征。
综上所述,MRI较超声能更好地显示卵巢肿块组织学特征,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超声可作为基础诊断方案,为疾病尽早确诊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但最终疾病诊断,还需依赖病理学组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