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

2020-08-16 10:33范娅斓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
关键词:马克思

范娅斓

摘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随后发表的《论犹太人的问题》中对鲍威尔混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进行了批判,对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进行了质的区分,揭露政治解放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并不是人类真正解放,从而提出超越于政治解放的人类解放,并阐述了人类解放的实质、主体力量和基本方式。因此,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和运用,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解放;人类解放

引言: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贯穿其整个思想体系始终,主要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以下简称《问题》)这两部著作中着重论述了政治解放的实质、进步性和局限性,故而提出了超越政治解放的人类解放,并阐述人类解放的实质、主体力量和基本方式。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今天,重新去研读这两本著作中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可以推动人们朝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的目标靠近。

一、政治解放的使命

(一)政治解放的实质和革命性

政治解放的实质是什么呢?它是什么样的解放呢?马克思在《导言》中阐述到:“对德国来说,彻底的革命、普遍的人的解放,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相反,局部的纯政治的革命,毫不触犯大厦支柱的革命,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1]在这里马克思把政治解放的革命称为局部纯政治的革命。又在《问题》中提出:“政治解放同时也是同人民相异化的国家制度即统治者的权力所依据的旧社会的解体,政治革命是市民社会的革命。”[2]可以看出,政治解放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即资产阶级从封建社会中解脱出来,上升为统治阶级。马克思还把政治解放界定为两个层面的解放,即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解放出来。”[3]具体来说,政治解放的完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国家和宗教关系方面,国家不再收到宗教和财产的限制和束缚,摆脱政教合一、政治和神学的结合,不信奉任何宗教,而是信奉作为国家的自身,成为一股独立的力量。“当国家从国教中解放出来,就是说,当国家作为一个国家,不信奉任何宗教,确切地说,信奉作为国家的自身时,国家才以自己的形式,以自己本质所固有的方式,作为一个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4]其次,社会制度方面,资本主义制度打败了封建专制制度,取得了统治地位,把人从所有活动都是政治的、信奉什么都得统一的封建社会中解救出来,政治职能成为个体的普遍职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会受到财产资格限制,人没有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可以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成为社会的政治精英。最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关系方面,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私人利益、权利的领域,市民社会中的成员是利己主义的人,她們在遵守政治国家秩序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参加或不参加政治生活,其经济生活、思想观念不再具有国家特点,不受国家权力的制约,都变成了私人的事情。政治解放让人从特权和等级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个体,获得政治生活中平等地位和权利,确立了自由平等、人权的地位,这是政治解放不可否认的进步性。对此,马克思曾经高度肯定过政治解放。“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尽管它不是一般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但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内,它是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5]

(二)揭露政治解放局限性提出人类解放

然而政治解放有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马克思在《导言》中提到:“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一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6]政治解放仅仅只是使人在政治生活中获得平等权利和地位,在政治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却是难以实现的。其二、《问题》中指出:国家还是让私有财产、文化程度、职业以它们固有的方式,即作为私有财产、作为文化程度、作为职业来发挥作用并表现出它们的特殊本质。国家根本没有废除这些实际差别,相反,只有以这些差别为前提,它才存在,只有同自己的这些要素处于对立的状态,它才感到自己是政治国家,才会实现自己的普遍性。[7]完成政治解放的国家并没有废除私有制,只是在政治形式上废除了私有制,实际上政治国家并没有挣脱私有制的束缚,私有制已经深入人心,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神的异化变成了对财产的异化。因此,政治解放只是使政治等级变成了社会等级。市民社会是以私有制、私有利益为主的,政治国家却代表着普遍利益,两个领域常常陷入对立,人们可能在政治国家感受到了平等权利的美好,但到市民社会就会感受到残酷的不平等,当人们以为可以通过政治国家来改造市民社会,却发现政治国家是以市民社会为前提和基础的。其三、完成政治革命的国家仍存在着信奉宗教的现象。在《问题》中指出:“完成了的政治解放怎样对待宗教?既然我们看到,甚至在政治解放已经完成了的国家,宗教不仅仅存在,而且是生气勃勃的、富有生命力的存在,那么这就证明,宗教的存在和国家的完成是不矛盾的。”[8]政治解放完成了的国家,宗教依然是存在。人在市民社会仍在信奉着宗教,依靠宗教获得救赎、自由、聊以自慰,并且国家还以人权的形式确认和巩固了宗教信仰的权利。说明人还是被自己所创造、所幻想出的宗教束缚住。因此,在《问题》中提出:“摆脱了宗教的政治解放,不是彻头彻尾、没有矛盾地摆脱了宗教的解放,因为政治解放不是彻头彻尾、没有矛盾的人的解放方式。”[9]政治解放只是使国家摆脱束缚和一部分的人获得在政治领域的解放。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已经完全看到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并在《问题》中指出:“鲍威尔的错误在于:他批判的只是“基督教国家”,而不是“国家本身”,他没有探讨政治解放对人的解放的关系,因此,他提供的条件只能表明他毫无批判地把政治解放和普遍的人的解放混为一谈。”[10]对鲍威尔错误认为只要宗教在政治上的废除就是人的解放的思想,进行了批判,成功的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进行了质的区分,进一步提出了人的解放。

二、人类解放是政治解放的发展

(一)人类解放的实质

关于人类解放的实质,马克思在《导言》中有所阐述:“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11]即认为德国人民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在《问题》中也提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人的解放才能完成。”[12]马克思在这里表明了人的解放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回归,其具体有三层含义:首先,人不再既是政治生活领域道貌昂然的公民,又是市民社会自私自利的市民,人的这种两面性消失,公民和市民的矛盾得到消除。人的解放不是要从思想上解放,而是要从产生这种思想的社会中获得解放。其次,人与人之间不在有互相对抗、剥夺,而是充满温暖。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可以将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最后,人完全可以自由的使用自己产生的力量。资本、宗教、权利等这些人所产生的力量,不再压迫支配人,人的力量不再是外在的力量。人的解放不是让一部分人在政治生活中解放,而是让所有人在一切领域得到解放。

(二)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和具体途径

对于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和途径,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那么,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到底在哪里呢?就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这个领域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因为威胁着这个领域的不是特殊的不公正,而是普遍的不公正,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的权利,它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处于片面的对立,而是同这种制度的前提处于全面的对立。”[13]马克思找到了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随市民社会一起产生,却没有享受到市民社会中的任何权利,受到最彻底的压迫和歧视。由于无产阶级处于这样一种境况中,马克思才得出无产阶级拥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在确定了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之后,马克思继续思考人类解放的具体途径。在《导言》中,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4]“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15]马克思得出了人类解放的具体方式—社会革命。同时,认为要实现人的解放,必要有彻底的哲学作为指导,哲学虽是一种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革命实践,但它只要可以被群众所接受,能说服群众,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革命实践的发展。至此,马克思从法哲学批判较早得出,政治解放只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第一步,人类解放是其继续和发展。这里的人类解放构想,还不能说成是共产主义社会,但此时的思想为之后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政治经济学中去分析无产阶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奠定了基础,明确把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联系起来。

三、启示

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和归宿,全面深刻的理解人类解放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以人类解放思想为理论基础,充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这样的科学发展观念。其思想内涵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终极目标方向相一致。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加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今世界无产阶级还承担着实现人类解放的使命,坚持不懈地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尽管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所调整和完善,但其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两个必然的发展规律在两个决不会的规律下更加科学和有效,因此,坚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马克思从哲学领域较早得出政治解放并不是人类解放,虽还不够成熟,但为其以后清算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和从揭露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中找到解放途径奠定了基础。人类解放思想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给予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2][4][5][6][7][8][9][10][11][12][13][14][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14页,第44页,第28页,第32页,第30页,第30页,第27页,第28页,第25页,第18页,第46页,第16页,第11页,第18页。

[3]孙代尧,张端.马克思政治解放思想的内在逻辑[J].理论学刊,2014(07):6.

[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理论学习,2017(12):4-25.

猜你喜欢
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小老鼠马克思下动物园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和马克思差多远?
别开生面的描绘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