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艺希
摘要:湘西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作为湘西各民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湘西地区及其多个民族特有的历史与文化。而其在外销推广中的翻译问题,长久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湘西手工艺品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希望对湘西传统手工艺品的英译水平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湘西手工艺品;外销翻译;归化异化
湘西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不仅是湘西各民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湘西文化对外传播的媒介,更是湘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依托。本文在对湘西传统手工艺品的英译情况展开调查的基础上发现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不同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传统手工艺品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层面的翻译失误
例.The flamboyant Miao on festive occasions will add an elaborate embroidered and cutwork collar adorned with silver to this outfit and in the old days a skirt.
笔者在以调查“湘西传统手工艺品的英译理解度”为目标制作相关调查问卷,并对30名外国游客和友人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不同人群对翻译的理解程度为:部分理解>基本理解>完全不理解>大部分理解。以上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译者没能遵循英文的习惯表达和语法规则。而从目的论来看,这种失误是源于译者没有恪守目的论的连贯性法则。
(二)文化层面的翻译失误
湘西手工艺品英译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则是文化问题,这个文化包含了历史文化因素、民族文化因素、宗教文化因素等。
例.牛角是苗族人最重要的银饰之一,这个造型源于蚩尤
The ox hor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ilver ornaments of Miao people.This model originated from Chi you.
这里的牛角指的是苗族女性头饰上的银角造型,在翻译时并没有体现出来。而蚩尤作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长期以来被苗族奉为祖先。此处建议牛角翻译为“The long-horn headdress”,而蚩尤则可添加一个同位语从句“the ancestor of Miao people”补充说明一下是苗族的祖先。
(三)语用层面的翻译失误
例.There are many insects and snakes in Miao territory.In order to prevent themselves from biting by the snakes,Miao people often embroider the image of dragon on their clothes.(苗疆多蛇虫,为防止蛇虫的叮咬,苗族人民常常把龙绣在衣服上)
此处把“龙”译为“dragon”违背了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尊贵的代表,其形象拥有正面意义的形象。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直接译为龙会让外国游客以及友人产生误解。此处应译为“Chinese dragon”和西方龙的含义区别开来,或者译为“auspicious dragon”更具体的表示龙在苗族人民心中的象征意义。
二、湘西传统手工艺品翻译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以原文为中心,让译文尽可能保持原文风格的异化策略。
(1)对于源语中具有的专有名词,如少数民族的族称、手工艺品名称和部分地名,建议采用“音译”。像土家織锦(土家语为西兰卡普)就可直接音译为“Xilan Kapu”,即使是外国客人也能通过后面的文本理解这是一种手工织物名称,实际上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2)在直译的情况下不能展现手工艺品具有的文化特色时建议采用“增译”。比如苗族女性头饰上的银角造型的解释“牛角是苗族人最重要的银饰之一,这个造型源于蚩尤”,可在直译“The ox hor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ilver ornaments of Miao people.This model originated from Chi you”上对蚩尤进行补充说明“the ancestor of the Miao people”
(二)以读者为中心,让译语尽可能接近译语语言文化习惯的归化策略。
(1)当某些具有文化特色的内容无法用异化翻译完全表述其内涵,而英语中又有大体相似的表达时便可采用归化策略,如“鸳鸯”英文名为“mandarin duck”。在中国文化中鸳鸯常被比喻为恩爱的夫妻,而在西方文化中鸳鸯则是一种普通的动物,所以我们可将鸳鸯译为“lovebird”从而与中国“鸳鸯”的文化意义相符合。而当外国友人不甚了解中国文化时,采用归化策略能让他们更轻松简单地了解中国文化。
(2)当原文翻译成英文过于累赘或违背译文习惯表达时应用“删译”,如苗绣使用的针法注重疏密有秩,疏而不散,密而不乱。此处的三个四字词语表达的是统一含义,在翻译为英文时直接译为“With harmonious stitch”即可。
三、结语
除了本文中所提到的蜡染、土家织锦、苗绣、苗族银饰,湘西还有诸如藤编、草编、彩扎和竹编等特色鲜明的传统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有些蕴含着动人的传说,有些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怀,对湘西传统手工艺品英译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能促使湘西的历史文化在国内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使湘西传统手工艺品英译水平的准确性得到提高,为国外游客了解、购买当地手工艺品提供便利。希望本文能为湘西传统手工产品的英译水平的提升,湘西文化的对外传播、湘西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冯家佳.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广西特色手工艺品英译探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8,6.
[2]刘蓓.扬州传统工艺品外宣资料中文化因素翻译策略之探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湘西传统手工艺品外销推广中英译问题的调查与研究”(S201910531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