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思熳
摘 要:教师在利用思辨能力培养原则开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应的素材为课堂设计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而且要在这一背景下合理的利用教学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学习思维的教学理念。在研究工作开展中,应用了创设情景、突出内容、学习语言和个性发展的教学原则对课堂进行了深度的研究与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办法,反映了教学的先进性与独特性应用理念。
关键词:思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原则
结合现阶段实际教学状况,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开展中依然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有:第一是如何有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此鼓励学生的学习能力,触发学生敢于提问和敢于质疑的能力;第二是如何应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深度语言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第三是如何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效能,并保证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提升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学习个性和学习特色。
一、创设课堂情景,鼓励学生质疑
若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就要从基础教学工作开展的角度对课堂教学情境进行设计与构建,以此突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时效性,反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独特性。在这一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改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和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放下身段,将“师本位”的观念抛弃掉,应用新课改理念中的“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地位上对其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样,学生会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且会在这一学习空间中积极地表达自己。基于此,一个良好的教学空间和课堂教学情境便已经构建成功。随后,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敢于提问的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放映不同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问题等。借此,学生的提问效率会得到发展,且提问的质量也会不断精进,同时教师在为学生进行问题讲解与分析的时候也能深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进而判断学生的学习短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补差教学。但是在此教师需要切记,一切的教学活动开展都需要在“隐性模式”下进行,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学生的思辨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二、结合教学内容,深度学习语言
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及借助思辨能力教学原则对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托且相互辅助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要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课堂体系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方法,如何有效突出英语语言教学的效能,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所在。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学内容,以此作为载体,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使其能够将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作出有效的区分,避免学生过于依赖一种语言而去学习另一种个语言的错误行为。如,教师可以突出教材内容中的教学元素,通过技巧性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道与帮助,或者利用丰富的英语拓展课程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这一方法的长期应用中,学生的学习效能和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且会感受到学习英语对自身造成的影响与帮助,同时能够改变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孤立性,将之融入到生活中进行考察与应用。
三、强化自主学习,保障个性发展
思辨能力是认知技能的主要表现,其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调整或自我管理的策略对于学生掌握认知技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的同时需要结合思辨能力的培养突出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障与引导。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学习效能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例如:在新时代背景下,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呼声越来越高,且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关注程度也越来越深。而且,作为国家教育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环节,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和成长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首先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其次是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还需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对学生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培养与引导,进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使其能够在后续的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自主的应用思辨能力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對不同的知识作出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英语课堂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英语教学的本质对其进行研究。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交际,所以教师要通过提升学生交际能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而应用思辨能力培养原则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与指导。在这一背景下,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涛.论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基于行为表现评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6):55-57.
[2] 万文娟.基于HRM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37(06):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