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元超
摘要:随着研学活动的不断开展,很多研学组织机构开始研发针对性比较强的研学课程,在研学课程中设计了很多的任务和题目,用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用题目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研学题目的设计不是信手拈来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需要结合研学目标、研学目的地以及学生团队的实际情况等要素综合考虑后进行设计。本文围绕研学课程中体型设计的类型及要点展开分析和研究,重点分析了研学课程中题型设计的类型,并分析了研学课程中题型设计的原则遵循。
关键词:研学课程;题型;类型;原则
一、研学课程的题型
(一)选择题
其实无论是平时在学校里做的练习题还是测试题,都经常会见到选择题的身影。人生本身也是不断做选择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离不开选择题。选择题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常见途径,通过设置混淆选项来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和精确度。在研学课程中,选择题也是经常见到的题目。选择题的难度比较容易掌握。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学习速度和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设计选择题时,除了需要降低题干本身的难度之外,还需要降低选项的难度,一个更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减少选项的数量来降低整个题目的难度。
(二)填空题
填空题同选择题一样,是非常基础也非常常见的题型。但是在研学课程设计中,设计师一般不会选择填空题。填空题主要是检查对那种有确切答案的知识的掌握,对答案的限制度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很少会有第二个的正确答案。在整个研学过程中,填空题的数量比较少。
(三)数字密码题
在研学课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观察能力,经常会设计一些数字解谜题,通过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数字密码题同传统的知识性题目不同,这种题目除了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之外,也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简答题
简答题是研学过程中研学导师同学生互动时经常采用的一种问答形式,简答题不像选择题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范围,也不会像填空题那样有明确的答案。简答题更加侧重于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诱导和留白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尽可能地回答出满意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可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五)AR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AR题目也成为了研学课程中的“宠儿”。AR题目充满了科技感,通过一些特效能够很好地提高研学题目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研学活动中来。AR题目能够做到传统题目不能够做到的事情,能够提高整个研学活动的时尚感。
(六)动手题
动手题是一个比较大范畴的说法,动手题内常见的题目有画画题、手工制作题、拼图题、实景线索寻找题、拓印题、扎染题等等,这些题目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能力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对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七)体育运动题
在研学活动中,也不乏会有一些体育运动题目,这是为了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體魄。现在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愿意运动,在电子产品上花费了很多时间,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有些研学机构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现实情况,在研学课程中加入了一些体育运动题目,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会运动的快乐。
二、研学课程题目设计的原则
(一)划分学段,注意控制题目难度
一般来说,研学课程的对象是小学生及初中生,很多研学机构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都会分成三个学段或四个学段。第一种常见划分方式是1-3年级为A学段,4-6年级是B学段,初中是C学段。第二种常见划分方式是1-2年级为A学段,3-4年级是B学段,5-6年级是C学段,初中为D学段。无论什么样的研学课程,都应该根据不同的学段来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就像学校课本会划分学段一样。从A学段到D学段,题目的难度应该是从易到难,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
(二)坚持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学生们之所以选择研学,老师们之所以组织研学,家长们之所以愿意送孩子参加研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能够在研学过程中能够快乐地学习知识。但是,从现在研学市场上的研学课程来看,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偏重于学习知识,而忽略了研学的乐趣;另一个极端是过于注重学生的游玩体验,忽视了对知识的学习。其实,如果能够将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话,研学课程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否则,过于注重趣味性的研学活动就成为了旅行社组织的学生团旅游,过于注重知识性忽略趣味性的研学活动就成了家长为学生安排的校外辅导。
(三)体现研学课程的新颖性和创意性
其实,很多研学目的地在向研学机构定制研学课程的时候都会强调,研学课程必须要体现出研学目的地特色的地方,这些特色应该是其他同类型的研学目的地所没有的东西。其实,无论是定制课程还是通用课程,在设计的时候都应该有所创新。研学课程的设计不应该是模板化的东西,每一套研学课程都应该有其不同的核心概念、支撑问题,都应该有一套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和脑图。无论是研学导师的讲解内容还是研学活动的题目,都应该是以不同研学目的地、不同研学目标、不同核心概念而逐渐引申设计出来的。
(四)注重题目的开放性
在研学题目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联想能力等等。这就要求研学题目中大部分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并不是指题目有多个答案,而是说题目背后的知识应该具有开放性,而是是在课本上很难能够学到的知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分析了研学课程中的常见题型以及在设计研学题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研究可知,在研学课程中常见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数字解密题、简答题和AR题等等。在研学课程题目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划分学段,控制题目的难度;坚持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研学题目要体现研学课程的新颖性和创意性;注重题目的开放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金芳,刘梦玲,高帅.南京中小学生研学旅游项目的开发策略[J].黑龙江科学,2020,11(11):146-149.
[2]王燕.研学旅行背景下“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整体教学模式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20(23):87-88.
[3]那丽娟.“主动发展”教育理念下的研学旅行[J].辽宁教育,2020(12):75-77.
[4]金丽君.历史课程目标与研学活动目标的转化与对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0(06):26-30.
[5]才新彬.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