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2020-08-16 13:44曾静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曾静

摘要:职业院校的舞蹈表演专业满足了舞蹈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使舞蹈专业教育面向全民,在舞蹈表演专业的专业教育建设与改革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将普及舞蹈与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舞蹈人才作为教育目标。目前,职业院校的舞蹈表演专业还无法形成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上限制了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排练课程实现教学改革的措施,论述了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对同类文章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引言:

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中,课程的设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课程的建设与教育质量息息相关,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主要面向与帮助学生提高就职后的工作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在舞蹈表演课程的开设方面,持续创新与向前发展,不断完善教学目标,这在当前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表演课程与单项专业课之间有所差别,所以需要对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

1.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实现教学改革的措施

1.1加强对舞蹈表演课程的原创性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职业院校,在发展的历程中,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校园文化,不同职业院校所开展的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也会有所差别。职业院校的舞蹈专业要增强对于专业艺术特色的创建,使自身的影响力得到提升,让学生感受到艺术自豪感。职业院校开设的舞蹈表演课程在形成独特风格的过程中受到师资水平、专业设置与学校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职业院校的舞蹈表演课程建设中,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推动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校充分重视舞蹈表演,使舞蹈表演的作品质量不断增强[1]。

1.2加强对完整性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

现如今,职业院校的舞蹈表演教育内容不够多元化,许多舞蹈表演教学都非常独立,没有存在相关的联系,因此达成不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单一化的教学体系使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所以,舞蹈表演课程的建设需要避免单一化,课程的设立需要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有充足的兴趣进行舞蹈表演学习,可以在舞蹈表演的课程教学中,加入舞蹈晚会与原创歌舞剧等排练,这可以对舞蹈表演的课程进行丰富与完善,需要知道的是,舞蹈表演课程不只是必修课,它也是艺术课程的一种。

1.3加强对舞蹈表演课程的完善

舞蹈艺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对于舞蹈表演这来说,表演能力非常重要,需要随时满足观众提出的观舞要求。一个好的舞者不仅仅需要掌握良好的舞蹈技术,还要具备相对完善的编舞能力。因此,相关教学人员要关注到学生对舞蹈技巧的掌握情况,在进行舞蹈表演课程教学时,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编舞知识,以此培养出一批综合能力较强的舞蹈人才,推动舞蹈表演课程的建设与发展[2]。

1.4加强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现如今,实习课在职业院校的舞蹈表演课程中被大量应用,想要增强实训教学,就需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职业院校的舞蹈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多媒体,也就是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在舞蹈表演课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舞蹈作品的鉴赏能力,对实习的曲目进行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舞蹈表演灵活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舞蹈表演课程中引入现代化设备,弥补了以往的实习课程中,进行改变的过程时,不能将自己的动作与表情进行明确的缺点,以往的课程中,依靠相关教学人员的点评,学生才能发现自己表演的缺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运用多媒体现代化设备,可能提升学生自学舞蹈表演的能力。

2.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

对于职业院校的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来讲,应该开设排练课程,这对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有很大帮助,在长期的表演训练下,学生的形體语言表演能力能得到综合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下,学生可以对舞台的人物形象进行完整的创设,在毕业后,还能够与表演技术、文化市场相联系[3]。首先是需要学生解放天性,这是舞蹈表演的第一步,看似十分简单,但实际上包含非常多的内容,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就会受到阻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舞蹈表演,对职业院校来说,排练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舞蹈表演专业的同学都要进行高强度的技术训练,这对稳定身体机能有很大帮助,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单一化,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舞蹈表演中,在表演中可以增加自己的联想,解放自己的天性,这样的课程教学架起了之后舞台表演的桥梁,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加强体态律动课程建设

对于体态律动来讲,体态律动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让身体进行律动,达到处理音乐中的问题的效果,学生在对音乐情感的掌握过程中,通过声音与律动进行表达,在舞蹈表演课程教学中,学生总是会出现迷茫的状态,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动作,怎样操控身体,与此同时,勇气也相对缺乏,也就是说,学生不习惯随心所欲地进行舞蹈表演。在职业院校中,学生本身的体态律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动作实践、空间关系、节奏变化、内心听觉、律动表达[4]。在刚开始进行练习的时候,需要与内部环境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将眼睛慢慢闭上,保持平静,这是准备活动,在学生心态平和之后,开始慢慢回忆之前听到的音乐,对这个音乐进行联想,建立与音乐的联系,这对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2加强创作素质的训练

在加强创作素质的训练中,要对多方面进行综合训练,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肢体、形态、语言、表现力等,在开展训练课程的前提下,使学生表演的欲望被激发,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将音乐融入进来,避免出现音乐与舞蹈表演脱离的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对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尤为重要,能够培养出更多优质的舞蹈专业人才,因此,职业院校要对舞蹈表演的原创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创建进行增强,在这个基础上,推动职业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廖云丽;对高等职业教育舞蹈专业建立特色课程体系的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李少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改革初探[J];音乐天地;2012年06期.

[3]田力;大众传播时代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报业;2012年08期.

[4]杨红英;如何上好一堂民族民间舞课[J];辽宁高职学报;2011年12期.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