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翻译的标准探索

2020-08-16 13:55徐楠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8期

徐楠

摘    要:翻译标准作为翻译理论的核心之一,对翻译实践和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古今中外的翻译的标准众说纷纭,各时代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涌现。遗憾的是,国内关于翻译标准综述的文章并不多,尤其是对其当代发展情况鲜有论及。鉴于此,本文对中国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对翻译的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国当代;翻译的标准;中国翻译史

古今中外,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也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随着时代的不同,我国对翻译的标准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罗选民教授曾将中国翻译史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古代翻译史——起于先秦时有关翻译的零星论述,至于清干隆初年《番清说》;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现代翻译史——起于五四运动,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翻译史——新中国成立至今。在各个阶段中,因时代背景不同而决定了翻译目的的不同。不同的翻译目的又会影响其翻译策略与翻译观,因此对翻译标准也会相应有不同侧重。

东汉到唐宋时期,中国古代翻译起初以佛经翻译为主。东晋前秦时高僧道安,因其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主张译文不增不减,只在词序上作些调整。后秦高僧鸠摩罗什更加倾向于意译,经常对原文中的内容进行改动,并以此来与中国的文体相适应。唐高僧玄奘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曾经对细节提出过要求,“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明末清初及清末时期,正值西方工业革命之际,外来技术及思想开始涌入中国。近代的中国翻译多以科技翻译,西方政治思想及文学翻译为主。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走出去,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其中,当时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就是严复。严复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信达雅”说,即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这一观点至今对翻译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现代翻译逐渐转向马列主义、苏俄新文化、新思想的翻译。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翻译家。在探讨有关翻译理论和标准时,鲁迅提出了“宁信而不顺” 的标准,他主张“信”为根本,其他次之,既要忠实于原作者的真实意图,宁可语句不顺,修辞不美,也要把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义翻译过来,以让读者明了。应当说鲁迅这一观点,主要与他把翻译当作重要的启蒙手段有关。而受当时社会语境影响,鲁迅式的“将翻译工具化” 倾向在他那个时代并不少见。

建国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再次掀起翻译标准的讨论高潮。在探究翻译标准究竟为何之时,国内学者也开始注意翻译标准的维度问题,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认为翻译标准可分为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两大类,这两大标准构成一个互相制约和补充的有机系统。抽象标准具有一元性,具体标准具有多元性。罗选民先生将话语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运用于翻译研究,提出话语层翻译标准:意图性、信息性、可接受性、形式连接、意义连贯、章际性和场合性。庄夫对我国翻译标准的历史及現状的总结后提出“信顺传神”标准,认为我国目前的翻译标准应该是“信、顺、传神”。“信”既忠实、准确;“顺”既通顺、规范;“传神”既形似神似、入化境界,提法来自傅雷等人对翻译要求的概括。随着国内学者全方位接触西方哲学、文艺学以及最新的翻译理论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不再纠缠于“等值”、“等效” 等的讨论,转而尝试借用接受理论、解释学、目的论、关联理论等理论,展开有关翻译标准的深层次研讨,或是从读者、文体、语境角度出发重新阐发翻译标准。

在当前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界的的国际化和跨文化的普遍化成为当前文化的主要特征。同时,各国之间、各种文明之间互相借鉴吸收,使文化隔阂逐渐缩小。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高文化影响力。面对新形式下的文化输出,译者作为其中的重要纽带,应该在翻译中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将翻译的标准时代化,才能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至此,回到翻译的概念上,所谓翻译,是翻译意思,而不是翻译词句,只要抓住了原文意思,也就是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作者的意图,译文在词句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来达到译文的通顺和可读性。由此可见,翻译的基本标准就是忠实和通顺。许多翻译工作者的观点里早已包含这一翻译标准,只是个人的表达或侧重不同而已,或者略有补充。同时,针对不同的翻译策略,译者必须要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去审视,置身于目的语文化中去判断其文化到底是同是异。相对文化自给自足的“中心文化”来说,“边缘文化”更需要通过翻译来借鉴,因此“边缘文化”对翻译策略更多报以开放的态度,即“归化”与“异化”并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东方特色的中国文化逐步向世界迈进,中国文化也顺势向中心文化圈不断靠近,这也成为了边缘文化对中心文化抵制并反渗透的有力证明。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与共融,在一些文化中,人们对很多历史上被认为是异的文化也习以为常。因此,译者在翻译中还应考虑到我们在翻译中的角色所在,采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方式,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这样的译本方能称为合格的译本。

当今的中国,正在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舞台,提高文化软实力以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更是当务之急。译者作为文化传播的纽带,应以忠实、通顺为翻译的基本标准的同时,考虑翻译的目的,采取归化与异化并存的翻译策略处理原文本。做好文化沟通的纽带,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沟通,从而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金运. 翻译标准研究的新发展——中国翻译标准研究述评[J]. 语言研究. 2003(6)

[2] 周 锐. 浅谈翻译的标准[J]. 英语广场. 2015(5)

[3] 邢智迪. 翻译的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5)

[4] 刘杰辉, 袁素卓. 简析中国翻译标准的发展[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2)

[5] 王浩. 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翻译策略新常态[J]. 语言研究. 2012(7)

[6] 游贤育. 文化转向后翻译标准之再思考[J]. 上海翻译. 2016(5)